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代年號考

出版時間:2001-01  出版社:中華書局  作者:李崇智  頁數(shù):307  字?jǐn)?shù):232000  
Tag標(biāo)簽:無  

內(nèi)容概要

本書初版於一九八一年,一九八五年第二次印本附有訂補二十馀條。初版限於當(dāng)時的條件,用簡體字排印。此次修訂,根據(jù)名從主人的原則,年號按史籍和文物中的原文著錄,出土文書中個別少數(shù)民族語年號,采用學(xué)者公認(rèn)的漢語譯名。為保持全書字體統(tǒng)一,考訂按語和其他說明文字也一律改用繁體。修訂本增加北涼的承陽、太緣、建平,高昌的建初、承平、義熙,于闐的天尊、中興、天興、天壽,共十個年號。新增和改寫一部分按語,主要是吸收史家研究新成果,增補抽換一部分考訂材料。刪去有建號錢索而年號名稱無考者三條。改正初版中的訛誤,將原附訂補和一部分附記納入正文。朝代國號的說明亦有增刪。綜上增補改動計一百六十馀處。

書籍目錄

凡例西漢(包括新莽、更始等)東漢三國   魏   蜀   昊晉及十六國   西晉   東晉   前趙   成漢   前涼   後趙(包括冉魏)   前燕   前秦   後秦   後燕   西燕   西秦   後涼   南涼   南燕   西涼   夏   北燕   北涼南北朝   宋   齊   梁(包括後梁)   陳   北魏   東魏   西魏   北齊   北周   柔然   高昌隋唐   吐蕃   于闐   渤海東丹定安   南詔 大理五代十國   後梁   後店   後晉   後漢   後周   昊   南唐   昊越   楚   閩   南漢   前蜀   後蜀   荊南(南平)   北漢北宋南宋遼(包括北遼)   西遼西夏金兀(包括北元)明(包括南明)清中華民國附錄

章節(jié)摘錄

版權(quán)頁:插圖:

編輯推薦

《中國歷代年號考(修訂本)》具有很強的資料性、學(xué)術(shù)性和實用性,是學(xué)習(xí)研究歷史、進行考古發(fā)掘、鑒別文物古玩的常用工具書,尤為古錢幣愛好者及收藏者所必備。

圖書封面

圖書標(biāo)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中國歷代年號考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0條)

 
 

  •   書還不錯,包裝時用塑料膜封的,沒有損壞。
  •   人手一本,歷史常用工具書
  •   質(zhì)量很好 物流很快 書本紙質(zhì)很好 字跡清楚
  •   很詳細,做工具書,查起來很方便。
  •   古代文學(xué)老師每節(jié)課必帶的一本參考書。對于古書的閱讀有很大的用處。
  •   經(jīng)常翻看一下也有好處
  •     這本書其實是一本工具書。但是從歷代歷朝年號的更替,我們可以看出許多有趣的東西。
      
      中國古代的帝王在改朝換代后,都要聲明自己是天命所歸,因此搞出了一個五德終始說。也為了表明自己才是正朔,才是上一個朝代的正統(tǒng)繼承人,往往在史書上大做文章?!度龂尽窞榱苏f明晉朝是正朔,因此視曹魏為正統(tǒng),而不是蜀漢。
      
      年號的更替也反映了這種情況。宋以前,宋是得后周的天下,年號自然也就承接了后周。再往前許多朝代也如此。但是宋朝以后,相繼有蒙古和滿族入侵,因此年號上就無法銜接起來了。
      
      本來買這本書,是好奇對年號名稱的來歷。但是這本書只是一個年號紀(jì)年上的考證,糾正以往一些紀(jì)年上的錯誤,只字未提年號名稱的來歷和出處,不免讓我這樣的歷史研究門外漢有些失望。比較索然無味。
  •   LZ,你的需求工具書當(dāng)然滿足不了。
  •   秦是周天子封的,為什么封秦這個字?
      漢人這個稱呼的來歷是因為漢朝,那劉邦為什么以漢為國號?因為項羽封他為漢王,那項羽為什么封他為漢王?就因為封地在漢中么?
      王莽改革,國號大新,可以理解。
      曹氏為何以魏為國號?
      孫氏號稱吳,可說上承春秋吳國,那春秋時的吳、越為什么叫吳、越?
      司馬氏又為何定晉為國號?跟春秋的晉有關(guān)系么?
      劉淵的漢是因為他也姓劉么?
      石勒的趙為什么?
      慕容氏的燕又為啥?
      符堅又為什么叫秦?
      拓拔為什么叫魏?
      高歡為啥叫齊?
      宇文為什么叫周?
      劉裕為什么定宋為國號?
      蕭道成的齊,蕭衍的梁,陳霸先的陳又都為什么?
      楊堅為什么以隋為國號?
      李淵為什么定唐?
      朱溫為啥定梁?
      李定唐可以理解
      石靜塘為什么定晉?
      漢周又有什么來歷?
      趙匡胤為啥定宋為國號?
      遼、金、夏都為啥?
      元我記得來自易經(jīng),那來自那一句?有何含義?
      明?
      清?
    我國歷史悠久,朝代更零星紛繁。每朝的創(chuàng)建者要首手辦的第一件事就是確立國號(朝代名稱)。國號就是一個國家的稱號。名不正言不順,確立了國號就名正了,代表一個新的國朝從此誕生。同時這也是有說法的:《史記·五帝本紀(jì)》曰:“自黃帝至舜禹,皆同姓而異其國號,以章明德?!?br />   那么國號由什么決定呢?一般來說大致有五個來由:由部族、部落聯(lián)盟的名稱而來,來自創(chuàng)建者原有卦號、爵位;源于創(chuàng)建者原始所或政權(quán)統(tǒng)治的區(qū)域;源于宗族關(guān)系;寓意吉祥。
      
