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典籍與文化論叢

出版時間:2000-2  出版社:中華書局  作者:《中國典籍與文化》編輯部  頁數(shù):431  

內(nèi)容概要

  《中國典籍與文化論叢(6)》共收入論文21篇,《中國典籍與文化論叢(6)》有對中國古代典籍的補輯、考異;有對古代著名人物的品評;有從思想、文化角度對古代的身體觀、音樂理論等的研究心得。

書籍目錄

唐代科舉與文學的個案研究——貞元八年“龍虎榜”論黃庭堅的“情性說”郭祥正——元祐詩壇的落伍者從集注《楚辭》看朱熹晚年的屈子情懷《全宋詞》補輯元雜劇《岳陽樓》校讀散記《天寶遺事諸宮調(diào)》輯佚及連綴清代前期福建區(qū)域文學總集及詩話的編纂南宋朱中奉刊《史記集解》本考朱國禎的“自述行略”郭店楚簡儒家逸書的排列調(diào)整芻議身體認識:文化傳統(tǒng)與醫(yī)家——以《黃帝內(nèi)經(jīng)素問》為中心論古代思想傳統(tǒng)中的身體觀張衡科技思想的文化解讀支遁與玄學——兼論釋道安時代佛教般若學之玄學化《世說新語》中的士族婚姻觀念論中國早期音樂理論的發(fā)展:律制之興起《淮南子》補箋尹灣簡牘《東??は螺犻L吏名籍》所載地名考異六朝義疏的產(chǎn)生問題考略中華書局本《語石》標點匡謬釋例

章節(jié)摘錄

  王驥德縱然立論偏頗,但就“浮”字的呼讀而言,卻盡可探討,五十多年前,黎錦熙、魏建功等編纂的《中華新韻》就認為“浮”可兩讀,既入模部,又入侯部。只是到了《現(xiàn)代漢語辭典》中,才規(guī)定它只能讀fu,也就是只能入模韻,而與《中原音韻》趨于一致。但從雜劇劇本來看,這“浮”字的用法很見奇特,如元刊本《竹葉舟》第一折用魚模韻[金盞兒]曲中以“浮”字葉韻。到了明刊本中,這“浮”字被改去了,元刊本作“帆掛海云浮”,明刊本作“帆掛海云孤”,因這“孤”字是道地的魚模韻部字。此外,明刊本《貨郎旦》第二折采用尤侯韻,[殿前歡]曲中出現(xiàn)以“浮”字葉韻現(xiàn)象。但格式古舊的明抄本《貨郎旦》(它的底本或是元本)的[殿前歡]中卻未見“浮”字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似說明,明本中不習慣把“浮”字作為魚模韻部字使用。以上所說明刊本都是《元曲選》本,它的編纂者臧晉叔是南方人,但若要說即是他的改筆,也無確據(jù)?! ∩?qū)櫧椩凇抖惹氈分芯S護和推崇《中原音韻》,尊為“當時所遵字音之典型”。周德清把傳統(tǒng)詩韻中屬于尤部的“謀”字歸入了魚模韻部,沈氏也奉為圭臬,說:“‘謀’字,《中原》葉謨?!比绻凑铡稘h語詩律學》中的歸納論述,這“謀”也屬尤侯部的唇音字,當可入魚模部,但《中原音韻》這種區(qū)分并不符合或者說并不完全符合元劇實際,如高文秀《雙獻頭》第四折采用尤侯韻,就有用“謀”字作韻腳的現(xiàn)象,見該折[滿庭芳]曲。此曲十句九韻,今也按韻腳用句號法,引錄如下:  奉哥哥元戎帥首。著我山兒孔目,同去泰岳神州。又誰知草參亭上剛回后。早不見了潑賊淫囚。他兩個笑吟吟成雙作偶。背地里俏促促設(shè)計施謀。專等待來追究。便將他牢監(jiān)固守。只落得盡場兒都做了鬼胡由?!  ?/pre>

編輯推薦

《中國典籍與文化論叢6》由中華書局出版。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中國典籍與文化論叢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