慕廬憶往:王叔岷回憶錄

出版時間:2007-09  出版社:中華書局  作者:王叔岷  頁數(shù):285  
Tag標簽:無  

前言

近數(shù)年來,學生常勸我寫回憶錄:“老師,您的著作夠多了,不必再寫了。您這幾十年來,所經(jīng)歷有關國家、學術(shù)界、以及個人重要的事,應該記錄下來,這是歷史,快些寫回憶錄。”是的,我自幼以來,七十多年,經(jīng)歷軍閥斗爭、抗日戰(zhàn)爭、國共相爭、臺灣定居、新[加坡]馬[來亞]教學,到晚年半退休,仍繼續(xù)教書著述,值得回憶的往事,實在太多了,棄而不錄,殊覺可惜,但說不上是歷史。前兩年我寫的兩本專書,《鐘嶸詩品箋證稿》及《先秦道法思想講稿》,已相繼由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出版。手邊所存《慕廬雜著續(xù)篇》及《落落吟》詩稿,尚未付印,所系心的是一九五九年三月完成的《校讎學》,正重新補訂,近亦完成。    離開祖國已四十五年,去年(一九九二)六月廿日至七月三日,國瓔女陪伴我回去,先到廣州,續(xù)往桂林、北京,后抵成都家鄉(xiāng),匆匆十四日,感慨甚多,曾寫《故國行》絕句廿二首(見后六二章)。八月初由新加坡返回臺北中央研究院,每晨到傅斯年先生圖書館,瞻仰壁上傅先生在臺灣大學校長室口銜煙斗批閱公文的遺容,撫今追昔,我想,我該寫回憶錄了。隨憶隨錄,姑名為《慕廬憶往》。所謂慕廬,取大舜五十歲思慕父母之意(見《孟子·盡心篇》)。二十九年前,我在新加坡南洋大學中文系教書,年屆五十,久離家國,思慕父母之心甚切,因名所居為慕廬,亦以為號。南大中文系講師蔡寰青先生精于篆刻,為我刻慕廬圖章,沿用至今。所感傷者,父母在祖國早已于苦難中逝世,徒自思慕而已。    陳燕女弟前自中山大學來書:“老師:希望您愿意為我們這個苦難中國的大時代留下一些‘活過來’的記錄,把您身邊遇到的可愛的人、事,用‘散記’方式寫下來,好嗎?能寫個自己的傳記固然好,隨筆記下來的物與事依然可貴。但愿您在身心都安適的狀況中,真能如此一試?!庇谑俏议_始動筆,用散文的方式一章一章地寫,但身心并不安適,我為人為己總是夠忙的。在匆忙中一面回憶,一面記錄,時輟時續(xù),句子雅俗雜陳,章節(jié)長短不一,有些不倫不類,求其存真,無暇再修飾了。    一九九三年七月十日癸酉五月廿一日于    傅斯年先生圖書館二樓研究室

內(nèi)容概要

  近數(shù)年來,學生常勸我寫回憶錄:“老師,您的著作夠多了,不必再寫了。您這幾十年來,所經(jīng)歷有關國家、學術(shù)界、以及個人重要的事,應該記錄下來,這是歷史,快些寫回憶錄?!笔堑?,我自幼以來,七十多年,經(jīng)歷軍閥斗爭、抗日戰(zhàn)爭、國共相爭、臺灣定居、新[加坡]馬[來亞]教學,到晚年半退休,仍繼續(xù)教書著述,值得回憶的往事,實在太多了,棄而不錄,殊覺可惜,但說不上是歷史。前兩年我寫的兩本專書,《鐘嶸詩品箋證稿》及《先秦道法思想講稿》,已相繼由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出版。手邊所存《慕廬雜著續(xù)篇》及《落落吟》詩稿,尚未付印,所系心的是一九五九年三月完成的《校讎學》,正重新補訂,近亦完成?! ‰x開祖國已四十五年,去年(一九九二)六月廿日至七月三日,國瓔女陪伴我回去,先到廣州,續(xù)往桂林、北京,后抵成都家鄉(xiāng),匆匆十四日,感慨甚多,曾寫《故國行》絕句廿二首(見后六二章)。八月初由新加坡返回臺北中央研究院,每晨到傅斯年先生圖書館,瞻仰壁上傅先生在臺灣大學校長室口銜煙斗批閱公文的遺容,撫今追昔,我想,我該寫回憶錄了。隨憶隨錄,姑名為《慕廬憶往》。所謂慕廬,取大舜五十歲思慕父母之意(見《孟子· 盡心篇》)。二十九年前,我在新加坡南洋大學中文系教書,年屆五十,久離家國,思慕父母之心甚切,因名所居為慕廬,亦以為號。南大中文系講師蔡寰青先生精于篆刻,為我刻慕廬圖章,沿用至今。所感傷者,父母在祖國早已于苦難中逝世,徒自思慕而已?! ”緯侵麑W者王叔岷先生的回憶文集,由中華書局出版,書中按時間順序具體紀錄了王叔岷先生從小到大的不同人生經(jīng)歷——幼時逃難、七歲入學、隨父錦城、初學古琴、就讀華中、進讀聯(lián)中、就讀川大、伴妻歸寧、川大易長、北大入學……