      1/ 夏:據(jù)傳禹曾受卦于夏伯,因用以稱其政權(quán)為“夏”。另據(jù)歷史學(xué)家范文瀾先生說,禹的兒子啟西遷大夏(山西南部汾澮一帶)后,才稱“夏”。
      
      2/ 商:相傳商(今河南商丘南)的始祖契曾幫助禹治水有功而受卦于商,以后就以“商”來稱其部落(或部族)。湯滅夏后,就以“商”作為國名。后盤庚遷殷(今河南安陽西北)后,又以“殷”或“殷商”并稱。
        
      3/周:周部落到古公亶父時,遷居于周原(今陜西岐山)。武王滅殷以后,就以“周”為朝代名。周前期建都于鎬(今陜西西安西南),后來平王東遷洛邑(今河南洛陽),因在鎬的東方,就有“西周”和“東周”的稱號。
        
      4/秦:據(jù)《史記》記載,本為古部落,其首領(lǐng)非子為周孝王羊馬有成績,被周孝王賜姓為“嬴”,并賜給了一小塊土地(今甘肅天水縣,另說是隴西谷名)。后來襄又救周有功被封為諸侯,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始建秦國。
        
      5/漢:項羽封劉邦為漢王,以后劉邦擊敗項羽,統(tǒng)一中國,國號稱“漢”。漢朝前期都長安,后期都洛陽,故從都城上有“西漢”和“東漢”,從時間上有“前漢”和“后漢”之分。
        
      6/魏:漢獻帝曾封曹操為“魏公”、“魏王”爵位,曹丕代漢后便稱“魏”。以皇室姓曹,歷史上又稱“曹魏”。
        
      7/蜀:劉備以四川為活動地區(qū),蜀指四川,其政權(quán)幫稱“蜀”。歷史上也稱“蜀漢”。漢指東漢的繼續(xù)。劉備建國國號為“漢”,以示正統(tǒng)。并未以蜀自稱。后世為與西漢、東漢相區(qū)別,以其所占四川地盤代稱。久之習(xí)慣相沿。
        
      8/吳:孫權(quán)活動于長江下游一帶,歷史上曾建吳國,曹魏曾封孫權(quán)為“吳王”,故史稱“孫吳”;又以地位在東,也稱“東吳”。
        
      9/晉:司馬昭逼魏帝封他為“晉公”,滅蜀后進爵為晉王。后來他的兒子司炎繼承他的爵位,逼令魏帝退位,自立為皇帝,國號“晉”。
        
      10/隋:隋文帝楊堅之父楊忠,曾被北周封為“隨國公”。隋文帝后襲用此卦爵,稱為“隨朝”。他認(rèn)為隨有走的意思,恐不祥改為“隋”。
        
      11/唐:唐高祖李淵的祖父李虎,佐周有功,被追封為“唐國公”,爵位傳至李淵。太原起兵后,李淵稱“唐王”,后廢楊隋建唐朝。
        
      12/遼:遼原稱“契丹”,改“遼”是因居于遼河上游之故。
      
      13/宋:后周恭帝繼位后,命趙匡胤為歸德節(jié)度史,歸德軍駐宋州(今河南商丘),趙匡胤為宋州節(jié)度使。故陳橋兵變后,發(fā)跡在宋州,國號曰“宋”。
      
      14/西夏:拓拔思恭占據(jù)夏州(今山西橫山縣),建國時以夏州得名,稱“大夏”。因其在西方,宋人稱“西夏”。
       
      15/金:金都城上京會寧(今黑龍江阿城南),位于按出虎水(今阿什河),相傳其水產(chǎn)金,女真語“金”為“按出虎”。
      
      16/元:據(jù)《元史》記載:“元”的命名,是元世祖忽必烈定的。是取《易經(jīng)》上“大哉乾元”句中的“元”,有大、首等意思。但也有人認(rèn)為與蒙古人的風(fēng)俗與圖騰有關(guān),有的認(rèn)為與佛教有關(guān)。元朝的國號全稱是“大元”,即為“大哉乾元”之意,出自漢官建議。不同于大漢、大唐加大為尊稱,而是本身就為國號的一部分。通?!霸睘楹喎Q。
      
      17/明:朱元璋是元末起義軍之一,是繼承郭子興而發(fā)展起來的,郭子興屬于白蓮教組織。白蓮教宣稱“黑暗即將過去,光明將要到來”,借以鼓舞人民反對黑暗的元朝統(tǒng)治。所以又稱“光明教”。白蓮教的首領(lǐng)韓山童稱“明王”(他的兒子韓林兒稱“小明王”),都體現(xiàn)其教義宗旨。朱元璋不僅曾經(jīng)信仰白蓮教,而且承認(rèn)自己是白蓮教起義軍的一支(他曾為小明王左副元帥)。朱元璋取得政權(quán)后,國號稱“明”。 明的國號也是“大明”。一來出自明教,二來表示繼承“小明王”韓林兒。“明”為簡稱。
      
      18/清:滿族是女真族的一支。女真族在北宋時建立金國。明末女真勢力復(fù)強,重建金國(后金)。后金為了向外擴展,割斷了同明朝的臣屬關(guān)系,清太宗皇太極把“女真”改為“滿州”,把“金”改為“清”。在宋時女真人受制于契丹人,他代針對“遼”字在契丹語中是“鑌鐵”的意思,因此命名“金”,表示比鐵更堅強有力,可以壓倒“遼”?!敖稹备摹扒濉钡脑?,滿洲立國之初反明,由于明以“火”為國本,水克火,故黃太極改女真為“滿洲”,改“金”為“清”。
  •   以上來自: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no05/1/25501.shtml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