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石刻

出版時間:2007-04  出版社:中華書局  作者:袁明英 主編  頁數(shù):全十冊  字數(shù):445  

內(nèi)容概要

由于自然、社會、歷史的原因,泰山石刻資源遭受破壞極大,而且目前也時時面臨著被各種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破壞的危險,若不立即對這些寶貴的文化資源進行搶救性的整理研究.將會造成非常重大的損失。著名學(xué)者季羨林先生曾說:“泰山是中國文化的主要象征之一.欲弘揚中華文化,必先弘揚泰山文化,這是順理成章的事?!庇终f:“泰山石刻是泰山文化的載體之一,它是在石頭上書寫的泰山文化,文字記載的泰山文化,客觀的泰山文化,是泰山文化的核心?!毖芯刻┥轿幕?,應(yīng)充分重視泰山石刻文化。有鑒于此,我于1996年開始.注意對泰山石刻進行搜集和整理,進行實地考察、普查。在長期的考察、搜集和整理過程中,愈加感受到泰山石刻的珍貴價值。于是我在泰山學(xué)院工作時,提出《泰山石刻研究》這個課題,經(jīng)泰山學(xué)院推薦,申報列為山東省社會科學(xué)規(guī)劃重點課題,2003年5月本課題又被提升為“山東省社會科學(xué)規(guī)劃重大研究項目”。

書籍目錄

泰山石刻(第一卷)  第一章 泰山石刻的源流與現(xiàn)狀    第一節(jié) 泰山石刻的起源    第二節(jié) 泰山石刻的發(fā)展    第三節(jié) 泰山石刻的形制    第四節(jié) 泰山石刻的內(nèi)容    第五節(jié) 泰山石刻的損益    第六節(jié) 泰山石刻的最新統(tǒng)計  第二章 泰山石刻的歷代輯錄與研究    第一節(jié) 先秦至宋代    第二節(jié) 元明時期    第三節(jié) 清代前期    第四節(jié) 清代中期    第五節(jié) 清代晚期    第六節(jié) 現(xiàn)當(dāng)代    第七節(jié) 本書最新的輯錄與待考石刻  第三章 泰山石刻的美學(xué)、文學(xué)、書法與景觀價值    第一節(jié) 泰山石刻的美學(xué)價值    第二節(jié) 泰山石刻的文學(xué)藝術(shù)價值    第三節(jié) 泰山石刻的書法價值    第四節(jié) 泰山石刻的景觀價值  第四章 泰山石刻的史學(xué)、宗教、民俗學(xué)價值    第一節(jié) 泰山石刻的史學(xué)價值    第二節(jié) 泰山石刻的宗教價值    第三節(jié) 泰山石刻的民俗學(xué)價值  第五章 泰山石刻研究的深層意義    第一節(jié) 由泰山石刻可透視泰山文化的深邃    第二節(jié) 泰山石刻史研究可為中國石刻史和世界石刻史研究奠定基礎(chǔ)  第六章 泰山石刻研究及參考資料索引    分類細目    第一節(jié) 綜論    第二節(jié) 泰漢    第三節(jié) 魏晉南北朝    第四節(jié) 隋唐五代    第五節(jié) 宋金元    第六節(jié) 明清    第七節(jié) 近現(xiàn)代泰山石刻(第二卷)泰山石刻(第三卷)泰山石刻(第四卷)泰山石刻(第五卷)泰山石刻(第六卷)泰山石刻(第七卷)泰山石刻(第八卷)泰山石刻(第九卷)泰山石刻(第十卷)

章節(jié)摘錄

第一章 泰山石刻的源流與現(xiàn)狀第二節(jié) 泰山石刻的發(fā)展在泰山及周圍,今存自秦以來各代石刻逾6000處。石刻內(nèi)容十分豐富,充分反映了石刻的發(fā)生、發(fā)展、興衰及演變的過程。泰山石刻的歷史,大致可分為以下幾個階段:一 秦漢時期的泰山石刻秦漢時期,是我國封建社會的建立時期,是中國歷史進入大一統(tǒng)國家的第一階段,前后延續(xù)達441年,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業(yè)已出現(xiàn)并成為文明形式之一的石刻文字.亦隨之進人了初步發(fā)展時期。其演變特點是:石刻受到了帝王的重視;石刻的形制漸趨統(tǒng)一固定;數(shù)量逐漸增多,文字、內(nèi)容由簡而繁;其書法由小篆體逐步過渡到漢隸。秦始皇于公元前221年統(tǒng)一中國后,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tǒng)一的中央集權(quán)制封建國家,統(tǒng)一了法律、度量衡、貨幣和文字。秦始皇在位期間先后五次出巡,在全國各地立石7處,除《碣石刻石》外,其余6處刻石的形制皆為碣。今僅存《瑯琊刻石》86字和《泰山刻石》10殘字,其余皆在唐以前消亡。《泰山刻石》,為泰山現(xiàn)存最早的刻石。始皇立石的形制,依據(jù)宋劉跛《秦篆譜序》、董迪《廣川書跋》和清畢沅《山左金石志》等記載可知,屬于碣的形制,與岱頂《無字碑》的行貌相似。其高約八九尺,似方非方,四面廣狹皆不等,寬約二尺余,文字環(huán)刻于四周。從這些記載可以看出,始皇所立石的形制開始趨向統(tǒng)一。但與后來的刻辭碑相比,還不夠嚴格正規(guī),故古人仍稱石碣為“刻石”。與商周時期的石刻文字相比,秦代刻石的字數(shù)顯著增多,其61~tlz由簡單的記事.變?yōu)楹品钡挠浭录娓韫灥?。依?jù)司馬遷《史記?秦始皇本紀》所錄刻石銘文和宋劉踐《秦篆譜序》等記載可知,《泰山刻石》的刻辭為韻文,每3句為一韻,6句為一段,形成6段、12韻、36句、144字的格式。其內(nèi)容主要歌頌秦始皇統(tǒng)一中國的功德。其余6處秦刻石亦如此。

編輯推薦

《泰山石刻(共10冊)》由中華書局出版社出版。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泰山石刻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