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2-7 出版社:商務(wù)印書館 作者:聞鐘 編 頁數(shù):218
內(nèi)容概要
《童年》是高爾基自傳體小說三部曲中的第一部。早在19世紀90年代,高爾基就有撰寫傳記體作品的念頭。在1908年至1910年間,列寧到高爾基在意大利卡普里島的寓所做客,高爾基不止一次地向他講起自己的童年和少年的生活。有一次,列寧對高爾基說:“您應(yīng)當把這一切都寫出來,老朋友,一定要寫出來!這一切都是富有極好的教育意義的,極好的!”高爾基說:“將來有一天,我會寫出來……”不久,他實現(xiàn)了這個諾言,于是就有了我們現(xiàn)在看的《童年》一書。
阿廖沙三歲時父親病死,母親帶著他到外祖父家生活。而外祖父家是一個充滿仇恨、籠罩著濃厚小市民習氣的、令人窒息的家庭。在這個家庭里,父子、兄弟、夫妻間鉤心斗角,為爭奪財產(chǎn)而六親不認,甚至為一些小事常常爭吵斗毆。外祖父有著矛盾復(fù)雜的性格,他的內(nèi)心有善良的一面,但又喜怒無常,脾氣暴躁,經(jīng)常兇狠地毒打外祖母,還把阿廖沙打得失去知覺,幸好外祖母對阿廖沙非常的慈愛,給他講傳說、童話和民間故事,并對他進行了有益的教導(dǎo),但她卻獨自承受著一切生活壓力而毫無怨言。母親被迫改嫁,幾年后患肺結(jié)核病去世。外祖父破產(chǎn)后阿廖沙被迫流落人間,開始了獨立謀生的生涯。
全書真實地描述了阿廖沙苦難的童年生活,展現(xiàn)了作者對光明與真理的不懈追求,并且深刻地勾勒了19世紀俄羅斯形形色色的人物,尤為展現(xiàn)了一些下層勞動人民的正直、淳樸、勤勞。而其中外祖母的形象是俄羅斯文學(xué)中最光輝、最富有詩意的形象之一。
作者簡介
馬克西姆·高爾基,原名阿列克賽?馬克西莫維奇·彼什科夫。他出身貧窮,四歲喪父,十一歲便為生計在社會上奔波,當過裝卸工、面包房工人,貧民窟和碼頭成了他的“社會”大學(xué)的課堂。
在饑寒交迫的生活中,高爾基自學(xué)成才。只上過兩年小學(xué)的高爾基在二十四歲那年發(fā)表了他的第一篇作品,報紙編輯見到這篇來稿十分滿意,于是通知作者到報館去。當編輯見到高爾基時大為驚異,他沒想到,寫出這樣出色作品的人竟是個衣著襤褸的流浪漢。編輯對高爾基說:“我們決定發(fā)表你的小說,但稿子要署個名才行?!备郀柣了剂艘幌抡f道:“那就署‘馬克西姆?高爾基’吧?!痹诙碚Z里,“高爾基”的意思是“痛苦”,“馬克西姆”的意思是“最大的”。從此,他就以此作為筆名,開始了自己的創(chuàng)作生涯,他一生著作甚豐,許多優(yōu)秀的文學(xué)作品和論著成為全世界無產(chǎn)階級的共同財富。列寧稱他為“無產(chǎn)階級藝術(shù)最杰出的代表”。
書籍目錄
第一章 前往尼日尼
第一節(jié) 父親去世了
第二節(jié) 船艙里的見聞
第三節(jié) 伏爾加河上的風光
第四節(jié) 抵達尼日尼
第二章 來到外祖父家
第一節(jié) 兄弟斗毆
第二節(jié) 頂針事件
第三節(jié) 殘暴的外祖父
第四節(jié) 外祖父來探望我
第三章 茨岡尼克
第一節(jié) “地位特殊”的茨岡尼克
第二節(jié) 熱鬧的家庭舞會
第三節(jié) “能干”的茨岡尼克
第四節(jié) 茨岡尼克之死
第四章 我與外祖母
第一節(jié) 虔誠的信徒
第二節(jié) 火災(zāi)現(xiàn)場的總指揮
第五章 分家后的日子
第一節(jié) 外祖母的回憶
第二節(jié) 跟外祖父學(xué)識字
第三節(jié) 外祖父的回憶
第四節(jié) 溫情與暴力
第六章 噩夢般的生活
第一節(jié) 米哈伊爾打來了
第二節(jié) 父子大戰(zhàn)
第七章 兩個上帝
第一節(jié) 外祖母的上帝
第二節(jié) 外祖父的上帝
第三節(jié) 街頭印象
第八章 奇怪房客“好事情”
第一節(jié) 奇怪的房客
