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校釋

出版時間:1984-11  出版社:中華書局  作者:朱謙之 撰  頁數(shù):340  字數(shù):189000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新編諸子集成》是建國后對諸子著作的系統(tǒng)清理,相對于民國時期出版的《諸子集成》來說,后出轉精,是目前最好的古代哲學資料。     本書以唐景龍二年易州龍興觀《道德經(jīng)》碑文為主,參考石本、敦煌本、舊抄本、佚本、正統(tǒng)《道藏》本諸刻本共100余種,從事???。本書系據(jù)龍門聯(lián)合書局1958年版重印。    全書將分兩輯出版?! 〉谝惠嬎兆訒浥f本諸子集成略同,是一般研究者經(jīng)常要閱讀或查考的書。每一種都選擇到目前為止較好的注釋本。極少數(shù)尚無注釋本的,另行注釋。有的書兼收數(shù)重各種各具優(yōu)長的注本。為保持體例基本一致,除個別書外,一般只收用文言或澆近文言撰冩的注本。各書正文、注文一律加以新式標點,校正版刻或排印錯誤?! 〉诙嬍占谝惠嬛獾钠渌訒?。其中大部分沒有現(xiàn)在注本,凡有必要進行注釋的,應加注釋;其余的選擇較好的版本運行點校。這一輯中有不少是殘缺或散佚的書,整理時區(qū)別不同情況,有的選取較好的現(xiàn)成輯本,有的要運行補輯或重輯?! ∽訒杏幸徊糠质菫闀虮粦蔀閭螘7伯a(chǎn)生時代較早,在歷史上發(fā)生過一定影響,對研究某些問題還有一定參考價值的,擬酌量選入。

書籍目錄

唐景龍二年易州龍輿觀道德經(jīng)碑題跋序文本書所據(jù)版本書目 本書所用考訂書目老子道經(jīng) 一章 二章 三章 四章 五章 六章 七章 八章 九章 十章 十一章 十二章 十三章  十四章 十五章 十六章 十七章 十八章 十九章 二十章 二十一章 二十二章 二十三章 二十四章 二十五章 二十六章 二十七章 二十八章 二十九章 三十章 三十一章 三十二章 三十三章 三十四章 三十五章 三十六章 三十七章老子德經(jīng) ……附錄 老子韻例后記補遺補注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老子校釋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60條)

 
 

