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5-3-1 出版社:中華書局 作者:(清)顧祖禹,施和金,賀次君
Tag標簽:無
前言
讀史方輿紀要一百三十卷,附輿圖要覽四卷,清顧祖禹撰。顧祖禹,字景范,江蘇無錫人,生于明崇禎四年(公元二六三年),卒于清康熙三十一年(公元二八九二年),享年六十二。因其家對宛溪,學者又尊稱為宛溪先生。其父顧柔謙,為贅婿常熟譚氏,故祖禹生于常熟,常自署“常熟顧祖禹”。他生逢明亡變故,隨父隱居,潛心著述,終身不仕。其生平著作,雖然只有讀史方輿紀要一種流傳下來,卻是“數(shù)千百年所絕無而僅有之書大”(魏禧序)。這部書,他從二十九歲做起,“集百代之成言,考諸家之緒論,窮年累月,砣砣不休”(總敘二),“遠追禹貢、職方之紀,近考春秋歷代之文,旁及裨官野乘之說,參訂百家之志”(總敘二)“雖十易草所不憚,經(jīng)二十年始成是書”(彭士望序)。書稿初成之后,祖禹并不滿足已有成果,對稿本仍不斷的有修改和潤色。五十歲以后,他客昆山徐干學家,得干學艇餼筆札書史之佽助,不求聞達,又潛心讀史方輿紀要一書多年。至康熙二十六年,徐干學奉命修大清一統(tǒng)志,延致祖禹及太原閻若璩、常熟黃儀、德清胡渭于幕下,共同研討及編著。
內(nèi)容概要
《讀史方輿紀要(套裝共12冊)》清初地理著作。原名《二十一史方輿紀要》。顧祖禹(1631-1692)撰。祖禹字景范,號宛溪先生,江蘇無錫人。他自順治十六年(1659)開始編纂該書,前后歷時二十年成稿。全書共一百三十卷。首為歷代州域形勢九卷,記述歷代王朝的盛衰興亡和地理大勢;次為明代兩京十三布政使司一百十四卷,分敘其名山、大川、重險,所屬府、州、縣及境內(nèi)部分都司衛(wèi)所的疆域、沿革、古跡、山川、關(guān)津、鎮(zhèn)堡等,并記載其地發(fā)生的歷史事件,考訂其變遷,剖析其戰(zhàn)守利害;再為川瀆異同六卷,專敘禹貢山川的經(jīng)流源委及漕河、海道;末為分野一卷。另附《輿圖要覽》四卷,內(nèi)容有兩京十三布政使司、九邊、黃河、海運、漕運及朝鮮、安南、海夷、沙漠等圖。全書參考二十一史、歷代總志及部分地方志書達百余種,集明代以前歷史
地理學之大成,在當時即被譽為“數(shù)千百年所絕無僅有之書”。
該書成稿在清順治、康熙年間,但內(nèi)容以明代末年以前的疆域政區(qū)及史事為斷限,定稿本刊行前后又有局部修改,故今存稿本、抄本與刊本略有參差。清初刊本亦有改竄。稿本現(xiàn)存上海圖書館,另有抄本、刊本多種,最早的嘉慶十六年(1811)龍萬育敷文閣本為目前通行版本。
作者簡介
有清一代地理著作層出不窮,其中,清初顧祖禹獨撰的《讀史方輿紀要》頗受后世稱道,被譽為"千古絕作"、"海內(nèi)奇書"。
顧祖禹,字瑞五,號景范,江蘇無錫人,生于明崇禎四年(1631年),卒于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由于久居無錫城東宛溪,被學者稱為宛溪先生。他自幼聰穎過人,好學不倦,背誦經(jīng)史如流水,且博覽群書,尤好地理之學。順治元年(1644年),清兵入關(guān),顧祖禹隨父避居常熟虞山,長期躬耕授業(yè),過著"子號于前,婦嘆于室"的清貧生活。雖如此,亦恥于追名逐利,走入仕途。相反,選擇了以著書立說為手段,以圖匡復(fù)亡明的道路。秉承父親遺命,立志著述《讀史方輿紀要》,"蓋將以為民族光復(fù)之用"。自順治十六年(1659年)始,他邊教私塾,邊開始《讀史方輿紀要》的著述。
