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和白話

出版時間:2007-05  出版社:中華書局  作者:張中行  頁數:301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文言和白話,實物是古已有之,名稱卻是近幾十年來才流行的。兩個名稱相互依存,互為對立面:因為提倡照口語寫,所以以傳統為對立面,并稱作文言;因為一貫用脫離口語的書面語寫,所以以革新為對立面,并稱作白話。文言,意思是只見于文而不口說的語言。白話,白是說,話是所說,總的意思是口說的語言。兩者的內涵和關系相當復雜,以下分章節(jié)解說。

作者簡介

張中行(1909-2006),原名張璿,字仲衡。后以名字難認,改今名。1909年1月生于河北省香河縣一農家。1931年通縣師范學校畢業(yè)。1935年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畢業(yè)。先后任教于中學和大學。建國后就職于人民教育出版社,從事編輯工作。先生涉獵廣泛,博聞強記,遍及文史、古典、佛學、哲學諸多領域,人稱“雜家”。自覺較專者為語文、中國古典和人生哲學。吹牛為文,以“忠于寫作,不宜寫者不寫,寫則以真面目對人”為信條。自20世紀80年代始,十馀年間,相繼有《負暄瑣話》、《負暄續(xù)話》、《負暄三話》、《禪外說禪》、《文言津逮》、《文言和白話》、《作文雜談》、《文言常識》、《順生論》、《說夢樓談屑》、《流年碎影》、《說夢草》、《散簡集存》等著作行世。其中或記舊人舊事,或談學論理,或探究人生……鉤玄提要,百煉工純,以其見識之深邃,文筆之獨特,受到海內外廣泛關注。

書籍目錄

第一章 概說 1.1 解題 1.2.1 研討的意義 1.2.2 研討的對象是書面語言第二章 何謂文言  2.1 文言與白話有別 2.2 文言難于定義第三章 文言如何形成  3.1 文言形成的條件 3.2 文言形成的因素第四章 文言的功過  4.1 文言有功 4.2 文言有過第五章 文言的特點  5.1 組織方面:字形 5.2 字音 5.3 詞 5.4 句 5.5 篇  5.6 表達方面:押韻 5.7 對偶 5.8 用典第六章 歷史情況(甲)  6.1 文言的主流 6.2 駢體第七章 歷史情況(乙)  7.1 文言的支流 7.2 詞 7.3 賦第八章 不同流派和不同風格  8.1 文方同中有異 8.2 不同的流派 8.3 不同風格第九章 文言典籍 第十章 學以致用問題 第十一章 何謂白話 第十二章 白話與口語 第十三章 用白話的原因 第十四章 文白的界限 第十五章 白話典籍 第十六章 展望 后記出版說明

章節(jié)摘錄

  5.3.2 詞大多保存古義  詞有意義,還有年壽。不同的詞可能年壽有分別:有的長到幾千年;有的較短,或者出生得晚,或者用個時期不用了。年壽長的,有的意義不變,如“水”“火”“大”“小”之類,古人怎樣用它,我們還是怎樣用它。但也有不少意義有變化。變化可大可小如“去國”古是“離開”國,“去上海”今是“往”上海,這是大變;“再”古只指第二次,今可以指第一次以后的許多次,這是小變。不管大變小變,都是古今意義不同。這不同經常表現在不同的(書面)語言里。顯然,在文言典籍里,用古今意義不同的詞,所用的意義一定是古的;現代語的作品相反,用古今意義不同的詞,所用的意義一定是今的。所以說,由詞義的演變方面看,文言保存了大量的早期的詞義。讀文言作品,必須重視這種現象,不然,把“去魯”理解為“往魯國”,當然是大錯;就是把“善走”理解為“能走路”也總是錯誤,因為與原意不合?! ?.3.3 單音節(jié)詞多  詞的形體有短有長。短的只一個音節(jié),如“人”“打”之類。長的不只一個音節(jié),以兩個的為最多,如“人民”“思索”之類;超過兩個的比較少。說多音節(jié)的詞算“一個”詞,是因為造句的時候,它要整體活動,不能拆開單干。比如“學習”,說“學習英語”可以,說“愿意學習”可以,說“學鋼琴”可以,只是不能說“習——”,“習”不能獨立活動,所以“學習”算“一個”詞。就漢語說,在詞的庫存里,單音詞加雙音詞是絕對多數。但這是不分古今的籠統說,如果分古今,那就單音詞和雙音詞的比例還有大差別:單音詞是古多今少,雙音詞是古少今多。這差別的來源是文言里許多經常單用的詞,到現代漢語里不能單用了。以“足食足兵,民信之矣”(《論語·顏淵》)為例,“足”現在要說“充足”,“食”要說“糧食”或“食物”,“兵”要說“武器”或“武裝”,“民”要說“人民”,“信”要說“信任”。詞的音節(jié)由單一變多,是長時期的漢語演進的趨勢。為什么要這樣?是因為單音節(jié)獨用,同音異義的詞就必致過多。多而必須分辨,怎么辦?這在書面語中好辦,比如兩位zhang先生,一胖一瘦,寫出來是“張先生胖,章先生瘦”,一看清清楚楚;口語就不行,要說“弓長張的張先生胖,立早章的章先生瘦”。同理,文言里的大量單音詞,由口語流傳,為了意義清楚,就不得不用各種辦法(主要是拉個義同或義近的),使音節(jié)增加一倍。這樣,與現代漢語相比,文言詞匯的這個特點就頗為突出。說突出,不只因為它的靜態(tài)表現在堆堆上,還因為它的動態(tài)影響深遠。舉例說,詞的用法靈活,顯得本領大,主要是從這里來的;句子偏短,顯得精煉,更是從這里來的。說起句子短,我們不能不想到守嚴格格律的詩詞,如果不是單音詞多,像“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懷故國,空陳跡,但荒煙衰草,亂鴉斜日”(薩都刺《滿江紅》),這樣字少意繁的句子,寫出來是很難的?!  ?/pre>