作者簡介

王叔岷,號慕廬,一九一四年生,四川簡陽人。幼習詩書,及長,喜讀《莊子》、《史記》、《陶淵明集》,兼習古琴。一九三五年,就讀于四川大學中文系,一九四一年考入北京大學文科研究所,師從傅斯年、湯用彤先生。后任職于中央研究院歷史語青研究所。一九四九年后,任臺灣大學中文系副教授、教授。一九六一年后,先后任教于新加坡大學、臺灣大學、馬來西亞大學、新加坡南洋大學等校。一九七三年,自中研院史語所及臺灣大學中文系退休,仍擔任史語所兼任研究員及中國文哲所籌備處咨詢委員。

書籍目錄

家鄉(xiāng)(1914—1927)一、小鎮(zhèn)王家二、幼時逃難三、父親題聯(lián)四、七歲入學錦城(1927—1933)五、隨父錦城六、初學古琴七、就讀華中八、進讀聯(lián)中九、孔廟異夢十、梅花五子十一、無端入獄川大(1933—1941)十二、就讀川大十三、奏琴失詩十四、明湖完婚十五、伴妻歸寧十六、川大易長十七、報考北大十八、成都被炸十九、任教重聯(lián)李莊(1941—1946)二○、北大入學二一、一見如故二二、僦居張家二三、通過碩士二四、栗峰五年二五、日本投降二六、還鄉(xiāng)辭親南京:(1946—1948)二七、初到南京二八、賣稿濟貧二九、叔瑩夫婦三○、準備遷臺三一、忍別故人臺大(1948—1963)三二、浮海抵臺三三、左傾風潮三四、臺大改觀三五、大一國文三六、試教■讎三七、開講莊子三八、文星隕落三九、憤而辭職四○、歲歲思親四一、訪問哈佛新馬(1963—1981)四二、新大教書四三、馬大教書四四、成大邀請四五、轉(zhuǎn)教南大四六、淑妻病逝四七、懷念南大返臺(1981—1984)四八、返回臺北四九、校史評價五○、勞累胃潰五一、胃疾復發(fā)五二、病中情味五三、星洲女弟退休(1984至今)五四、七十退休五五、牛仔新裝五六、天倫暫聚五七、恢復教書五八、榮譽講座五九、滿眼芒刺六○、年年祝壽六一、故舊凋零六二、初返故國六三、兒女成長六四、五本詩集六五、八十壽慶六六、隆重壽宴六七、一生三不六八、珍惜余生附錄來往信件整理先君耀卿公遺稿記傅斯年先生景仰中的蔡元培先生和胡適之先生傅斯年先生百歲誕辰紀念恭述所憶慕廬述學漢學研究國際會議閉幕獻辭淡泊名利之外,謹守規(guī)矩之中——我的父親王叔岷