  •   諸子必備書目
  •   國學經(jīng)典,注釋功力很深,慢慢細品中
  •   所重非義理,想要直觀了解老子思想的各位還是應選其他的本子。
  •   寫此書的人不簡單,編者看了很多版本的老子才得此書,此書無個人意譯,只集古之版本
  •   買了幾個版本的老子了 希能從不同角度學習借鑒
  •   無論看出版社還是編撰人,這本書都是很專業(yè)的,但是全是繁體字,對于我這樣的初讀老子的讀者來著太難了。
  •   我最喜歡中華書局的書了,只是它的圖書一直價位居高不下.幸好見到當當網(wǎng)了,可以花少錢賺大頭了.而且服務也挺周到的.
  •   正是我需要的版本~~~~少見啊~~~~
  •   古代著名書籍值得推薦!希望書友趕快購買///
  •   就是繁體版的,對漢語言文學專業(yè)學生或懂一些繁體字的的人看很適合。。。。。。。
  •   豎版繁體 名家標注
  •   質(zhì)量不錯,值得信賴
  •   仔細慢慢讀。
  •   feichangmanyi
  •   精品,太貴了
  •   爺爺很喜歡的
  •   紙張不好
  •   verygood!す素ば晴らしい,みんなでおいわ祝いしなくちゃ.
  •   老子的思想真是讓我折服了,更多是一種脫俗的心態(tài)
  •   最好買王弼注老子。這書盡是字詞的音韻和訓詁,無義理的闡述,得不到人生的啟迪,或許說得自己去領悟,這樣還有意義嗎?反正我買了后,基本沒看了。
  •   繁體豎版,跟想象的不大一樣,不過挺好的。
  •   書名“校釋”就說明這其中很多對文字的斟酌校對,解釋也只是字面的,適合高階讀者。
  •   這個出版社的書是很讓人放心的,如果不想讀,那么也值得你買來裝點門面!
  •   這書不錯
  •   這本是專業(yè)書籍,主要是是字詞的音韻和訓詁,闡述等,普通讀者得不到人生的啟迪,所以意義不大。對專業(yè)人士來說還是非常不錯的一本書
  •   最終選中的版本,果然沒有讓我失望
  •   還可以,豎版的
  •   這本書的質(zhì)量是不用多說了。只是此書是校注,而沒有譯文或其他解釋性的內(nèi)容。所以不太適用于初學者。
  •   還沒看,但看封面和翻了翻還好
  •   令人大張見識。開闊視野。
  •   老師推薦呀 不錯
  •   繁體豎排,有高中文言文基礎基本可以讀懂。我就是高中水平,大意懂了一點點。深入理解還是不夠,估計要混到“磚家”級別才有希望
  •   老子校釋——新編諸子集成,還不錯。
  •   “老子校釋——新編諸子集成”是國學必備專業(yè)書籍,在當當很優(yōu)惠。
  •   適合作為參考書、普通閱讀并不適宜,希望能狗買到單行本的王弼注老子和河上公章句
  •   這本書的內(nèi)容以訓詁考據(jù)為主,兼有義理的闡述,總體來說,水平很高。但是,我拿到的書的印刷質(zhì)量很差,紙張粗糙泛黃,且書的邊緣不齊,有些辜負了中華書局的牌子。
  •   書的印刷質(zhì)量一般
  •   給我的書是壞的。。不過,書還好。
  •   ??敝Σ粵],而無甚發(fā)明。
  •   寫的太專業(yè)了,適合搞研究的人讀!建議普通讀者不要購買!
  •   字體,還有印刷還不錯,質(zhì)量也可以。
  •   老爸買的,不清楚
  •   V好
  •   直接看不懂……
  •   就真的是一本書,內(nèi)容和書的注釋沒有結合好,東一塊西一堆怎么可以看得連貫呢,其他就更不用書了,一本書不能只顧及排版上的美觀,而不照顧讀者的.
  •   這是殿本,錢鍾書對此有過評論,認為是唐人“厭芻豢而思螺蛤”才重視起來的本子。其中多用古字,多去虛詞,其實可能只是明“道俗之別”,非“古今之別”。如果真是要用此版本作一參照,不妨買《帛書老子》,各版本都列舉出來了,而且個人認為帛書價值更高一些,與王弼《老子道德經(jīng)注》的文本吻合。
  •   竟然給我一本殘書,正在調(diào)換中
  •   太難懂了,沒有翻譯
  •   《老子校釋》
  •   打折錢夠
  •   老子校釋
  •   很喜歡的讀物
  •   書的內(nèi)容不錯,印刷也不錯。
  •   這套書值得收藏快買齊了
  •   好書備藏
  •     老子哲學的一個重要概念就是他所提出了“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老子》四十章) 的辯證法思想,同時,老子的這一思想也是貫穿于他的整個的“道”的哲學體系的。老子主張清靜無為,而正是基于無為的主張,老子提出了“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的原理,通過對自然、社會深入細致的觀察和思考,老子提出了“守弱曰強”(第五十二章)、“柔弱勝剛強”(第三十六章)的思想,提出以弱用之術引導事物的發(fā)展、順應自然發(fā)展規(guī)律,從而達到“柔弱勝剛強”的目的。
      老子“柔弱勝剛強”的思想是基于他對于強與弱兩者在客觀現(xiàn)實中所表現(xiàn)的不同結果而得出的經(jīng)驗總結,在老子看來: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強則滅,木強則折。堅強處下,柔弱處上。(七十六章)
      從實際的經(jīng)驗出發(fā),老子得出了上面的看法,即柔弱與剛強,兩者是相互對待的關系,可以統(tǒng)一于事物的發(fā)展進程之中,也就是說,任何事物在其新生的時候都是柔軟和弱小的,事物成長與發(fā)展的過程也就是有柔弱轉為剛強的過程,并且按照事物發(fā)展的規(guī)律,最終再由剛強走向死滅。同時,在老子看來,柔弱是勝過剛強的,因為柔弱蘊含著廣闊的生命力,具有闊達的發(fā)展前景,而與之相反,剛強則是事物走向死滅的前兆,看似剛強,其實已經(jīng)包含了滅亡的趨勢。鑒于這樣的認識,老子提出了其重要的論斷,即“柔弱勝剛強”。
