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2-03 出版社:中華書局 作者:王力 頁數:165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漢語音韻學是研究漢語語音系統的科學。音韻學和語音學不同:語音學是對語音的客觀描寫,有時還利用各種實驗方法,來證明語音的生理現象和物理現象;音韻學則是把語音作為一個系統來觀察,它研究各種語音現象之間的相互關系。語音學既然把語音當作生理現象或物理現象來研究,因此有所謂普通語音學,講述發(fā)音器官的作用、各種語音的構成,那是適用予全人類的,只是每一個民族的具體語言還有自己的一些語音特點罷了。至于音韻學,則不可能有“普通音韻學”,因為音韻總是屬于一種具體語言的,它具有很顯著的民族特點,甲語言的語音系統決不可能跟乙語言的語音系統相同。 但是,音韻學又是跟語音學有密切關系的。不能想象,一個人不懂發(fā)音的道理而能把音韻學研究好。因此,我們又可以說,語音學是音韻學的基礎?! h語音韻學已經有了一千多年的傳統,它有自己的一套理論和術語。我們應該用現代的語音學的理論和術語去說明它。我們不能拋開古代的理論和術語不管,因為我們必須把音韻學這份文化遺產繼承下來。
書籍目錄
第一章 語音學常識第二章 現代漢語的語音系統第三章 反切第四章 韻書第五章 字母第六章 等韻第七章 古音(上)第八章 古音(下)
章節(jié)摘錄
我們研究古代漢語音韻學,因為它是與漢語史有密切關系的一個語言學部門。必須先深入研究了古代漢語音韻學,然后有可能研究漢語語音發(fā)展的歷史。 音韻學也跟文字學有密切關系。有狹義的文字學,有廣義的文字學。前者專門研究文字的形體;后者則研究字形、字音和字義。從廣義看,音韻學又包括在文字學之中。文字學的舊名是“小學”,原來是一種識字的功課。古代的學者認為讀書必先識字,因為有些古書的時代距離現代很遠了,書中的文字,無論從字形方面看,從字音方面看,從字義方而看,都有許多是我們所不認識的了。而且漢字的形、音、義是有機地聯系在一起的,假如不懂古音,則古代的字形和字義也會不懂,或者是懂得不透徹。古人把文字(字形)、音韻(字音)、訓詁(字義)看成是繼承祖國文化遺產所必備的基礎知識,那是很有道理的。 中國傳統音韻學一向被認為是艱深的學問,甚至稱為是“絕學”。其實古代的一套音韻學理論和術語,如果拿現代語音學的理論和術語來對比,加以說明,也就變?yōu)楸容^易懂,甚至是很好懂的東西了。當然,由于時代的局限,在傳統音韻學中,也有一些含胡的,甚至是錯誤的理論,和一些玄虛的,缺乏科學根據的術語,我們在這一本小書中,或者是提出來批判.或者是索性略去不提。我們力求把漢語音韻學講得淺顯一些,同時也不能因為要求淺顯而損害它的科學性。希望這一本小書能夠溝通古今,使讀者對漢語音韻學能夠得到比較全面的基礎知識?! ?/pre>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