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6-6 出版社:中華書局 作者:啟功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本書收錄了啟功先生作于上個紀世50年代的重要論文《讀札記》和為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紅樓夢》(校注本)所作“序言”(作于1979年秋,收入本書時篇名改為《讀需要注意的八個問題》),前者對《紅樓夢》中避忌隱真手法的具體分析發(fā)前人所未發(fā),后者則進一步提出了閱讀與研究《紅樓夢》最具指導價值的八個方面的意見。啟功先生去世前一年的《口述歷史》中涉及他對《紅樓夢》研究的文字,承章景杯先生同意,則作為“代自序”置于本書最前面,供讀者參閱。還需要說明的是,為保持《紅樓夢》作品文字特色及啟功先生論著的行文習慣,在數(shù)字表示與某些字詞的用法上,我們采用了盡何持原貌的辦法。 承蒙著名紅學家馮其庸先生慨允將其大作《啟功先論發(fā)微》一文收入本書,以便于一般讀者更好地認識啟功先生紅學研究的特點和成就。我們還約請北京市社會科學院李寶臣先生就書中涉及的清代禮制風俗進行簡明的解說,同時根據(jù)內(nèi)容選配圖片73幅,以利于一般讀者閱讀和理解。
書籍目錄
代自序讀《紅樓夢》札記 年代與地方 官職 服裝 稱呼 其他讀《紅樓夢》需要注意的八個問題附錄:啟功先生論《紅》發(fā)微
章節(jié)摘錄
書摘我十幾歲時看到母親那里有一套《紅樓夢》,但不許我看。偷著看了幾次,怕被發(fā)現(xiàn),都是匆忙地翻閱,沒頭沒腦地打開快看,只覺得都是一些“家常里短”,人物是些姥姥舅媽之類,情節(jié)是些吃飯喝酒之類,真使我廢書而嘆。認為這有什么看頭,還值得那么神秘?后來知道,即是吃一桌飯,其中也有不少文章。例如“壽怡紅”的“夜宴”(六十三回),哪個人坐在哪里,本是毫無可注的,也是并不須注的。但如果有人問起某個人為什么坐在某處,恐怕許多讀者未必都考慮過。又如趙姨娘已生兒育女,在賈府是妾而非婢,她的娘家弟兄,當然是探春、賈環(huán)的親舅舅,為什么探春在她親娘面前卻不承認,而說王子騰是她舅舅呢(五十五回)?按清代皇帝選妃是從內(nèi)外各旗人的家中挑選,而貴族官僚則向他們的莊頭家挑選。姨娘的父母兄弟,在主人家具有兩重身份:在主人面前,甚至包括他們的外甥、外甥女或外孫、外孫女面前,他們是奴才;他們的家眷,在他們的女兒或姊妹的房中,不當著家長面,仍可以暫時按家人關(guān)系見禮。探春不承認莊頭身份的親舅舅,不但說明了階級制度,即從探春的性格言,這一席對話,也正是探春的完整形象的一個組成部分。又清代貴族官僚家庭中,以至親戚之間,“嫡出”的子女比“庶出”的子女被重視,常常有庶出子女生下后在旗下衙門報檔子(即檔案,這里即戶口簿)時冒稱嫡出。探春公然自稱是王子騰的外甥女,也就是庶出子女公然自居是嫡出的,有時也實有這種根據(jù)。還有旗人家庭中(恐不止旗人,我見到許多漢人官僚家庭也是如此),未出嫁的姑娘身份最高貴;大伯子對小嬸必須十分有禮貌;嫂子對小叔子和侄輩,年齡盡管大不了幾歲,她都可以老氣橫秋地對待他們,生活細節(jié)上,有時也不太按“禮防”來避忌。所以鳳姐可以那樣對待寶玉,也可以那樣對待賈蓉。當賈蓉和鳳姐糾纏時(六回),在程偉元、高鶚的再版刻本中(即所謂“程乙本”),不知誰在“那鳳姐只管慢慢吃茶,出了半日神”之下給加上了“忽然把瞼一紅”一句,大概修訂者認為這樣可以暗示她們之間有些曖昧。其實作者并不須要這類“廉價標簽” 來貼“意淫”情節(jié),因為在習慣上,她們之間本是許可接近的。即使面貌蒼白,了無血色,要曖昧仍可曖昧。又如薛寶釵終于做了寶玉的配偶,這固然有悲劇故事情節(jié)的必要安排,也實有封建家庭的生活背景。黛玉是賈母的外孫女,寶釵是王夫人姊姊的女兒。封建家庭中,祖父祖母盡管是最高權(quán)威人物,但對“隔輩人”的婚姻,究竟要尊重孫子的父母的意見,尤其他母親的意見,因為婆媳的關(guān)系是最要緊的。賈母愛孫子寶玉,當然也愛外孫女黛玉,何況黛玉父母已死,賈母對她的憐愛,不言而喻會更多些。如果勉強把她嫁給寶玉,自己死了以后,黛玉的命運還要操之于王夫人之手,賈母又何敢魯莽從事呢?寶玉的婚姻既由王夫人作主,那么寶釵中選,自然是必然的結(jié)果。這可以近代史中一事為例:慈禧 太后找繼承人,在她妹妹家中選擇,還延續(xù)到下一代。這種關(guān)系之強而且固,不是非常明顯的嗎?另外從前習慣“中表不婚”,尤其是姑姑、舅舅的子女不婚。如果姑姑的女兒嫁給舅舅的兒子,叫做“骨肉還家”更犯大忌。血緣太近的人結(jié)婚,“其生不蕃”,這本是古代人從經(jīng)驗得來的結(jié)論,一直在民間流傳著。本書的作者賦予書中的情節(jié),又豈能例外!不管后四十回的作者是誰,我們也應(yīng)該承認他處理得完全合乎當時的生活背景,而不是專為悲劇性質(zhì)硬行安排的這種情節(jié)。了解這類的種種問題,對于讀這部書是有幫助的。但又豈是注釋體例所能擔負得了的呢? P55-59
編輯推薦
《紅樓夢》一書寫了四百多個人物,寫了一個封建大家庭十幾年過程的生活史,中間有無數(shù)離合悲歡,矛盾沖突。本書收錄了啟功先生《讀紅樓夢札記》等最重要的兩篇紅學論文,對《紅樓夢》的避忌隱真手法進行了細致入微的分析,發(fā)前人所未發(fā);同時提出閱讀和研究《紅樓夢》需要注意的八個方面的問題,具有相當?shù)闹笇б饬x。 選配精美插圖70余幅,并請清史專家對書中涉及的清代禮制風俗等進行解說。書后附錄著名紅學家馮其庸先生《啟功先生論紅發(fā)微》專文。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