章節(jié)摘錄

四川成都東郊約五十華里,有一小鎮(zhèn),在峨山之麓,山上有廟宇,供燃燈鐵佛,因稱燃燈寺。山后群山重疊,松柏聳翠。鎮(zhèn)右一彎綠水,水名洛溪,形如帶,故鎮(zhèn)名洛帶,俗稱落帶鎮(zhèn),原屬簡陽縣,后劃歸成都市。民國三年(一九一四)四月二十九日,岷出生于鎮(zhèn)之下街。    父諱增榮,字耀卿,號槐齋,清末秀才,四川紳班法政別科卒業(yè),曾任四川高等法院書記官長。父親說他出任過懋功縣委員。懋功在四川大邑縣西北,本大小金川土司地,委員到任,不坐椅凳,仆人伏在地上,委員坐在仆人腰間。父親不忍,馬上取消這種虐待仆人的惡習,并捐贈頭一月薪俸與窮苦夷民。岷母張氏,諱厚坤,最樸實賢淑。祖父諱松茂,慷慨好義。祖母游氏,勤儉治家,晚年失明。父母事祖父母至孝,稱于鄉(xiāng)里。附近鄉(xiāng)鎮(zhèn)如遭水旱天災,洛帶鎮(zhèn)得幸免,皆以為王家有孝子孝媳之故,此雖涉迷信,固鄉(xiāng)里所常稱道,岷幼時所習聞者。    岷有兄邦杰(字伯勛)、邦柱二人,弟邦鑒(字季瑋)一人,姐邦英、邦楨二人。邦杰長兄性豁達,中學卒業(yè),即習電報業(yè),后任電報局長。邦柱兄幼有神童之名,通過中學生庚款留學考試,因患肺病,未成行而逝。邦鑒弟聰明頗似邦柱,不幸亦在就讀中學時患肺病早逝。邦鑒幼習詩歌,頗有清氣,有《和杜甫秋興原韻八首》甚佳,惜已散失。尚有一兄邦槐,亦早逝,岷不及見。邦英大姐,極賢慧,巧于女紅,適本鄉(xiāng)黎姓望族,早寡,撫幼子光霖成人。光霖方弱冠,患胃病而逝。二姐邦楨,知書達禮,卒業(yè)于成都女子師范學校,適資陽羅氏,子女皆成才。    岷名邦溶,字叔岷,以字行,生而愚魯,六歲父親尚無意送岷入學。    四川南界云南。云南軍隊,印滇軍,軍帽有一圈紅布,俗稱滇軍為紅邊邊。岷三四歲時,大約是夏天,紅邊邊侵犯四川,在成都四郊與川軍激戰(zhàn)。戰(zhàn)場轉(zhuǎn)至洛帶鎮(zhèn),一夕大雨,天昏地暗,家家逃難。父親背著祖母,母親隨后,二姐背著我,一步一步在泥濘中摸索前進,將及天明,始到一相識之張姓老農(nóng)家躲避。農(nóng)家老婦煮玉蜀黍加少許米為早餐款待我們。我不食玉蜀黍,不食豆類,不食圓形的東西,寧餓整日,雖被責罵亦不食。小小年紀,頑固如此!    我們逃難,祖父一人守家。當時鄰里公推祖父任保正,滇軍來,逼祖父四出搜括糧食,川軍來亦如此,搜括不到,便責罵毆打。祖父一生正直熱情,排難解紛,舍己為人,鄉(xiāng)里無不愛戴,一九二三年春逝世。記得祖父去世未葬,棺木停在堂屋中間,適逢川軍自相沖突,散兵在鄉(xiāng)間各處騷擾掠奪,惟忌到喪家,到我們家門口望望就走了。父親說:“祖父去逝了,還在保佑我們。”以后常有兵亂,我們只得逃避。    鎮(zhèn)之中街左郊,興建一公園,花木扶疏,面對層層青山。園中懸掛父親所撰木刻對聯(lián)甚多,依稀記得兩副:    入園處:    莫問親疏,都是主人都是客;    須知愛惜,一堆花草一堆錢。    茶社間:    七碗初浮,萬花齊發(fā);    層巒聳翠,飛閣流丹。    鎮(zhèn)之下街有一湖廣會館,館中供奉夏禹王。幼時父親告訴我,里面有副高大的石刻對聯(lián),是他作的,并念給我聽。可惜我只記得上聯(lián)第一句“傳子即傳賢”,也幸而我還記得這一句。去年(一九九二)六月三十日,我回到家鄉(xiāng)洛帶鎮(zhèn)訪問,湖廣會館早已改變,左邊改為茶社,右邊改為民房。父親所作的石刻對聯(lián),下聯(lián)在茶社中,上聯(lián)在民房內(nèi),我去交涉,抄錄下來,是這樣的:    傳子即傳賢,天下為公,心同堯舜;    治民先治水,山川永奠,澤及湖湘。    上聯(lián)堯傳舜,舜傳禹,并是傳賢,禹傳子啟,亦是傳賢,切合供奉夏禹;下聯(lián)夏禹治水,恩澤及于湖湘,切合湖廣會館。    公園中木刻對聯(lián)已毀滅無跡;會館雖不存,石刻對聯(lián),灰暗不堪,尚能幸存,如我不記錄,亦無人知作者為誰了!P2-6

編輯推薦

《慕廬憶往:王叔岷回憶錄》是著名學者王叔岷先生的回憶文集,由中華書局出版。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慕廬憶往:王叔岷回憶錄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2條)

 
 

  •   文章輕靈,別有一路,可玩味.因不染塵故干凈.
  •   內(nèi)容少了點,不過大家終究是大家。持之以恒的學習讓人欽佩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