編輯推薦

《文言和白話(張中行著)》:文言,意思是只見于文而不口說的語言。白話,白是說,話是所說,總的意思是口說的語言。兩者的內涵和關系相當復雜,以下分章節(jié)解說。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文言和白話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1條)

 
 

  •   《文言和白話》和《文言津逮》這兩本書是張中行寫得比較生動的關于文言的兩本普及讀本,比較適合中學語文看,對教學有比較大幫助。因張老本身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的編輯,有感于中學語文的教學,寫了這些書。其中關于文言中的“用典”部分,寫得尤其好,且舉了很多實例,讓我們掌握了不少典故知識。
  •   很好的書,我覺得挺好的,我是教育專業(yè)的學生,這是老師推薦的書,我買了看的,真的很好的,送了一本給了朋友,準備再給自己買一本了~~~
  •   非常好的一本書,中文專業(yè)學生的必備書籍。
  •   這本書內容豐富,細致地闡述了文言與白話的相關知識,很好。
  •   趁著3.7折,趕緊買了一本,呵呵。
  •   這么好的書,39折還不買,太可惜了……
  •   不是專門研究或者對之有狂熱興趣的還是不要買了
  •   文字工夫極好,值得一看.
  •     這本書對文言和白話做了歷史發(fā)展的梳理,從古至今.從書中不難看出張先生對文言的推崇,對白話則是保留態(tài)度.畢竟從白話的盛行不到100年.白話的文化底蘊并不如文言,而且現在讀書越多,越發(fā)成了別人眼里的呆子.但對很多事物的看法的確不一樣了.
      
      對文言,它是中華文化的傳統,有精華也有糟粕,但是現代人在還沒充分了解自家文化之前,就匆匆忙忙崇拜異邦,這就是種盲目.不知道給自己定位的人,遲早會回來找這個坐標點.文言就是這個坐標點.所以,它是中華文化的鑰匙,也是一個方向.
      
      對白話,我不反感,它是讓大眾擺脫愚昧的有效手段.不然,象大多人恐怕仍是文盲一個,聽不懂那些士大夫的談話,也不懂這個世界原來有這么多可愛的書籍知識,更重要的是思想.學會在一定程度上把握自己.它也是一把鑰匙.
      
      但這2把鑰匙有所不同,文言資源的開啟,需要通過白話.白話是基礎,學習的基礎,而文言是文化的基礎.所以,各司其職.
      
      對于張先生對文言鮮有人繼承,除卻研究者或有興趣者,一般大眾不太愿意花費時間去了解,我想這也許是個問題.但只要是有中華精神的人就不會放棄文言,因為它負載了太多優(yōu)秀的文化思想.這是一個民族的魂魄.對我而言,亦如此.
      
      關于白話是否會成為新的文言,這也難說.我不知道西方的語言是怎么發(fā)展的,但文言發(fā)展至今,在中國,遠古的白話就是今天的文言.這就是一個龜兔賽跑的故事.文字和語音的差別,也許會越來越大,但進入到書寫層的文字,是約定俗成的,有自己的惰性.雖隨歲月變遷有一些變化,但最終發(fā)展的趨勢和結果,并非人力所能把握.當千年之后,今天我們的白話是否會成為新的文言呢,這無不可能.
      
      同時,我想借用古語的"言之有文"作為總結,語言的可愛之處不是語音怎么念,詞匯怎么搭配,句法如何工整,篇幅如何簡潔.而是有文章的存在,語言有了各種的可能,如同排列組合,可以成千上萬,如天上繁星.這是語言最為可愛之處.所以,文學成為了語言最可愛的歸宿.
      
  •   最愛還是古文。
    方言比較親切可愛。
    普通話只是交流方便吧。
  •   我這呆子剛看完這本書。唉,看了又怎樣。大多數內容立馬忘記。生活還是照常。不懂的人還是不懂。身邊也無人交流同一本書的內容。。。讀書人被不讀書的人越發(fā)看的呆了。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