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窗書影

出版時間:2011-6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作者:趙芳芳  頁數(shù):252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本書是“書話文存”中唯一的女性作品,風格、內(nèi)容明顯有別于其他幾部作品。此書以其女性的視角、詩性的語言、散文的筆調(diào)抒寫人與書的故事,別致,有趣,充滿故事性。
此書與一般的書話作品不同,除了論及圖書的相關掌故、因緣、書事外,更多的是將筆力放在書的情趣上,比如個人品味、審美意致、情感交流等,以及人書相遇后發(fā)生的故事。本書由知性女子趙芳芳著。

作者簡介

趙芳芳,金融人,知性女子,喜歡與書邂逅,與文字為伴,著有散文隨筆集《一花可可半夢依依》、《朱顏別趣》,曾為《國際金融報》、《深圳晚報》、《重慶晚報》等媒體開設專欄。朋友撰聯(lián)譽之“舊時月色境界。文字美酒成佳釀;南粵梅花氣概,澡雪疏影送芳馨?!?/pre>

書籍目錄

卷一  書人寫意:有你傍我歡歌,荒原呀,便是天堂
唐德剛的剛梅蘭芳的魅
無須吳之須之缶之梅花
亦生亦死亦情書,趙清閣、朱湘、石評梅——那些民國的情圣情癡
漂而不泊的北島
秦淮燈影
晚風
迷戀手寫的恣意——兼賞張旭、蘇東坡書法之美
史景遷之張岱:追憶,往事并不如煙
鐘芳玲的盛宴
那個純凈聲音帶出的清麗洗練文字
妖嬈國美麗箋
梅色與墨香
前世李煜今生陳陟云
花過雨,又是一番紅素——“風暴蝴蝶”鄭玲和“文壇外奇人”陳善螵
如果沒有你,我多么孤獨
白石為盟鮮花為證
再開一次吧最后一次遠比第一次更美麗
張潮碎影
紅裙如何得趣
三福
求知己
為月憂云
一把好刀如何抒情
自擁牛衣沉醉倒——史學家、文學家王春瑜先生印象
卷二 書影斑斕:你的醇關雅麗,曾經(jīng)敲開我的心扉
誤入藕花深處
“問名”的繁文縟節(jié)和衍變
書眉漫話(一)
披霞與霞帔
從你的臉讀到你的心
此盧梭不是彼盧梭
你令我心迷神惑
冷冰川的溫度
溫馨夜
書眉漫話(二)
俞平伯的袖子
張先生,真公子也
為誰風露立中宵
好看、難看和易看
告別閱讀
三更夢書
書緣,一個長長的故事
尋尋覓覓兜兜轉(zhuǎn)轉(zhuǎn)終于一臉喜氣——香港訪書掠影
住在樓上的書店
眼睛不夠用
打折醫(yī)牙痛
情色“花兒”
情詩之魅
閃開,讓我看看你的八十年代
索性做條吃書的魚
《追憶與遺忘》的終極關懷
想念你的清雅和斑斕
花事,妖嬈復妖嬈
伊豆舞女與溫泉
春如線,四季如線——賞讀吳冠中《畫里畫外》
而曖昧而美麗
今夜,看水與火的糾纏
也送自己一匹馬
抱住讀書這棵樹
我愛幽藍
宋詞心情
隔墻送過千秋影
棲息在唐詩宋詞里的月亮
卷三 書情婉約,與書有關的故事,我的感動我的恒久不變的癡心
壺里日月 紙上春秋
月光光照地堂
長安問石
恰似你的溫柔
雪國、枕草子的音樂現(xiàn)場
安人辭書里走來的美麗和滄桑
關于秦腔、關于剪紙,或者一場偶遇
驚艷始于味道
閱讀:夜色隆隆駛過我心



勸君更盡一杯酒——從《陽關三疊》說起
詩之陶
戀戀蝶舞
有一種美麗叫健康——《拯救乳房》及其他
裁毛邊用竹刀才好
寧愿枝頭抱香死
以身殉歌《荊棘鳥》
《絕對衣性戀》與食物戀
又見姜花
瓶中信漂流書
書房暗香
萬福臺是一本線裝書
八十歲貝寶德二十歲爵士樂
《電子情書》的書店情緣
月下看美人
小人書的美麗和憂愁
卷四 書色可餐;可入饌的書,或煮字為食,咬文嚼字的另類表達
人與雞
茄子是否古漢語
咖啡你愛不愛
《愛蓮說》及鮮花美人
落花生的神圣職責
袁枚的趣味和美食的真味
《廚房秘密》:鹽
湯圓之情感美學
自作多情“讓”豆腐
不怕嫁錯人最怕起錯名
粥底哲思
補碗與補愛
后記:天哪,書