第二節(jié) 有趣的聚會
第三節(jié) 真摯的友誼
第九章 另一些朋友
第一節(jié) 彼得大叔
第二節(jié) 我和三兄弟
第三節(jié) 彼得大叔死了
第十章 母親的歸來
第一節(jié) 母親回來了
第二節(jié) 母親給我上俄語課
第三節(jié) 母親引起的戰(zhàn)爭
第四節(jié) 母親與鐘表匠
第十一章 我的父親
第一節(jié) 我上學(xué)了
第二節(jié) 父親的故事
第三節(jié) 父親在外祖父家的生活
第四節(jié) 莫名的不安
第十二章 母親的再婚
第一節(jié) 綠色老太婆
第二節(jié) 我的小窩
第三節(jié) 我的繼父
第四節(jié) 見到大主教
第五節(jié) “小偷”事件
第十三章 到人間去
第一節(jié) 外祖父母分家了
第二節(jié) 快樂自立的街頭生活
第三節(jié) 母親去世了
延伸閱讀
本書名言記憶
相關(guān)名言鏈接
作者名片
人物名片
主題思想
藝術(shù)特色
名家點評
讀后感例文
知識考
章節(jié)摘錄
版權(quán)頁: 有一天,我問外祖母: “你是不是會巫術(shù)呀?” “嘿,你這小腦袋瓜里裝的都是什么呀!”她微微一笑,隨即說道:“那玩意兒我怎么能會呢?那可是門大學(xué)問。我連一個字母都不認得,圣母娘娘可沒有給我這方面的智慧?!?接著,她給我講述了一段她自己的經(jīng)歷: “知道嗎,我從小也是一個沒有父親的孤兒,我母親是個殘廢的貧農(nóng);當她還是姑娘的時候,一次被地主老爺驚嚇到了,在她連夜跳窗逃跑時摔斷了肋骨,肩膀也受了重傷,結(jié)果右手從此就萎縮了,她從前可是個織花邊的能手。唉,這樣一來,她就被地主老爺解雇了??墒巧倭俗钪匾囊恢皇?,一個人怎么生活呢?于是,她只好到處去討飯?!?“每年秋冬季節(jié),我就跟著母親在城里沿街乞討,春回大地的時候,我們就繼續(xù)漂泊流浪,四海為家。穆羅姆、尤列維茨、伏爾加河兩岸等許多地方都曾經(jīng)留下過我們流浪的身影。春夏兩季在大地上流浪,真是好極了,土地溫暖,綠草如茵,至圣的圣母給田野上撒滿了鮮花,讓人非常舒暢,感到無比的歡快與自由!有時候當我們登上山頂時,母親就會用她那并不怎么好的嗓音放聲歌唱。在她的歌聲里,周圍的一切仿佛都打起盹來,紋絲不動,靜聽母親的歌唱。行乞討飯、漂泊流浪的生活,多么美好的日子??! “等我九歲的時候,母親覺得再帶著我四處乞討有失體面,便在巴拉罕那定居下來。她獨自一人挨家挨戶去行乞。我一個人留在家里學(xué)織花邊,我性子很急,一心想趕快學(xué)成好幫助母親,卻常常因為織不好而流淚。我用了兩年多的時間終于把這門手藝學(xué)成了,盡管當時我的年齡不大,但是手藝已經(jīng)全城聞名。誰家要是需要好的手工,都跑來請我。 我知道,這不是因為我心靈手巧,而是因為母親教得好。她雖然失去了右手,自己已經(jīng)不能織花邊,但她善于教別人。一個好的老師勝過十個只會干活的人。 于是我對母親說不要去討飯了,可是母親不答應(yīng),她說要給我攢嫁妝。 “過了沒多久,你外祖父就出現(xiàn)了。他當時是個出類拔萃(超出同類之上。多指人的品德才能)的小伙子,才剛剛二十二歲,就當上了纖夫長!” 她發(fā)自肺腑地笑了,鼻子滑稽地顫抖著,沉思的眼睛閃閃發(fā)光,使我感到很親切,那目光表明的一切,比言語更明白。 第二節(jié) 跟外祖父學(xué)識字 一個靜謐(寂靜,平靜,安寧。謐)的晚上,我和外祖母在外祖父的房間里喝茶。外祖父身體有些不舒服,他呼吸急促,聲音喑啞,不停地擦著頭上的汗珠。 “茶里為什么不給我放糖?”外祖父像個小孩一樣朝外祖母撒嬌。 “我放了蜂蜜,喝這個對你更好。”外祖母親切地說。
編輯推薦
《最新課標必讀名著?勵志版:童年(彩插版)》是高爾基著名自傳體三部曲中的第一部,也是高爾基寫得最投入最富有魅力的作品。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