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0-09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作者:高兆明 頁數(shù):610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本書是國內第一部系統(tǒng)講解黑格爾《法哲學原理》的專門著作。 本書采用文本解讀法,取循文而行的形式,以自由精神及其定在靈魂,以法權人格、自由意志精神、倫理秩序為核心,把握《法哲學原理》的思想精髓、理論內容與邏輯體系;并以《法哲學原理》為理論平臺,以對話、反思、詰問等形式,試圖澄清法哲學、道德哲學、政治哲學等領域的一系列相關基礎理論問題。本書不拘泥于具體字句表達,而重在把握其思想內容與價值批判精神;不停留于字面分析,而以之為思想資源,在哲學層面思考當今社會的一些重大問題。
作者簡介
高兆明,哲學博士、教授。主要學術研究領域為倫理學基礎理論及其應用、政治哲學、生命哲學,尤其感興趣予轉型期的社會倫理問題研究。
出版學術專著11部:《現(xiàn)代化進程中的倫理秩序比較研究》(2007,合著)、《倫理學理論與方法》(2005)、《存在與自由:倫理學引論》(2004),《自由與善:克隆人倫理研究》(2004,合著)、《制度公正論》(2001)、《中國市民社會論稿》(2001)、《幸福論》(2001)、《社會失范論》(2000)、《社會變革中的倫理秩序》(1994)、《道德生活論》(1993)、《管理倫理導論》(1988)。在《中國社會科學》、《哲學研究》等期刊發(fā)表學術論文100余篇。
書籍目錄
引言第1講 黑格爾哲學體系中的《法哲學原理》 一、黑格爾的思辨哲學體系 二、如何認識社會、國家現(xiàn)象 1.兩類規(guī)律:自然規(guī)律與自由規(guī)律 2.實然與應然 三、作為時代精神的哲學第2講 基礎概念:自由、意志與法第3講 自由的基礎:財產權第4講 契約:共同意志第5講 法的正義:不法與懲罰正義第6講 道德:自由意志的內在定在第7講 目的、意圖、幸福第8講 善與良心第9講 倫理與美德第10講 家庭第11講 市民社會概述第12講 私人利益及其實現(xiàn)第13講 國家:公共政治生活與自由實現(xiàn)尾言:自由精神與否定性辯證法主要參考文獻索引后記
章節(jié)摘錄
一個事實陳述與因果分析,而不是一個價值分析與價值判斷。它只能說明此法有其原因,并不能說明此法本身的善惡之價值屬性。更何況對于某件事產生的歷史意義乃至歷史敘述本身,與理解者的認識有關——這就是克羅齊所說一切歷史均是現(xiàn)代史之蘊義。根據價值合理性尋求中的這種歷史淵源思想方法,一切惡法均可以從歷史上找到自身的合理性證明。如是,則“祖宗之法不可變”就可獲得充分的價值理由。其次,法的具體功能不能成為法律、規(guī)范合理性的價值依據。①任何具體法律總是有其某種功能的,然而,功能只是一種外在的效用性分析,它并不能說明這種功能效用本身的價值屬性。試圖從具體法的社會功能或有效性方面說明法的合理性,這是一種偶然性的認識思想方法。因為,一方面,歷史是變遷的,而法則應是穩(wěn)定的、精神的,以變遷性方面來說明法的合理性,恰恰說明法自身的偶然性(這就是黑格爾關于“修道院”論述所表達的思想);另一方面,任何一種關于法形成的具體功能性理由,由于事實、功能本身的偶然性特質,它既能證成,又能否證。功能總是具體的。人類交往活動總是開放的,其社會性功能要求無時無刻不在變化。法若以這種變動不居的功能為自身存在合理性的依據,則法自身亦由于變動不居而失缺必然性。這種功能性的合理性根據,往往會如黑格爾通過夏洛克一例所說的那樣,“對壞事加上好聽的理由”,“使壞事得到辯解”,使惡法具有善法的面貌。
后記
重讀黑格爾《法哲學原理》,緣起于對國內倫理學基礎理論現(xiàn)狀的思考。上世紀末,恩師宋希仁先生與我,師生二人就中國倫理學理論的現(xiàn)狀與未來,常有諸多對話、討論。師生二人在直面現(xiàn)實、反思既有理論時,總有一種沉重的使命感,覺得作為中國倫理學理論工作者應當有種道義與使命擔當,應當為中國倫理學理論發(fā)展做點基礎性工作,為中華民族現(xiàn)代化的歷史進程盡點綿薄之力。我們的倫理學理論要無愧于自己的時代,就必須解放思想,必須面向生活、面向實踐、面向世界,必須成為時代精神的理論表達。倫理學理論盡管由于自身的特殊性,與意識形態(tài)有難以割舍的聯(lián)系,但是,作為一門科學理論學說,則須以真為靈魂。追求真理,以思想的方式把握世界,這是任何一門人文社會科學的生命之本。學術對話、理論反思,須借助某個思想平臺。馬克思主義創(chuàng)始人當年曾表達過一個思想,黑格爾的《法哲學原理》就是其倫理學,再加之黑格爾的思辨哲學思想既博大精深、又富有歷史感,于是,我們師生二人約定重讀黑格爾的《法哲學原理》。我們在2003年秋的一次會面中約定,師生二人南、北同時為自己的研究生開講《法哲學原理》。
媒體關注與評論
《黑格爾<法哲學原理>導讀》: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宋希仁:“書稿采用文本解讀的方法,力求全面、系統(tǒng)、準確地把握黑格爾《法哲學原理》的思想精髓、理論內容和邏輯思路,揭示并分析其所包含的豐富內容。章句解說之細致、確切、通明,是前所未見的,讀到難處真有頓開茅塞之感?!鼻迦A大學教授萬俊人:“書稿運用歷史唯物主義和歷史辯證法的方法論原理,以現(xiàn)代性理性反思與啟蒙的新視角,深入細致地解讀了黑格爾的主要代表作《法哲學原理》一書,提出了自己獨到的解讀新見,是一部相當成熟而有新意的文本解讀型哲學思想再創(chuàng)造專著?!?/pre>編輯推薦
《黑格爾<法哲學原理>導讀》由商務印書館出版社出版。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