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潮

出版時間:2010-11-11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作者:(美) 格菲  頁數(shù):185  譯者:王之光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潮起潮落,備領風騷。又見回潮迭起。時髦在大眾文化中不斷循環(huán),再循環(huán),每次都有稍微更新的化身。retro一詞已成為描述這種潮流的流行語,但它究竟是什么意思呢?作者在本書中探索其含混的文化意義,揭示某些潮流似乎永不沉寂的原因。    作者引證豐富的原創(chuàng)研究成果和饒有趣味的軼聞材料,發(fā)掘了retr0一詞的根源,以時序陳述它在20世紀文化藝術中的表現(xiàn)。從新藝術派在其量初的衰落之后近五十年的復歸,到裝飾藝術派融入波普藝術的俗麗,retr0的概念往往意味著風格和時尚的重現(xiàn),這些風格和時尚能喚起對并不遙遠的過去的記憶,比如迷幻藝術由毒品引發(fā)的超現(xiàn)實主義,以及20世紀70年代非洲黑人發(fā)式的政治表達。廣告商、媒體通過強化藝術設計、時裝、音樂中的這種潮流,利用文化懷舊感的力量來推銷數(shù)量驚人的產(chǎn)品。    本書圖文并茂,引人入勝.揭示了過去嵌入將來、不斷回到我們身邊的情況。

作者簡介

  伊麗莎白·E.古費,紐約州立大學藝術設計研究副教授,兼任設計研究論壇主席,著有《劃出游離的線條:普呂東的藝術和事業(yè)》(2001)。

書籍目錄

導論 回眸我們現(xiàn)代化之時第一章 新藝術派又翻新了第二章 現(xiàn)代派的時代第三章 再造的50年代第四章 昨天的明天的誘惑跋引文出處閱讀書目和影評選鳴謝照片版權鳴謝

章節(jié)摘錄

  她在《紐約客》雜志上撰文反駁希利爾說,實際上“事實恰恰相反。沒有波普藝術,就沒有裝飾藝術(60年代創(chuàng)造的名詞)……波普藝術對于大眾文化的良性憧憬,就是裝飾藝術派復活的策源地”?! ●R爾科姆認為,裝飾藝術派是按照波普的形象創(chuàng)造的,這反映了該舊風格的非歷史性。60年代末作為裝飾藝術派出現(xiàn)的,大多與1925年展示的優(yōu)質法國器具僅僅略為相似,將法國原展覽的冗長的標題“國際現(xiàn)代裝飾藝術和工藝品展覽”,改造成為俚語警句“裝飾藝術”,囊括了該風格復活的無相干性。獨立史學家選定裝飾藝術派為兩次大戰(zhàn)之間大眾設計的真正表達,就忽視了該時期的一大堆大眾設計風格。例如美國殖民地風格和喬治時代風格的復活,就從未吸收入后來的裝飾藝術派設計語匯。相反,貌似現(xiàn)代派的裝飾藝術派,其流線型的技術與民粹主義混合,很快被當作兩次大戰(zhàn)之間主流藝術、建筑、設計的首席表達。波普藝術家們認為,要從這個時期仔細選擇圖像,那是易于接近的歷史,那是大機器時代的圖像群,而且是根本上樂觀主義的商品文化,沒有經(jīng)濟蕭條和極權政治的玷污?! ”任覀儸F(xiàn)在的感覺更現(xiàn)代  利希滕斯坦1968年的畫作《準備好》描寫灰蒙蒙的機械風景,到處是大煙囪、活塞、加農(nóng)炮,這種工業(yè)景色有英雄氣概,也略兼滑稽可笑。工廠、實驗室、軍營三分天下,機械化的精密性和肌肉發(fā)達的勇武性,提示了丁字尺和圓規(guī)設計的世界。

媒體關注與評論

  風格復古不僅僅含有反諷意味,而且充滿傷感,那怎么辦呢?伊麗莎白·E.古費探討了回潮對現(xiàn)代派為進步鼓勁的抵抗,揭示了其改寫現(xiàn)代派的實質。作者將大眾文化、消費主義潮流、設計史信手拈來,寫出了一部大膽、令人眼花繚亂且非常實用的書,極具可讀性和挑戰(zhàn)性?!  吕模ゼ痈缢囆g學院視覺與批評研究、藝術史、理論與批評教授  本書讀來清晰易懂,材料豐富,揭示了回潮風格的思想意識和種種表現(xiàn)。這是設計學研究的典范一時尚、引經(jīng)據(jù)典、明白?!  s翰娜德魯克,弗吉尼亞大學媒體學教授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回潮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條)

 
 

  •   內容較難懂,總是能讓人了解一段藝術的歷史吧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