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1995-11 出版社:中華書局 作者:(宋)鄭樵 頁數(shù):2172 字數(shù):1877000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通志略是鄭樵所著通志一書中的精華部分。通志全書共二百卷,由紀、譜、略、世家、列傳、載記等六種形式組成。略分二十篇,五十二卷,通稱通志二十略,簡稱為通志略。鄭樵于史書編撰力主博通之論,通志即其所撰之通史。其書除二十略之外,皆為隋以前各史書之粗略綜合,惟二十略有其獨到之處,在體例方面,與其前杜佑之通典及其后馬端臨之文獻通考相近,世人遂有“三通”之稱,在史書編撰中,與紀傳、編年二體可鼎立而三。 通志總序是一篇極好的史學論文,起首即說:“百川異趣,必會于海,然后九州無浸淫之患。萬國殊途,必通諸夏,然后八荒無壅滯之憂。會通之義大矣哉!”各種學問包括史學,必須會通,是鄭樵的重要學術(shù)理論。因此對于用通史體著書的司馬遷評價很高,對于用斷代史體著書的班固便力加貶抑,用詞或不免于偏激,如稱:“班固者,浮華之士也,全無學術(shù),專事剽竊?!彼抉R遷亦感有所不足:“大著述者必深于博雅,而盡見天下之書,然后無遺恨。當遷之時,挾書之律初除,得書之路未廣,亙?nèi)曛芳?,而跼蹐于七八種書。所可為遷恨者,博不足也?!庇址Q:“遷書全用舊文,間以俚語,良由採摭未備,筆削不遑。所可為遷恨者,雅不足也?!边@些評語,失之于偏,無待詳論,但與會通博雅之主旨相衡,自有本末之分。
作者簡介
作者:(宋代)鄭樵 王樹民
書籍目錄
氏族略第一 氏族序 氏族目錄 以國為氏 以郡國為氏 以邑為氏 以鄉(xiāng)為氏 以亭為氏 以地為氏所居附 以姓為氏氏附 以字為氏 通志略總目錄 以名為氏 以次為氏親附 以族為氏 夷狄大姓 以官為氏 以爵為氏 以兇德為氏 以吉德為氏 通志二十略 以技為氏 以事為氏 以謚為氏 以爵系為氏 以國系為氏 以族系為氏 以名為氏國邑鄉(xiāng)附 以國爵為氏邑爵附 以邑系為氏邑官附 以官名為氏官氏附 以邑謚為氏 以謚氏為氏 以爵謚為氏 代北復姓 關(guān)西復姓 諸方復姓 代北三字姓 代北四字姓 平聲 上聲 去聲 入聲 復姓以茲復姓不知其本,故附四聲之后 總論十三篇 氏族略第二 以國為氏 古帝王氏 周同姓國 周異姓國 周不得姓之國 氏族略第三 以邑為氏 周邑 魯邑 晉邑 衞邑 鄭邑 齊邑 通志略總目錄 夏商以前國 夷狄之國 以郡國字為氏 漢郡國 楚邑 宋邑 韓邑 魏邑 趙邑 秦邑 諸國邑 通志二十略 漢魏邑 以鄉(xiāng)為氏 以亭為氏 以地為氏所居附 以姓為氏氏附 以字為氏 周人字 魯人字 晉人字 氏族略第四 以名為氏 古天子名 帝王名 古人名 衛(wèi)人字 鄭人字 宋人字 齊人字 邾人字 諸國人字 陳人字 楚人字秦人字附 周人名 魯人名 晉人名 鄭人名
章節(jié)摘錄
版權(quán)頁: 百川異趣,必會于海,然后九州島無浸淫之患。萬國殊途,必通諸廈,然后八荒無雍滯之憂。會通之義大矣哉!自書契以來,立言者雖多,惟仲尼以天縱之圣,故總詩、書、禮、樂會于一手,然后能同天下之文,貫二帝三王而通為一家,然后能極古今之變。是似其道光明百世之上,百世之下不能及。 仲尼既沒,百家譜子興焉,各效論語,以空言著書。論語,門徒集仲尼語。至于歷代實跡,無所紀系。迨漢建元、元封之后,司馬氏父子出焉。司馬氏世司典籍,工于制作,幫能上稽仲尼之意,會詩、書、左傳、國語、世本、戰(zhàn)國策、楚漢春秋之言,通黃帝、堯、舜至于秦、漢之世,勒成一書,分為五體。本紀紀年,世家傳代,表以正歷,書以類事,傳以著人,使百代而下,史官不能易其法,學者不能舍其書,六經(jīng)之后,惟有此作。故謂:「周公五百歲而有孔子,孔子五百歲而在茲乎?!故瞧渌宰源咭巡粶\。然大著述者必灤于博雅,而盡見天下之書,然后無遺恨。當遷之時,挾書之律初除,得書之路未廣,亙?nèi)曛芳?,而局蹐于七八種書。所可為遷恨者,博不足也。凡著書者,雖采前人之書,必自成一家言。左氏,楚人也,所見多矣,而其書盡楚人之辭。公羊,齊人也,所聞多矣,而其書皆齊人之語。今遷書全用舊文,間以俚語,良由采摭未備,筆削不遑。故曰:「予不敢墮先人之言,乃述故事,整齊其傳,非所謂作也。」劉知幾亦譏其多聚舊記,時插雜言。所可為遷恨者,雅不足也。大抵開基之人不免草創(chuàng),全屬繼志之士為之彌縫。晉之乘,楚之梼杌,魯之春秋,其實一也。乘、梼杌,無善后之人,故其書不行。春秋得仲尼挽之于前,左氏推之于后,故其書與日月并傳。不然,則一卷事目,安能行于世?自春秋之后,惟史記擅制作之規(guī)模,不幸班固非其人,遂失會通之旨,司馬氏之門戶自此衰矣。班固者,浮華之士也,全無學術(shù),專事剽竊。肅宗問以制禮作樂之事,固對以在京諸儒必能知之,儻臣鄰皆如此,則顧問何取焉。及諸儒各有所陳,固惟竊叔孫通十二篇之儀以塞白而已,儻臣鄰皆如此,則奏議何取焉。肅宗知其淺陋,故語竇憲曰:「公愛班固,而忽崔駟,此葉公之好龍也?!构逃诋敃r已有定價,如此人材,將何著述。史記一書,功在十表,猶衣裳之有冠冕,木水之有本原。班固不通旁行邪上,以古今人物強立差等,且謂漢紹堯運,自當繼堯,非遷作史記廁于秦、項,此則無稽之談也。由其斷漠為書,是致周、秦不相因,古今成間隔。自高祖至武帝,凡六世之前,盡竊遷書,不以為慚。自昭帝至平帝,凡六世,資于賈逵、劉歆,復不以為恥。況又有曹大家終篇,則固之自為書也幾希。往往出固之胸中者,古今人表耳,他人無此謬也。
編輯推薦
《通志二十略(套裝上下冊)》原計劃只校正《通志二十略(套裝上下冊)》各刊本錯誤字句,后因原書訛誤甚多,乃擴大范圍,及于通典及各史。經(jīng)一再修改,故點校的時間較長,計從一九八三年初選定底本到現(xiàn)在,已有十年之久,雖然很長,由于工作時斷時續(xù),和個人的水平能力所限,失誤必然很多,惟望達者有以教正為感,又自一九八七年初稿完成后,承王文錦、王瑞來、張烈等同志提出寶貴意見,補充改正多處,并致謝忱。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