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進與慢變

出版時間:2011-9-1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作者:孫燕京  頁數(shù):308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全書大致分為兩部分:前一部分屬于晚清政治,特別是甲午戰(zhàn)爭一直到辛亥革命這一段歷史時期上層社會、士大夫階層的種種情形;后一部分為社會生活、社會風尚的變化,它包括了清中晚期以后乃至民國時期社會風氣、下層民眾生活狀態(tài)、民間社會在西方文化影響下發(fā)生的心理、價值觀、價值取向、審美意趣等社會意識形態(tài)淺層次的嬗變。從分量上看,前一部分占全書的三分之一,這既因為我個人的關注點多集中在慢變上,也與我對晚清社會的演進方式總體認識相一致.

作者簡介

 孫燕京1976年7月至1978年3月,曾在北京市海淀區(qū)糧食基層店工作,是為當時的服務系統(tǒng)“仿佛八大員”之一。1977年,國家恢復高考制度,得以實現(xiàn)幼時理想,成為全國750萬考生被。榮幸錄取的22萬學生之一,是為高考丌生。在北師大讀書7年之后,留校任教至今。自讀研究生以來。晚清政治與社會文化匣成興趣所在。
 作為人生目標,我很不情愿當學問的奴隸??傇敢庾屪约旱娜松S富一些.更多彩一些,正巨廳謂。濃茶烈酒,多彩人生。出于此,做事不專、學問不精.愛談天說地、懶于著述,就成了難以克服的痼疾。

書籍目錄

寫在前面
急進篇
 壹.地方督撫與晚清政局
 貳.鴉片戰(zhàn)爭前后的詩
 叁.論甲午詩的思想特色
慢變篇
 壹.晚清社會風尚及其變化
 貳.略論晚清北京社會風尚的變化及其特點
 叁.晚清知識層的風尚差異及士人的邊緣化
 肆.漫論辛亥時期的服飾
 伍.雙重困境中的李提摩太
 陸.論晚清民國時期東西部風尚差異趨重的成因
附錄
 壹.牌坊與徽州文化
 貳.民眾記憶與服飾衍化

章節(jié)摘錄

  梁啟超說的“數(shù)賢”、李寶嘉筆中的“變俗人”以及20世紀初期資產階級革命派就是新的社會力量,或者說是先進的志士仁人。晚清社會風氣的改良與進步是由他們倡導并推動的?! ∷麄冋J識到,要想引導民眾,“必有無量之思想以胚胎之,必有無量之言論以醞釀之,而此思想、言論也,即為其事其物之母”。所以利用與論宣傳是十分重要的。于是,他們掀起辦報的熱潮,用各種手段宣傳教育民眾。1906年,四川先進青年辦了《鵑聲》白話報,他們說:“我們做這個白話報,因為看見他們的杭州白話報、安徽白話報、湖州白話報、紹興白話報、寧波白話報,各人叫各人地方上的弟兄們,都要曉得中國現(xiàn)在的時勢,是十分不好了,要大家趕快想法子,做個長久之計,”“望我們四川人,聽了鵑聲二字,就想起了亡國的慘歷史,觸目驚心,自然動了些感情,把這個報買一份來看看。究竟鵑聲是說些什么?倘若是說得合理,就望看報的人,把四川的風俗習慣改良起來,四川當做的各種事業(yè),大家出點錢出點力,把他整頓起來,無知愚人打教堂、打學堂,大家應該去阻止他們,把他們開通轉來?!薄  ?/pre>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急進與慢變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2條)

 
 

  •   學習文化史可以讀一下,蠻不錯的
  •   與汪敬虞先生關于近代資本主義發(fā)展與不發(fā)展一樣,近代中國緩進與急進的道路選擇也是一個無法預設的悖論。因為高考研究,了解了孫老師的一些研究,對這個話題也就是了解下。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