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鏡新譚

出版時間:1997-11-1  出版社:中華書局  作者:〔明〕朱長祚,仇正偉 點校  頁數(shù):158  字?jǐn)?shù):95000  
Tag標(biāo)簽:無  

內(nèi)容概要

本書是一部匯輯晚明時期魏叫賢及閹黨與東林黨斗凈史實的書籍,比較詳盡地匯錄了魏忠賢發(fā)跡、擅政、敗亡以及最后勘審其余黨的有關(guān)資料,對研究晚明政治史提供了珍貴史料。     本書為元明史料筆記之一種。 作者朱長祚耳聞目睹閹黨作亂及敗亡的經(jīng)過,他用心搜輯有關(guān)資料,匯成此書,共10卷,凡32類,每類均先敘事,后節(jié)抄或摘錄有關(guān)詔令奏疏,為后人留下極為珍貴的第一手材料。本書自崇禎年版后再未刻印,故傳本極稀,海內(nèi)罕見,為研究晚明史的必備之冊。

書籍目錄

凡例卷一  敘畧 原始 進(jìn)用 納奸卷二  羅織卷三  稱頌  大工鴻緒  錦寧三捷  無上名號   文臣   元臣   上公   尚書   殿爺   祖爺   千歲   老祖爺   九千歲   心膂重慮卷四  封拜 賞賚[一] 附客氏卷五  布置 內(nèi)操 外鎮(zhèn) 逸游 走馬 弄舟 巡視 閱陵 行邊 ……卷六卷七卷八卷九卷十爰書

圖書封面

圖書標(biāo)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玉鏡新譚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21條)

 
 

  •   本書作者生平不詳。但本書匯集了晚明魏忠賢閹黨與東林黨人的斗爭,極具有史料價值。其中有一些可謂原始史料,即當(dāng)事人的奏疏。此書在崇禎年間曾有刻印,但后來傳本稀少。因此,本書點校本出版,很有意義。
  •   本書記錄的是明末閹黨魏忠賢發(fā)跡以至敗亡的過程,作者朱長祚明朝人,史實應(yīng)該是可信的。
  •   明代 朱長祚(生平事跡不可考) 著,十卷,158頁,9.5萬字,平裝,繁體橫排,人名地名有劃線
    主要介紹晚明魏忠賢和東林黨人斗爭的事.
  •   書較薄,158頁,95千字,32開。明朱長祚(事跡不可考)著,記載明朝晚期東林黨和閹黨的斗爭史實,以及相關(guān)的詔令奏疏,作者愛憎分明,對閹黨一流大加撻伐,對東林黨之人則熱情謳歌。10卷,繁體豎排,小四字,字體清晰,紙質(zhì)可以。
  •   很不錯的一本小書,以前看描寫晚明的書中經(jīng)常引用這本書的史料,就想看看,一直沒機會拜讀,這次買書捎帶著買了,很薄的小冊子,拿在手里很輕盈的感覺,很適合晚上躺在床上翻上幾頁,只是書的內(nèi)容確實令人壓抑,描寫晚明閹黨和東林黨的斗爭,喜歡晚明史的朋友不妨一讀
  •   語多魏忠賢黨爭事史,資料全而真。
  •   玉鏡新譚
  •   要費一些精神,古人筆記可以看做大燴菜,慢慢燉才行。
  •   h飯否剛剛好韓版v 風(fēng)格也很懷念你吧
  •   很滿意,是我想要的
  •   這個系列都是好書?。?/li>
  •   對魏忠賢的事跡比較感興趣,了解一下明王朝覆滅前夕的政治動態(tài)
  •   書籍較好
  •   讀完家里起火被燒了!哭死!書內(nèi)容一般,沒啥見解!
  •   清代的封面顏色好過唐宋的
  •   內(nèi)容不錯,有很多明末的原始奏章或諭旨,要是研究晚明史,可供參考。
    印刷不行。字體較小,有些模糊重影的痕跡。看起來吃力。
  •   此書普通讀者最好不要買,太專業(yè),明史研究者才需要
  •   個人情感色彩重了點
  •   很有力量的書。
  •   正品在拍照片
  •   好書一套,印刷精美,收藏佳品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