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6 出版社:牛頓、 趙振江 商務印書館 (2011-06出版) 作者:牛頓 譯者:趙振江
內(nèi)容概要
牛頓于1687年所發(fā)表的《自然哲學的數(shù)學原理》這一巨著,是他科學工作的巔峰之作,也是人類科學史上最重要的經(jīng)典著作之一。這部經(jīng)典著作共有三卷。第一卷首先定義什么是慣性、動量、力,然后陳述三個運動定律──即通常所說的牛頓運動定律。接著牛頓討論了一些微積分定理,但是以古典的幾何方式加上極限的概念所表現(xiàn)的。介紹了新的數(shù)學工具后,牛頓就開始討論平方反比向心力與開普勒運動定律之間的互導、橢圓與橢圓運動的性質(zhì)、各種擺線的幾何性質(zhì)、兩物體間因引力而發(fā)生的運動、球體對質(zhì)點的引力及三體運動等等。第二卷所討論的是阻力之下的運動,這是流體力學的開端。第三卷則是把第一卷的數(shù)學結果運用到自然現(xiàn)象上。運用這種理論方法,牛頓得到許許多多的結果。這些結果可以解釋許多自然現(xiàn)象,譬如潮汐、月球的不規(guī)則運動、歲差等等;有些則預測一些未來的現(xiàn)象,譬如人造衛(wèi)星等。
作者簡介
原著者系英國偉大科學家。
書籍目錄
定義公理或運動的定律第一卷 論物體的運動第Ⅰ部分 論用于此后證明的最初比和最終比方法第Ⅱ部分 論求向心力第Ⅲ部分 論物體在偏心的圓錐截線上的運動第Ⅳ部分 論由給定的焦點,求橢圓形、拋物線形和雙曲線形軌道第Ⅴ部分 論當焦點未被給定時求軌道第Ⅵ部分 論在給定的軌道上求運動第Ⅶ部分 論物體的直線上升和下降第Ⅷ部分 論求軌道,物體在任意種類的向心力推動下在其上運行第Ⅸ部分 論物體在運動著的軌道上的運動及拱點的運動第Ⅹ部分 論物體在給定表面上的運動及擺的往復運動第Ⅺ部分 論以向心力互相趨向的物體的運動第Ⅻ部分 論球形物體的吸引力第ⅩⅢ部分 論非球形物體的吸引力第ⅩⅣ部分 論極小物體的運動,它受到趨向任何大物體各個部分的向心力的推動第二卷 論物體的運動第Ⅰ部分 論所受的阻礙按照速度之比的物體的運動第Ⅱ部分 論所受的阻礙按照速度的二次比的物體的運動第Ⅲ部分 論所受的阻礙部分地按照速度之比且部分地按照速度的二次比的物體的運動第Ⅳ部分 論物體在阻力介質(zhì)中的圓形運動第Ⅴ部分 論流體的密度和壓縮及流體靜力學第Ⅵ部分 論擺體的運動和阻力第Ⅶ部分 論流體的運動及拋射體所遇到的阻力第Ⅷ部分 論通過流體傳播的運動第Ⅸ部分 論流體的圓形運動第三卷 論宇宙的系統(tǒng)研究哲學的規(guī)則天象命題總釋主題索引注釋人名對照表地名對照表譯后記
編輯推薦
《自然哲學的數(shù)學原理》是人類科學史、思想史上的偉大著作。它不僅影響了人類幾百年自然科學的研究,而且對人類的思維方式也產(chǎn)生過十分重要的影響?! ∨nD在本書中所建立的力學體系具有重大意義,它標志著從哥白尼開端對亞里士多德的世界圖像所作轉變的最后階段。因此,它是近代科學開始形成的標志,是人類認識史上對自然規(guī)律的第一次理論的概括和綜合。它總結了近代天體力學和地面力學的成就,為經(jīng)典力學規(guī)定了一套基本概念,提出了力學的三大定律和萬有引力定律,從而使經(jīng)典力學成為一個完整的理論體系。牛頓的這本書意味著經(jīng)典力學的成熟,其中所建立的經(jīng)典力學的理論體系成為近代科學的標準尺度。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