章節(jié)摘錄

  看古裝戲看地方戲,總有一些角色絡腮長髯,或喜或悵,捋須的動作總少不了。也許它就像女人的美貌,用來炫耀。炫耀雄性的威武剛陽,更有人刻意在胡須上玩花樣,于是,又有美髯公之說,無論什么身材,美髯飄飄,仙風道骨,該是何等倜儻。身為男人而無須,就像女人而不西施,應該是件赧顏的事吧?可這樣的尷尬,偏偏落到吳昌碩身上,而他,又這么喜愛一副又長又密的于思胡子?! 】催^他六十歲的自畫像,在《吳昌碩傳》扉頁之后,臉圓頰豐,眼小額禿,相貌凡俗,尤其嘴唇周圍,確實沒有胡須,難怪他既憾且恨。不過,世人對這些小缺陷,實行的是揚長避短之法,能飾則飾,能略則略,實在不行,還“走馬觀花”。而吳昌碩不一樣,其無須之憾,不僅常常被,朋友們調(diào)侃,他自己有事無事也拿出來自嘲一番。最好玩是七十大壽時,居然自刻一方朱文印,號稱“無須吳”,廣而告之。有趣的是,這方印章的字體粗看起來,像一根根長須,優(yōu)雅而舒展。手摸刻刀,是不是想著曾農(nóng)髯那把迎風吟哦的長須呢?曾農(nóng)髯是他的好友,也是張大千的老師。言為心聲,字為心聲,如此作為,個性十足。細品之下,不禁莞爾。他深怕別人不明其意,又自我解釋一番,“翁靈舒逃禪乎,我禪未逃須則無,咄咄留須表丈夫,無須吳,無須吳。”更把這番話刻在邊上。這還不算,十年后八十歲,再刻一方白文巨印“無須老人”,表達心中長年不釋的遺憾??磥泶朔L恨呀,綿綿無絕期了。  想不到,長髯在吳昌碩心中,竟有如此之重。我想,一把胡子于他,不僅僅是胡子,可能是心中情感抒發(fā)的一種外在形式,或許更嚴重的是,那是偉丈夫的性征,怎么可以沒有?如此這般老頑童,真叫人喜愛?! 遣T的胡子心結,別以為只是生活小節(jié)。生活情趣,直接反映藝術追求。我從來都相信,生活與藝術相輔相成,互為本末,不能割裂。吳昌碩從中表現(xiàn)出來的性情志趣,執(zhí)著、大方、率性、孤傲、求真求美,也是作品傳達出來的獨特韻味,如果忽略了他對美髯的渴望,很可能錯過一個風景絕佳的窗口?!  秴遣T》是另一本關于他的書,跟《吳昌碩傳》不同,此書重在解讀他的藝術理論和實踐,配有很多畫作插圖,每圖都有簡單解說。然而在《吳昌碩》里,找不到對“無須吳”的記述,即便《吳昌碩傳》的描述也不多,站在讀者的角度,真是遺憾,我們多么希望看到,藝術形象之外有些世俗味道的真實可觸的人?! ∵@種遺憾,因“缶”的出現(xiàn),總算有了熨帖的安置。兩書關于缶的篇幅不少,缶是一種很古老的物件,是樂器,又是容器?!对娊?jīng)·陳風·宛丘》中這樣寫,“坎其擊缶,宛丘之道,元冬無夏,值其鷺”,說什么呢?鼓點敲起來了,缶響起來了,美麗女子合著節(jié)拍,在舞場上搖擺起舞,從冬到夏,不肯停歇。由此可見,最早時缶是敲擊樂。然而好朋友送給他的這件禮物——缶,卻奇大無比,“競有五石至十石的容量,扣擊之下,聲如洪鐘”。據(jù)查一石是一百二十斤,能裝下十石,簡直龐然大物。這樣一件特別的東西,從出現(xiàn)開始,便和吳昌碩的藝術之路,緊緊維系。吳昌碩欣喜若狂,終日摩挲不已,推斷這是不亞于三代的遺物。他當即為缶寫了一首長詩,首句是“以缶為廬廬即缶,廬中歲月缶為壽”,更對缶進行一番形容,“雷文斑駁類蝌蚪,眇無文字鐫俗手”。他愛缶成癡,把居室命名為“缶廬”,作品集多冠以“缶廬”,缶、缶道人、老缶、缶翁等別號一直伴隨著他的藝術生涯,成為他特立獨行的形象。為了他的畫,專門買了一冊西泠印社出版社的《吳昌碩花卉冊》,電腦制版,彩色印刷,共有十二幅畫,其中六幅落款都是缶、老缶、缶翁?! 〗袢艘苍S很不理解,這樣一件既重且笨的大家伙,為何博得吳昌碩的喜愛、器重?答案,就在他的畫中?! ∽钕矚g他的梅花。在一巨幅紅梅上,他題寫,“畫紅梅要得古逸蒼冷之趣,否則與夭桃裱李相去幾何!一落凡艷,羅浮仙豈不笑人唐突?”此話說得自負自得,可又無可辯駁,古逸蒼冷,確是他畢生追求并實踐的最高境界?! ∷嫷拿坊?,總讓石頭相伴,或怪,或老,或頑,或瘦,濃淡相宜,遠近不一。有一幅《寒梅吐艷》作于79歲時,畫面上,紅梅綠梅互為映襯,左下部綠梅以老石為背景,枝干粗直,剛毅挺拔,綠影簇簇,樸茂生氣;一枝紅梅從右中側逸出,呈娉婷之態(tài),斜向左上側,朱紅點點,婀娜有致。整幅畫,清雅與秀麗互生,因一濃一淡兩塊老石的襯托,畫面樸拙中見力量,風骨奇崛。吳昌碩曾說“石得梅而益奇,梅得石而愈清”,以石頭的冷峻剛硬,反襯梅花的蒼勁雅致,凸顯其堅強不屈、傲岸脫俗?!秴遣T》收入寫梅的畫作共有十八幅,有圖軸、條屏、冊頁,每一幅都有石頭相伴,因此,總有一種古意古趣透出?! ∫蛑坊ǖ母邼嵗渚湃硕嘤性來?,有的甚至到了有點變態(tài)地步,比如宋人林逋的“梅妻子鶴”。若說這也是愛梅,那他的喜愛中,怎么也欠缺點格調(diào),愛就愛了,非要“妻”回來嗎?所謂文格高下立刻可見。這么一比較,吳昌碩的“苦鐵道人梅知己”,更顯得典雅、高潔、飄逸以及深’沉了。在他眼中,梅有百樣姿態(tài),“秀麗如美人,孤冷如老衲,倔強如諍臣,離奇如俠,清逸如仙,寒瘦、枯寂、堅貞、古傲如不求聞達之匹士。”每一種,都是他所愛所喜,畫梅幾十年,梅花給了他愉悅和慰藉,而他的古趣和古意,他對梅的理解和深情,也從這些千姿百態(tài)的梅花中,絲絲縷縷,滲透出來?! ∪绱苏f來,吳昌碩對缶的喜愛,也源于這種古意。“與古為徒”便是他的藝術觀,幾十年臨摹、研讀大量古代碑文拓本,寫《石鼓文》,并將古篆隸的用筆書法化到繪畫中去,創(chuàng)造出古雅放逸、鏗然激越的藝術風格,獨一無二,后人謂之金石味。  吳昌碩很少畫人物像,可在《吳昌碩》里收有一幅《鐘馗》,鐵面鐘馗畫成白臉紅衣,醉眼惺忪,袖手無助,煞是好玩。最妙的是一把長胡子,又密又黑,飄垂胸前,題寫“美髯如公三百六十酒場中”,好不威風?! 】磥砣魏螘r候,“無須吳”都決不放過渲染美髯的機會?! ?hellip;…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綠窗書影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9條)

