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五代西北方音

出版時間:2012-2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作者:羅常培  頁數(shù):336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唐五代西北方音》作者羅常培系現(xiàn)代漢語方言學奠基人之一。該書所用材料有《千字文》、《金剛經(jīng)》、《阿彌陀經(jīng)》、《大乘中宗見解》、《開蒙要訓》,從敦煌漢藏對音寫本中所窺見之唐五代西北方音,從《開蒙要訓》的注音中所窺見的五代敦煌方音,唐五代西北方音與現(xiàn)代西北方音的比較、《唐蕃會盟碑》中之漢藏對音。

書籍目錄

自序
PREFACE
一 本篇所用的幾種材料
甲 漢藏對音《千字文》殘卷
乙 藏文譯音《金剛經(jīng)》殘卷
丙 藏文譯音《阿彌陀經(jīng)》殘卷
丁 漢藏對音《大乘中宗見解》殘卷
戊 注音本《開蒙要訓》
二 從敦煌漢藏對音寫本中所窺見之唐五代西北方音
甲 聲母
p組聲母表第一
t組聲母表第二
c組聲母表第三上
c組聲母表第三下
ts組聲母表第四
k組聲母表第五
·組聲母表第六
乙 韻母
a攝韻母表第一
o攝韻母表第二
e攝韻母表第三
i攝韻母表第四
u攝韻母表第五
ai攝韻母表第六
ei攝韻母表第七
au攝韻母表第八
eu攝韻母表第九
am攝韻母表第十
im攝韻母表第十一
an攝韻母表第十二
in攝韻母表第十三
an攝韻母表第十四
en攝韻母表第十五
on矗攝韻母表第十六
ab攝韻母表第十七
ib攝韻母表第十八
ar攝韻母表第十九
ir攝韻母表第二十
ag攝韻母表第二十一
eg攝韻母表第二十二
0g攝韻母表第二十三
三 從《開蒙要訓》的注音中所窺見的五代敦煌方音
甲 聲母
唇音組第一
舌音組第二
齒音組第三
牙音組第四
喉音組第五
乙 韻母
歌攝第一
模攝第二
齊攝第三
脂攝第四
虞攝第五
哈攝第六,皆攝第七
豪攝第八
侯攝第九
覃攝第十
侵攝第十一
寒攝第十二
痕攝第十三
登攝第十四
江攝第十五
東攝第十六
合攝第十七
緝攝第十八
曷攝第十九
迄攝第二十
德攝第二十一
鐸攝第二十二
屋攝第二十三
丙 聲調(diào)
四 唐五代西北方音與現(xiàn)代西北方音的比較
甲 聲母的比較
(1)全濁聲母的演變
(2)舌上音與正齒音的混并
(3)摩擦音清濁的混并
(4)明、泥、疑三母的讀音
(5)齒頭音與牙音的腭化
乙 韻母的比較
(1)鼻收聲的消失
(2)人聲收聲的消失
(3)一等[Q]與二等[a]的區(qū)別
(4)模、魚、虞的演變
(5)聲母對于韻母的影響
《唐蕃會盟碑》中之漢藏對音
(一)這種材料中所有的漢藏對音
(a)右側(cè)唐朝官名跟人名的藏音
(b)左側(cè)吐蕃人名的漢音
(c)碑陽的藏譯漢音
(d)碑陰的藏譯漢音
(二)這種藏漢對音的音韻條理
第一表 五種漢藏對音聲母比較表
第二表 五種漢藏對音韻母比較表(甲)
第三表 五種漢藏對音韻母比較表(乙)
第四表 五種漢藏對音韻母比較表(丙)
附錄一 漢藏對音《千字文》與《切韻》音及六種現(xiàn)代西北方音的比較
附錄二 漢藏對音《千字文》殘卷索引
附錄三 《大乘中宗見解》藏音索引
附志
羅常培先生學術年表
現(xiàn)代漢語方言學奠基人之一羅常培教授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唐五代西北方音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4條)

 
 

  •   羅常培先生是著名語言學家,這本《唐五代西北方音》是他的代表作,在音韻學和方言學領域都有著極高的評價和極好的口碑。
  •   從語音學上來講這是部經(jīng)典,可耐百回讀。
  •   這本書我以前讀過,是復印本,現(xiàn)在太好了,商務印書館重版,有眼光。
  •   精裝的書,還行,不過膠裝還是沒把書皮粘好,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