康熙十三年(1674年),三藩起兵,顧祖禹只身入閩,希望投靠耿精忠,借其力達到反清復(fù)明的目的,但未被耿精忠收用,只好重返故里,繼續(xù)撰寫《讀史方輿紀要》??滴跄觊g,雖曾應(yīng)徐乾學再三之聘,參與《大清一統(tǒng)志》的編修,但堅持民族氣節(jié),不受清廷一官一職,書成后甚至拒絕署名。在此期間,顧祖禹利用工作之便,遍查徐氏傳是樓藏書,為《讀史方輿紀要》的修撰,積累了大量資料。經(jīng)過30余年的筆耕奮斗,約在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前,也就是顧祖禹50歲左右時,終于完成了這部舉世聞名的歷史地理巨著。
《讀史方輿紀要》共130卷(后附《輿地要覽》4卷),約280萬字。綜觀全書有如下一些特點:
第一,選材得當,體裁新穎?!蹲x史方輿紀要》選取材料與一般地志不同。著重記述歷代興亡大事、戰(zhàn)爭勝負與地理形勢的關(guān)系,而游觀詩詞則大多"汰去之"。前9卷撰述歷代州域形勢。接著,以114卷之多,以明代兩京十三布政使司及所屬府州縣為綱,分敘其四至八到、建置沿革、方位、古跡、山川、城鎮(zhèn)、關(guān)隘、驛站等內(nèi)容。與各地理實體有關(guān)的重要史實,附系于各類地名地物之下。并常在敘述中指出該地理實體得名的原由。隨后,以6卷記述"川瀆異同",作為"昭九州之脈絡(luò)"。最后一卷是傳統(tǒng)之說"分野",作天地對應(yīng),有"俯察仰觀之義"。前面歷代州域形勢以朝代為經(jīng),以地理為緯;后面分省則以政區(qū)為綱,朝代為目,全書經(jīng)緯交錯,綱目分明,且自作自注,敘述生動,結(jié)構(gòu)嚴謹,讀之趣味無窮。
第二,具有濃厚的軍事地理色彩。顧祖禹著述《讀史方輿紀要》的主要目的之一既然是為反清復(fù)明之需,當然十分注重對于軍事的記述。他鑒于明朝統(tǒng)治者不會利用山川形勢險要,未能記取古今用兵成敗的教訓(xùn),最后遭致亡國的歷史,在書中著重論述州域形勢、山川險隘、關(guān)塞攻守,引證史事,推論成敗得失,"以古今之史,質(zhì)之以方輿"。詳細記載歷代興亡成敗與地理環(huán)境的關(guān)系,而對名勝古跡的記載則相對簡單得多。不僅前面9卷專門論述歷代州域形勢,而且每省每府均以疆域、山川險要、形勢得失開端。各省形勢及其在軍事上的重要性,皆有總序一篇進行論述?!稓v代州域形勢》和各省山川險要總論,幾乎每篇都是甚有價值的軍事地理論文。
而且每敘述某一地理實體時,必窮根究源備述其軍事上的地位和價值。顧祖禹認為,地利是行軍之本。地形對于兵家,有如人為了生存需要飲食,遠行者需靠舟車一樣重要。只有先知地利,才能行軍,加上"鄉(xiāng)導(dǎo)"的幫助,"夫然后可以動無不勝"。這正是他在《讀史方輿紀要》中,對于地理環(huán)境與戰(zhàn)爭得失成敗的關(guān)系著重記述的初衷。難怪張之洞認為"此書專為兵事而作,意不在地理考證。"梁啟超也認為,"景范之書,實為極有別裁之軍事地理"。
第三,注重人地關(guān)系的辯證思維。以研究天險地利為主的《讀史方輿紀要》,始終貫穿著天險地利只是成敗得失的從屬條件,而決定的因素還在于社會和人事的正確思想。因為"陰陽無常位、寒暑無常時、險易無常處"。雖是"金城湯池"之故,若"不得其人以守之",連同"培塿之丘"、"泛濫之水"都不如。如若用人得當,縱使"枯木朽株皆可以為敵難"。也就是說,決定戰(zhàn)爭勝負的原因,地理形勢固然重要,但帶兵將領(lǐng)所起的作用更大。在論述歷代都城的變化和原因時,顧祖禹認為是由許多因素決定的,并非地勢險固決定一切。首先,都城的選擇與當時的形勢有關(guān),此時可以建都的地方,而到彼時則不一定適于建都,其次,是否適合建都不但要看地勢是否險固,攻守是否有利,而且要看交通是否方便,生產(chǎn)是否發(fā)達,對敵斗爭是否有利。由于建都的各種因素是在經(jīng)常變化的,不能單純考慮山川地勢。他的這種觀點與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基本上是符合的。