      同時,在老子看來,柔弱是道的特征之表現(xiàn),所以,老子以水來論證道的柔弱品格 以及其勝剛強的特征: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第八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第七十八章)
      老子以水喻道,充分肯定了水所表現(xiàn)出來的柔弱所具有的無堅不摧的勝剛強的特征,但是,老子在強調(diào)柔弱的這種特征的同時,似乎忽略了這樣一個事實:水之所以能夠無堅不摧,并不在于它的弱,而是由于它在某種情況下所具有的力量已經(jīng)完全超過了它所戰(zhàn)爭“堅強者”,也就是說,在這種情況下,水,這一柔弱的代表,已經(jīng)變成了比堅強本身更堅強的一個存在 。這時候,就存在著這樣一個問題,到底是柔弱戰(zhàn)勝了堅強,還是更堅強的一方戰(zhàn)勝了相較于弱的堅強的一方。同樣以水為例,在一般情況下,水是柔弱不爭的,一塊巨石便會使水改道而行,或停滯不前,但是,當水變成了洪水的時候,作為洪水的水有著巨大的破壞力,能夠摧毀無數(shù)的堅強者,但是,問題在于,作為洪水的水,它在這種情況下,已經(jīng)不再是柔弱的一方了,它是剛強的,而相反,昔時作為堅強一方的石頭,這種情況下則成了柔弱的一方。所以說,所謂的“柔弱勝剛強”,其實還是“剛強勝柔弱”。
      在這里,有必要提到老子“反者道之動”的命題。
      老子以其卓越的智慧,認識到自然界中,事物的對待性是普遍存在的: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后相隨,恒也。(第二章)
      任何事物都有其對立面的存在,同時,即使是同一事物,在不同的情況下,也表現(xiàn)出相對的特征,或者在同一時空條件下,對立的雙方同時存在于同一事物之中。當然,事物的對待性并不是絕對的,在老子看來,相互對立的雙方是相互包含、相互滲透的: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第五十八章)
      在老子看來,事物是向相反的方向運動發(fā)展的,同時,事物的運動發(fā)展又總是要回到原來的本初狀態(tài)(即是“反者道之動”),所以,事物間對立相反的關系不是僵死的、凝固的,而是不斷地發(fā)展變動的,向相反的方向進展,當事物發(fā)展到某種極限的程度時,便會改變原有的狀態(tài),從而轉化為它的對立面,也即是所謂的“物極必反”:
       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第四十四章)
       物壯則老,謂之不道,不道早已。(第五十五章)
       是以兵強則滅,木強則折。(第七十六章)
      可以說,老子的這種認知,是其“柔弱勝剛強”思想的基礎所在,因為既然事物是向其相反的方向發(fā)展,所以,柔弱發(fā)展到剛強,而剛強再往下發(fā)展,因為物極必反,必然走向剛強的對立面,也就是死滅。但是,基于事物的這種相反相成的對立轉化進而得出“柔弱勝剛強”的認知,卻又在某種程度上與之相左。在老子看來,柔弱之所以會戰(zhàn)勝剛強,就在于柔弱本身包含有堅強的成分,同樣,作為對立存在,剛強者內(nèi)在的包含著“死滅”的特征,所以,隨著剛強的不斷發(fā)展,就會發(fā)生“物極必反”,可以說,老子的這種觀點是正確的,但是,是不是由此就可以得出“柔弱勝剛強”的結論呢?按照上面的分析,似乎是可以的,但是問題在于,柔弱勝剛強也是事物不斷發(fā)展之后才出現(xiàn)的,即是說,當剛強已經(jīng)物極必反了,走向了它的對立面——死滅而同時,柔弱有發(fā)展了它的頑強的生命力,只有在這種情況下,柔弱才能夠戰(zhàn)勝剛強。但是,既然老子承認事物是不斷地發(fā)展變化的,那么,就應該認識到,隨著事物的發(fā)展,在彼情況的柔弱與剛強的雙方在此情況下已經(jīng)發(fā)生了性質(zhì)的相互轉化,即是,柔弱變?yōu)榱藙倧?,剛強轉成了柔弱,所以,歸根究底,并不是柔弱戰(zhàn)勝了剛強,依舊是剛強戰(zhàn)勝了柔弱。
      又按:老子鑒于其“柔弱勝剛強”的論點,提出了“守弱”的要求,也就是說,在老子看來,既然事物是從柔弱走向剛強,繼而走向死滅,那么,只要事物盡量保持柔弱的狀態(tài),經(jīng)常處于柔弱的地位,就可以延緩乃至防止向剛強的轉化,從而推遲或者避免走向死滅的到來。也就是說,在老子看來,剛強必然走向死滅,依此,事物的發(fā)展有其內(nèi)在的規(guī)律性與必然性,那么,柔弱向剛強的轉化也是必然的,猶如人從嬰兒(柔弱)到中年(剛強)直至死亡,都是一個必然而然的發(fā)展過程,那么,老子為了避免死滅而提出的“守弱”——既保持柔弱的狀態(tài)——也就違背了事物的這一規(guī)律性,無疑是不會實現(xiàn)的。
      再者,倘若真的可以保持柔弱的狀態(tài)使其保持不變,那么,同理類推,也自然是可以做到“守強”使其不向死滅發(fā)展轉變,既然可以守強,那么何以要守弱?老子之所以要守弱,是出于其無為的思想而發(fā),但是我們也應該認識到,一味的守弱,只是消極的表現(xiàn),未必是一件好事。
      
