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外交史研究

出版時間:2011-3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作者:熊沛彪  頁數(shù):248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近現(xiàn)代日本外交史是一部“脫亞人歐”、“富國強兵”,不斷對外侵略擴張并將其逐步擴大、升級的歷史。由于近現(xiàn)代日本的對外侵略擴張政策有著明顯的逐步擴大與升級的特點,其外交亦隨之出現(xiàn)了階段性變化。研究這個時期日本外交及其階段性變化,有助于深入考察這一時期日本的內外政策、日本軍事與外交之間的關系以及日本軍政當局內部的矛盾,也有助于深入探究這一時期的中日關系、東亞地區(qū)的國際關系。

作者簡介

熊沛彪,1956年11月生,湖南長沙人,教授。1988年考入南開大學,先后在該校歷史研究所和日本研究中心攻讀碩士、博士學位。1994年9月赴日本早稻田大學學習2年。1997年獲南開大學歷史學博士學位后留校在日本研究中心任教,2002年1月調往湖南大學外國語學院,2008年1月調入武漢大學歷史學院任教。研究方向為中日關系史和日本外交史。單獨、合作出版《近現(xiàn)代日本霸權戰(zhàn)略》等10部,發(fā)表學術論文40篇。

書籍目錄

前言
中文篇
近現(xiàn)代日本外交的階段性變化
“九一八”事變與日本侵略擴張戰(zhàn)略的升級
對近現(xiàn)代日本霸權政策形成的再探討
“九一八”事變后日本的對華外交及戰(zhàn)略意圖
——兼論南京國民政府的對策
論“七七”事變前夕日本的“佐藤外交”
論“七七”事變時期日本的“不擴大方針”
——兼論南京國民政府的對策
對日本侵華戰(zhàn)爭全面發(fā)動的再認識
中日戰(zhàn)爭時期日本東亞戰(zhàn)略的內在矛盾與“桐王作”
——兼論中國抗戰(zhàn)對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的戰(zhàn)略貢獻
歐戰(zhàn)爆發(fā)后的曰法談判
從“追隨外交”到“大國外交”
——戰(zhàn)后日本外交的階段性變化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日本在英國等的支持下取得日俄戰(zhàn)爭的勝利,其在東亞國際關系中的地位進一步上升。其戰(zhàn)略地位因霸占朝鮮、割取庫頁島南部及控制中國東北南部部分要地而發(fā)生了很大變化,侵略野心隨之急劇膨脹。但是,日俄戰(zhàn)爭后,因美國反對日本獨占中國東北南部,英國也不支持日本對該地區(qū)的獨占政策,日本只得轉而緩和與俄國的緊張關系,并與之簽訂密約,互相劃定在中國東北的勢力范圍。這一時期,日本一面欲盡可能向中國擴張,另一方面又不能不認識到,雖然在國際上取得了強國的地位,但在無強援的條件下,還難以逐一排除向中國擴張過程中的競爭對手,因此仍在外交上采取了以協(xié)調為手段,爭取俄、英、美、法的部分承認或默認,穩(wěn)步推進局部擴張的方針。于是,日本先后四次與俄國簽訂密約,劃分在中國東北的勢力范圍,并與英國訂立了第二、第三次同盟條約。日本的侵略欲望因先后戰(zhàn)勝清朝和俄國而急劇膨脹,但在列強共同瓜分中國而形成均勢的情況下,日本只能與英、美、俄等國協(xié)調,以與各強國大致均衡的步調向中國擴張。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日本借口履行日英同盟的義務,對德宣戰(zhàn),奪得山東半島和德屬南洋群島后,即向袁世凱提出“二十一條要求”,企圖一舉控制中國。對此,中國方面予以抵制,英美等國則提出抗議,日本感到完全不顧英美等國的抗議,在外交上擺脫與英美等國的協(xié)調,控制中國的時期還不成熟,于是只得刪去了“二十一條”中欲獨霸中國的第五號,并強迫袁世凱政權接受了其他各號條款,擴大了在華權益。

編輯推薦

《日本外交史研究》:“211工程”三斯建設項目成果,武漢大學基礎學科振興行動計劃資助出版。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日本外交史研究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