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的氣質(zhì)

出版時間:2006-8  出版社:中華書局  作者:(美)明恩溥  頁數(shù):248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不可不譯之說蘭 或問,何為譯此《支那人氣質(zhì)》?曰: 我支那人而無此氣質(zhì),可不譯; 我支那人即有此氣質(zhì),而世無人知,可不譯; 我支那人即有此氣質(zhì),世人即知之,而我支那人亦自知之,尚可不譯?! 〗褚?,何如? 不可不知之說四 或問,讀是有何益?曰: 不知之,不能改良學問, 不知之,不能改良教育; 不知之,不能改良風俗; 不知之,不能改良國政?! ∵@是一部湮沒百年的中文譯著,魯迅先生生前曾向國人鄭重推薦此書,但對些一譯本,竟未曾得見。今予重印,旨在重視當時中國社會頑固保守的時代氛圍下,那些痛感國家落后、人民蒙昧的留學業(yè)生們企望國人乘此臥薪嘗膽、以求自立的一片苦心。尤為可貴的是,他們實際上是在借此呼吁一場反省民族氣質(zhì)、改造和完善民族性格的思想運動。

作者簡介

明恩溥(Arthur H. Smith,1845-1932),美國公理會傳教士。1872年來華,先后居住于天津、山東等地,兼任《字林西報》通訊員。1905年辭去教職,留居通州寫作。著有多種關于中國的書籍,代表作是《中國人的氣質(zhì)》(Chinese Characteristics)。他在華生活近五十年,特別熟悉下層農(nóng)民的生活,對中國較有感情,是最早建議美國政府退還中國庚子賠款的人,并獲得了美國國會通過。本書首版于1899年。他對中國社會的研究深為魯迅、潘光旦等學人稱道。

書籍目錄

美國傳教士明恩溥及其《中國人的氣質(zhì)》——一部“他者”之書的傳播與清末民國“民族性改造”話語譯者弁言(附摘本書要語)緒言01 體面02 節(jié)儉03 力行04 禮儀05 時刻之浪費06 不精確07 誤解之才08 暗示之才09 柔軟的強硬10 蒙昧11 無神經(jīng)12 輕蔑外人13 公共心之缺乏14 保守主義15 安樂便利置之于度外16 活力之強壯17 堅忍不拔18 澹然自逸19 孝心20 仁惠21 同情之欠乏22 社會之颶風23 互相之責任及遵奉法律24 相互之猜疑25 信實之欠乏26 多神教、萬有教、無神論27 支那之實狀及現(xiàn)時之必要余例二  一、原注為斯密斯氏自注,注為日本譯者羽化生注  二、凡有譯名未妥之處,均有西文原字于下附錄  “支那”一詞的近代史

編輯推薦

  上個世紀之交的中國人究竟過著什么樣的生活?經(jīng)歷著怎樣的動亂和變化?保持著哪些文化傳統(tǒng)和陳規(guī)陋習?都市、鄉(xiāng)村及社會各層面的具體狀況如何?本套叢書將為你解答這些問題?! ”咎讌矔淖髡呓韵狄话倌昵霸谥袊恿舨⑸钪O中國文化的西方人。他們以外人獨有的視角和眼光打量、考察著這塊神秘的土地,并以生動形象的語言紀錄下他們的觀感和驚奇。每本書都保留了大量老照片,這使我們可以更直觀和清晰地回眸清末民初那一段充滿創(chuàng)傷的歲月……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中國人的氣質(zhì)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9條)

 
 

  •   該書是一面鏡,雖然有主觀的鄙視,但不影響客觀的真實中國人的寫照。其實做個高尚的人不難,只要知錯就改!
  •   此書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國人
  •   魯迅先生逝世前的愿望就是這本書的中文版出世
  •   這個商品不錯!值得看一看!
  •   一百年前的書,對現(xiàn)代依然有意義
  •   但是你不要只聽一家之言,可以多看點,那樣你或許可以看到更多,更清楚
  •   這是一套書
  •   很好內(nèi)容也很好
  •   中華書局這套書10本絕對是值得典藏的一套好書。紙張好,印刷精良,翻譯得也不錯。已經(jīng)收集齊8本,還差最后兩本就收集齊一套了。相比于同套其他幾本,和本書的其他翻譯版本而言,我總體評價不高。第一,原版英文中大量使用的是chinaman這個詞,這個詞說好聽點叫:中國佬,說不好聽點就叫:支那人。反正都不是啥好詞,多多少少都帶有歧視性的意味。但該作者在翻譯時,完全沒有使用正規(guī)的中性的“中國、中國人”之稱呼,也沒有使用“中國佬”這一帶有偏見的詞,而是完全照搬使用了“支那、支那人”這種帶有種族歧視的詞語。在當時的歷史語境下,別人用chinaman也就算了?,F(xiàn)在都什么時代了,難道你就這么死板照著翻譯成“支那人”???翻看任何一頁,滿眼所見都是“支那、支那人、支那貨、支那這,支那那”,看著這些詞,我老想著歧視歧視還是歧視,根本記不得所言內(nèi)容,嚴重影響我看書的情緒。比起另外的版本而言,雖然都是一樣,說得都是我們民族不好的地方,但我就喜歡那本,很討厭這本。魯迅罵人,也沒有老是用“支那,支那”的吧?第二,06年出版的書,你撰什么古文???你就直接白話文翻譯不就完了嘛,還弄一些古文文風,弄得古不古,白不白的,真是讀起來費勁。所以,我只能給4星。要是你是為了單買單看,而不是為了收集一套收藏,建議你去買其他版本。上次我買的那個雙語版就不錯。
  •   中國人的氣質(zhì)”需要每個人體會。
  •   不錯的書,應該多多推廣,不要讓這種類書在歷史中消亡。視角獨特,站在外國人的立場上看中國人,比較客觀。許多的劣根中國人存留至今,甚至愈演愈烈。但是,這本書上大部分的劣性乃是全人類的共性,而并非我中華民族獨有之劣性?;蛟S這一點是本書的局限性所在。
  •   當年的傳教士大部分是懷著真誠的信仰的,為我們提供了從另一個角度看自己的方法。
  •   所言極是!建議大家都讀讀。讀一本好書是精神的享受!
  •   只是,這書的文字因為是明清時候的語言,看起來有些累的。
  •   總體排版好,字體有些小
  •   雖然不是百分百符合實際,但還是很發(fā)人深思的
  •   文言文,讀起來有些枯澀,適合有中文功底和好鉆研人閱讀
  •   這個版本為文言文的,以至于現(xiàn)在還沒有讀完,請大家買的時候注意
  •   都是泡沫,不知所謂,一點有建設性的文化都沒有,東湊西湊就變成了這本書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