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證心理治療

出版時間:2012-8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作者:楊文登  頁數(shù):298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2010年,楊文登以《循證心理治療的理論思考》為學位論文,在我的指導下獲得博士學位。他在讀博期間,學習刻苦、認真,在《心理學報》、《心理科學》等期刊發(fā)表了10多篇學術論文。如今,又是2年過去了。他一直堅持對循證心理治療進行學習與研究,全面梳理了自己對循證心理治療的理解,針對社會大眾及心理治療的專業(yè)人士,以通俗而不失專業(yè)的方式,撰寫了這本系統(tǒng)介紹循證心理治療的著作。他特地邀請我為此書作一短序,我欣然應承。但本人對循證心理治療的了解也不是非常深入,在通讀全書后,我只想簡單地談談以下幾點看法:
  第一,從本書的內容看,其選題前沿、有價值。循證心理治療本義為“遵循證據(jù)進行心理治療”,后特指治療者在意識到病人的特征、文化與偏好的情況下,將最好的、可供使用的研究證據(jù)與自己的臨床技能整合起來所進行的心理治療。其內容主要包括研究者及其最佳證據(jù),治療者及其臨床技能,病人的特征、文化與偏好等三個大的方面。它是心理治療受到循證醫(yī)學影響,為應對藥物治療及管理醫(yī)療的挑戰(zhàn),在療效研究與治療手冊化、標準化的基礎上,由美國心理學會等組織自上而下地推動、發(fā)展的一種心理治療取向。它是對具體心理治療理論、流派及方法的一種整合與超越,代表著西方心理治療發(fā)展的新方向,屬于當今開展得如火如荼的循證實踐運動的一部分。

作者簡介

楊文登,廣州大學心理與腦科學研究中心教師,《Journal of Evidence-based medicine》、《中國循證醫(yī)學雜志》編委。先后在《心理學報》、《心理科學》、《心理科學進展》、《自然辯證法研究》、《倫理學研究》、《中國循證醫(yī)學雜志》、《循證醫(yī)學》等權威期刊上發(fā)表論文近30篇,2篇文章被人大復印資料《心理學》全文轉載。在循證心理治療的研究方面,作者是國內最先系統(tǒng)介紹此一思潮的研究者(“循證心理治療”這一名稱最早由作者參考“循證醫(yī)學”所譯)。博士論文為《循證心理治療的理論思考》,曾獲江蘇省2009年度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創(chuàng)新項目贊助(CX09B_076R),是2010年度南京師范大學的優(yōu)秀博士論文。