      
      
  •     中國古代曾經(jīng)有過很偉大的哲人,中國人相信孔子的人文主義,但是另外一個很重要的便是老子,老子是降世的大宗師。老子曾經(jīng)描述過揚子江(長江),我也到過揚子江去。老子所講的「道」,其實就是我們講的 Kundalini,靈性的能量。老子是個詩人,他所描述的方式是很隱晦,很微妙的。許多人也許覺得老子的道很難明白,可是這個道在世界各地均受到尊崇,而且人們試圖詮釋道是甚么。
        老子說,揚子江是個很難去的地方。揚子江的兩岸非常美麗,有一次我坐在船舷欣賞兩岸的風景,坐了三個鐘頭。我從未看過這樣美麗的山巒起伏,好像是畫家畫上去似的,中國的繪畫好像都是受了這些山水啟發(fā)的。在開始時,揚子江有許多旋渦大石,很難航行,要很小心地通過??墒沁^了幾個小時,到達海洋的時候,便變得很平靜了。同樣地,老子說要達到道,在開始時是很困難的,但是到達海洋以后,便變得平靜了。所以我很驚奇老子怎樣把揚子江比喻作這個靈性的能量。老子是個很好的詩人,而且靈性很高。
        孔子的教訓很對,但人們會問:我們過道德的生活究竟是為了甚么?為甚么我們要成為講道德和生活平衡的人?有許多圣人都說我們要有道德,要保持中正平衡,這是為了甚么呢?這個平衡為的是達到最后的升進。除非你們得到升進,否則沒有任何事物可滿足你們。無論你在世界哪一個地方,那根本的問題都是一樣的:我們?yōu)榱松趺椿钤谑郎希渴遣皇巧聛?,然后死去,這樣而已?又或者去掙扎,去擔憂,過著一種痛苦的生活。
        ......
        通常我們生活在一個相對的世界,不能活在絕對的世界,因此我們有很多問題。一個人認為這樣是好的,有他固定的想法,另一個人則認為那樣才是好的,也有他固定的想法。但他們都得不到滿足,他們還要去找那絕對的真理。在我們被創(chuàng)造和進化的過程中,我們內(nèi)在經(jīng)已有一種機制,就是老子所講的道。我想老子當時很難公開說出這奧秘,所以他才把道比喻作揚子江。
        現(xiàn)在適當?shù)臅r機來臨了,這是一個很特別的時代,我稱之為開花結果的時代。在許多古代經(jīng)典上都曾經(jīng)預言過,會有這樣的一個時代來臨。對我來說這是很明顯的,現(xiàn)在世界上有數(shù)以萬計的真理追求者。他們也許還不知道要追求些甚么。當一個人感到內(nèi)在那種不安時,便開始去追尋,而且會發(fā)生許多機緣巧合的事情,連他自己也不能解釋。
        
        ——著名的當代靈性大師錫瑪塔吉 北京公開講座 1995年9月13日
  •   馬列學說不經(jīng)意間深入人心啊.....
  •   觀其影,而不得其行??匆慌拥挠白?,評其人的容貌有何意義?
  •   老子不是心靈雞湯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