 
 

  •   書話文叢唯一的知性女作家;全書分三輯,第一輯“書人寫意”摹寫書中人物、書籍作者;第二輯“書影斑斕”,描寫曾在個人閱讀史上占有一席之位的書,;第三輯“書情婉約”,有別于書話體裁,融入更多的個人閱讀經(jīng)驗和私人情感;第四輯“書色可餐”,來源于“秀色可餐”,顧名思義,這一輯跟飲食有關,可入饌的書,或煮字為食,咬文嚼字的另類表達。從書到人、從人到書、人與書的廝磨、守護、纏綿,進而情愫暗生、沉淪其中,這過程,幾近談戀愛。
  •   和我期待的有差距,還行吧,書話類的女作家少。
  •   很喜歡,一般不太看散文類的書籍,但這本比較清新自然。
  •   本書是好書。本書印刷裝幀都很精美,作者寫的東西,寫出了很多人心里想的東西。多讀書,讀好書。
  •   朋友推薦的,說我一定會喜歡,雖然還沒有看完,但是文字的深度和立意遠遠高于一些新生代的青年作家,反正我是喜歡了~
  •   普通讀者要求高
  •   如題。
    這幾十年來,商務似乎有意識的與書話類書籍,保持著距離。
    其中的為什么,不得而知。
    但此數(shù)冊,打破局面。應該說:好!

    謹望于商務者,像做【漢譯世界學術名著】一樣,制得精品,挽回書話聲譽!

    此書尚在路上,內(nèi)容無從談起。但愿不負所期!
  •   總是有讀書人在談論有關書的話題。
  •   如涓涓細流,娓娓道來,清新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