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5-01-01 出版社:中華書局 作者:楊伯峻 譯注 頁數(shù):458 字數(shù):376000 譯者:楊伯峻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孟子譯注:中國古典名著譯注叢書(繁體橫排)》中楊伯峻先生對《孟子》的字音詞義、語法規(guī)律、修辭方式,歷史知識、地理沿革、名物制度、風俗習慣及生僻字、破讀和易生歧義和晦澀費解的詞句作了詳細的注解和簡要考證,并譯為白話文,書末還附有詞典,可以幫助讀者籍自學方式提高閱讀古書的能力。
作者簡介
楊伯峻,(1909—1992)原名楊德崇,湖南長沙人。語言學家,現(xiàn)代著名學者,曾先后任教于北京大學、蘭州大學,生前為中華書局編審,參加過點校本“二十四史”的工作。楊先生博通小學經史,所著《論語譯注》、《孟子譯注》、《列子集釋》、《春秋左傳注》、《文言文法》、《文言虛詞》、《古漢語虛詞》,以及所編《春秋左傳詞典》等,得到學術界與廣大讀者的高度評價,享譽中外。
書籍目錄
導言
例言
卷一 梁惠王章句上(凡七章)
卷二 梁惠王章句下(凡十六章)
卷三 公孫丑章句上(凡九章)
卷四 公孫丑章句下(凡十四章)
卷五 滕文公章句上(凡五章)
卷六 滕文公章句下(凡十章)
卷七 離婁章句上(凡二十八章)
卷八 離婁章句下(凡三十三章)
卷九 萬章章句上(凡九章)
卷十 萬章章句下(凡九章)
卷十一 告子章句上(凡二十章)
卷十二 告子章句下(凡十六章)
卷十三 盡心章句上(凡四十六章)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 孟子曰:“湯居亳,與葛為鄰,葛伯放而不祀。湯使人問之曰:‘何為不祀?’曰:‘無以供犧牲也?!瘻惯z之牛羊。葛伯食之,又不以祀。湯又使人問之曰:‘何為不祀?’曰:‘無以供粢盛也。’湯使亳眾往為之耕,老弱饅食。葛伯率其民,要其有酒食黍稻者奪之,不授者殺之。有童子以黍肉餉,殺而奪之。書曰:‘葛伯仇餉?!酥^也。為其殺是童子而征之,四海之內皆曰:‘非富天下也,馬匹夫匹婦復讎也?!疁颊?,自葛載’,十一征而無敵于天下。東面而征,西夷怨;南面而征,北狄怨,曰:‘奚為后我?’民之望之,若大旱之望雨也。歸市者弗止,蕓者不變,誅其君,吊其民,如時雨降。民大悅。書曰:‘篌我后,后來其無罰!’‘有攸不惟臣,東征,綏厥士女,篚厥玄黃,紹我周王見休,惟臣附于大邑周。’其君子實玄黃于篚以迎其君子,其小人簞食壺漿以迎其小人;救民于水火之中,取其殘而已矣。太誓曰:‘我武惟揚,侵于之疆,則取于殘,殺伐用張,于湯有光。’不行王政云爾;茍行王政,四海之內皆舉首而望之,欲以為君;齊楚雖大,何畏焉?” 禮法,不祭祀鬼神。湯著人去問:‘為什么不祭祀?’答道:‘沒有牛羊做祭品,’湯便給他以牛羊。葛伯把牛羊吃了,卻不用來祭祀。湯又著人去問:‘為什么不祭祀?’答道:‘沒有谷米做祭物,’湯便著亳地百姓去替他們耕種,老弱的人給耕田的人去送飯。葛伯卻帶領著他的百姓攔住那些拿著酒菜好飯的送飯者進行搶奪,不肯交出來的便殺掉他。有一個小孩去送飯和肉,葛伯竟把他殺掉了,搶去他的飯和肉。書上說:‘葛伯仇視送飯者’,正是這個意思。湯就為著這一小孩的被殺來討伐葛伯,天下的人都說:‘湯不是貪圖天下的財富,是為老百姓報仇?!瘻淖鲬?zhàn),便從葛國開始,出征十一次,沒有能抗拒他的。向東方出征,西方的人便不高興;向南方出征,北方的人便不高興,說道:‘為什么不先打我們這裹?’老百姓的盼望他,正和大干旱年歲盼望雨水一樣。[作戰(zhàn)的時候,]做買賣的不曾停止過,鋤地的不曾躲避過,殺掉那暴虐的君主,安慰那可憐的百姓,這也和及時的雨水落下來一樣,老百姓非常高興。晝也說過:‘等待我的王!’。
編輯推薦
《中國古典名著譯注叢書:孟子譯注》由中華書局出版。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