書籍目錄

基礎篇:歷史與現(xiàn)狀
 第1章緒論
  1.1什么是循證心理治療:三位一體
   1.1.1研究者及其最佳證據(jù)
   1.1.2治療者及其臨床技能
   1.1.3病人的特征、文化與偏好
  1.2有何重要特征
   1.2.1概念辨析
   1.2.2核心理念
  1.3發(fā)展現(xiàn)狀如何
   1.3.1代表人物
   1.3.2期刊著作
   1.3.3里程碑事件
  1.4為什么會誕生
  1.5應該怎么實施
  1.6擁有哪些優(yōu)點
  1.7存在哪些爭議
  1.8本書如何闡述
 ……
提高篇:內涵與爭議
拓展篇:評價與超越
附錄1 術語表
附錄2 EST樣例
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   插圖:   3.3循證實踐階段:EBP包容開放 3.3.1里程碑3:《心理學中的循證實踐》 2005年,由利萬特牽頭、古德哈特擔任組長,成立了APA主席任命的專門工作組。這個工作組由l8名知名專家組成,他們都是經(jīng)過嚴格篩選程序,從臨床決策、醫(yī)療衛(wèi)生服務研究、公共健康與消費者、治療的結局與過程研究、全職實踐、衛(wèi)生經(jīng)濟學、循證實踐研究培訓與應用等不同領域挑選出來的。整個工作組有著不同的專業(yè)背景、理論視角,分別代表著不同群體的利益,為了“規(guī)范與發(fā)展循證心理治療”這樣一個共同的目標,群策群力,最終制定了《心理學中的循證實踐》政策文件。 當時,由于EST有著明顯的缺點,循證心理治療并非受到每個心理學家的歡迎。APA心理治療分會(29分會)與臨床心理學分會質疑的聲音還比較多,擔心它可能被管理醫(yī)療公司與醫(yī)療事故的律師們當作對付心理學家的工具。APA主席利萬特為了說明他任命專業(yè)工作組、制定APA循證實踐政策文件的原因,專門在APA官方雜志《美國心理學會通訊》(Monitor on Psychology,亦譯為《心理學瞭望》)撰寫專欄文章作了回應。他首先談到了整個時代背景,認為循證實踐運動在美國已經(jīng)成為一種不可抗拒的力量,橫掃了醫(yī)學、心理學、教育學、公共政策甚至建筑學等領域,要求從業(yè)者基于證據(jù)進行實踐已經(jīng)成為了一種時代精神。利萬特認為心理學同樣面臨著這樣一種挑戰(zhàn),“因此,我們需要定義心理學中的循證實踐,否則別人將為我們進行定義,我們不能坐在一旁空等”。 事實上,心理學中的循證實踐已經(jīng)被其他組織所界定,EST的出現(xiàn)就是這樣一個產(chǎn)物。但是,EST的標準過于嚴格,確實在某種程度上對臨床心理學家造成了傷害。反觀醫(yī)學領域,美國醫(yī)學研究所對循證實踐的定義就寬松得多,除了研究證據(jù)之外,還強調了治療者的專業(yè)技能與病人的價值觀等因素。心理學界必須有所作為,尤其是像APA這種大型的心理學組織,應該立即行動起來,形成統(tǒng)一的立場,應對當前的形勢,保護所有心理學家的利益。否則,管理醫(yī)療與保險公司等就僭越他們的權力,強制為心理學進行定義,以指南、標準的形式命令心理學家哪些實踐是可接受的,哪種類型的證據(jù)是應該優(yōu)先的。因此,利萬特認為,APA應該有一個明確的政策文件,陳述自己的立場,申明心理學是一門“基于科學的職業(yè)”,應該由自己在臨床實踐中保留作最終的證據(jù)指導的決策權力,以行業(yè)組織的形式在保險公司、法庭或政策制定者們那里獲得更多的利益平衡。

編輯推薦

《循證心理治療》:循證心理治療本義為“遵循證據(jù)進行心理治療”,后特指治療者在意識到病人的特征、文化與偏好的情況下,將最好的、可供使用的研究證據(jù)與自己的臨床技能整合起來所進行的心理治療。其內容主要包括研究者及其最佳證據(jù),治療者及其臨床技能,病人的特征、文化與偏好等三個大的方面。它是對具體心理治療理論、流派及方法的一種整合與超越,代表著西方心理治療發(fā)展的新方向,屬于當今開展得如火如荼的循證實踐運動的一部分?!堆C心理治療》的出版將為國內民眾,尤其是臨床心理學專業(yè)人士了解循證心理治療打開一扇窗口,起到促進循證心理治療在中國的發(fā)展與普及的作用。

名人推薦

循證心理治療是指治療者在意識到患者的特征、文化與偏好的情況下,將最好的、可供使用的研究證據(jù)與自己的臨床技能整合起來所進行的心理治療 ——APA 2005年政策聲明 人們從未如此清晰地認識到,科學家與實踐者應該共同工作,一起進行循證實踐。 ——沙倫·布雷姆,APA 2007年度主席 循證實踐與治療:溝通臨床研究與實踐,增加知識基礎及改善患者護理的新機遇。 ——艾倫·卡茨丁,APA 2008年度主席 在循證實踐運動的中期,如何發(fā)展與維持單個被治療者的權益,將多種來源的證據(jù)轉變?yōu)楹侠淼闹委煾深A。提供安全可靠的治療關系,這對所有實踐的心理學家都是一種挑戰(zhàn)。 ——卡羅爾·古德哈特,APA 2010年度主席 循證指南(EBG)已經(jīng)成為醫(yī)療衛(wèi)生領域的中心部分,也將成為未來整合性醫(yī)療服務系統(tǒng)的一部分::我的觀點是,APA應作為有效的參與者,主動加入到循證指南運動中,并在更大的醫(yī)療保健領域發(fā)揮作用。 ——蘇珊·約翰遜,APA 2012年度主席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循證心理治療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4條)

 
 

  •   很有參考價值,耳目一新
  •   原本以為是實踐操作手冊,不過看下來,感覺更多的是介紹發(fā)展史和最新研究成果
  •   國內相關內容的書太少了,讓我開卷有益!
  •   此書值得一看,作者的講解很獨到,喜歡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