第四,注重經(jīng)世致用,有關(guān)國計民生的問題尤其重視。顧祖禹認為:輿地之書不但要記載歷代疆域的演變和政區(qū)的沿革,而且還要包括河渠、食貨、屯田、馬政、鹽鐵、職貢等歷史自然地理和歷史經(jīng)濟地理的內(nèi)容。當他開始撰寫時的確對此十分重視,但后來由于各種原因,原稿多有散佚,加上"病侵事擾",顧不上補綴,但其大略亦能"錯見于篇中"。不過他在論述各地的地理形勢時,盡量做到以地理條件為印證,使歷史成為地理的向?qū)?,地理成為歷史的圖籍,互相緊密融匯。全書對于有關(guān)國計民生的多寫,無關(guān)的少寫,詳人之所略,略人之所詳,這也是《讀史方輿紀要》有別于其他地理著作之處。由于黃河之患歷來不止,直接對國計民生產(chǎn)生不良影響,因此,顧祖禹在《讀史方輿紀要》中大量輯錄前人治水的主張,以留給后人借鑒。他十分賞識潘季馴的治河方針。認為"以堤束水,借水攻沙,為以水治水之良法,切要而不可易也。"(《讀史方輿紀要》卷126)書中對潘季馴的主張頗多引證。此外,書中對漕運的記載也十分重視。顧祖禹認為漕運相當重要,因為"天下大命,實系于此"。但他反對為了漕運而置運河沿線百姓生命財產(chǎn)于不顧的觀點。在《川瀆異同》中,他以整整一卷的篇幅,論述漕運和海運,又在有關(guān)州縣下,詳細記載運河的閘、壩、堤防和濟運諸泉。此外,對于明代農(nóng)業(yè)經(jīng)濟發(fā)展較快的蘇松地區(qū),以及揚州、淮安等轉(zhuǎn)漕城鎮(zhèn)沖要地位,書中都一一作了記載。同時,《讀史方輿紀要》于農(nóng)田水利的興廢、交通路線的變遷、城邑鎮(zhèn)市的盛衰,都詳略得當?shù)赜兴涊d。由此可見,不但對于軍事地理、沿革地理方面《讀史方輿紀要》有十分重要的記述,而且在經(jīng)濟地理方面亦有相當可觀的內(nèi)容。
以軍事地理為主,集自然與人文地理于一身的巨著——《讀史方輿紀要》的撰成,當然與顧祖禹本人的努力分不開。
為了編撰這本巨型歷史地理著作,他先后查閱了二十一史和100多種地志,旁征博引,取材十分廣泛。同時,他也比較注重作實地考察,每凡外出有便必然觀覽城廓,而且對于山川、道里、關(guān)津無不注意察看。并且深入作調(diào)查,無論過往商旅、征戍之夫,乃至與客人談?wù)摃r都注意對地理狀況的異同進行考核。但無論實地考察或是調(diào)查,囿于條件所限,他都只能"間有涉歷"而已。主要工作還是限于對圖書資料的探索和考校。盡管全書考證嚴謹,描述論證也多確實可靠,但他本人總覺得未能十分滿意,尤其以缺乏只有從實地考察中才能獲得的感性知識為憾事。當然,由于時代與條件的限制,加上全書僅為顧祖禹一人獨撰,難免有疏漏、謬誤之處,但這些并非其主流,毫不影響它閃耀于歷史地理巨著之林的光輝。
《讀史方輿紀要》長期以來由于內(nèi)容豐富、地名齊全、考訂精詳、結(jié)構(gòu)嚴密,不但勝于唐代成書的《元和郡縣圖志》、宋代成書的《太平寰宇記》,而且超越明代成書的《寰宇通志》、《大明一統(tǒng)志》。若與清代歷史地理巨著、官修的《大清一統(tǒng)志》相比,也是各有千秋,并不遜色。至今仍成為歷史地理學者乃至研究歷史、經(jīng)濟、軍事的學者們必讀的重要參考書。
書籍目錄
前言
點校說明
讀史方輿紀要敍(魏禧)
讀名方輿紀要敍(彭士望)
原序一(熊開元)
原序二
讀史方輿紀總敘
凡例
讀史方輿紀要目次
讀史方輿紀要
輿圖要覧
章節(jié)摘錄
版權(quán)頁:插圖:
編輯推薦
《讀史方輿紀要(套裝全12冊)》成稿在清順治、康熙年間,但內(nèi)容以明代末年以前的疆域政區(qū)及史事為斷限,定稿本刊行前后又有局部修改,故今存稿本、抄本與刊本略有參差。清初刊本亦有改竄。稿本現(xiàn)存上海圖書館,另有抄本、刊本多種,最早的嘉慶十六年(1811)龍萬育敷文閣本為目前通行版本。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