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風土人情

出版時間:2008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作者:程麻  頁數(shù):162  
Tag標簽:無  

前言

現(xiàn)在,中國越來越受到世界各地人們的關注,學習漢語的人在逐漸增多。外國朋友在基本聽懂并會說一些漢語和初步學習了漢字以后,無論想來中國旅游觀光,還是就業(yè)工作,都很想了解中國的自然環(huán)境與社會面貌,希望能夠親身感受中國人的日常生活。一個國家或地區(qū)的自然環(huán)境和社會面貌,在漢語里常常被叫做“風土人情”?!帮L土人情”大體含有兩方面的意思:“風土”主要是說土地、山川、河流、氣候和物產等自然狀況,包括東西南北的地理風貌、草木景色與天氣特征;“人情”則指各地人們的生活習俗、飲食風味以及情感方式之類。風土人情不同于那些對中國歷史傳統(tǒng)和社會特點的抽象解釋,它們大多既實際又平凡,可以耳聞目睹。了解和感受中國真實生動、豐富多彩的風土人情,不僅能夠使學習者把學習漢語與真實的現(xiàn)實生活聯(lián)系起來,同時也是深入理解或研究中華文化的重要一步。因此,了解與熟悉中國的風土人情,是外國人學好漢語必不可少的條件。要了解與感受中國的風土人情,可以在中國各地“走馬觀花”,或者與某一地方的人們“朝夕相處”一段時間。“走馬觀花”這個成語中的“走”字是“奔跑”的意思,“走馬觀花”意思是騎在馬上浮光掠影地觀賞五顏六色的花卉,就像現(xiàn)代人乘飛機、汽車旅游觀光一樣,觀賞的時間雖然短暫,卻可以大大擴展眼界。不過,要想深人體驗中國與世界各地不同的自然風光和獨特的人情世故,還需要有一些中國歷史傳統(tǒng)與社會狀況的常識。只有與中國普通老百姓“零距離”接觸,才能真正領悟到中華文化的精華和魅力。中國風土人情的魅力究竟在哪里呢?只有同世界上其他各國的文化傳統(tǒng)、社會現(xiàn)實進行比較,才能夠看清楚中國風土人情的獨特之處。這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眼:首先,中國地域廣大,人口眾多,但人均耕地很少。中國像一些地域廣大的國家一樣,東西南北之間的距離都相當遙遠,很難在短時間內走遍中國各地。不過,與其他國家比較,中國最令人矚目的特點是人口眾多。除了邊遠山區(qū)和某些農村以外,到中國任何一個大城市甚至是小縣城,都會看到“人山人海”的景象。和其他國家相比,中國人均耕地面積相當少,但目前中國人已經擺脫了饑餓,而且工業(yè)產品也多得令人眼花繚亂。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跡。其次,中國是一個既擁有悠久文明傳統(tǒng)又發(fā)展迅速、社會面貌日新月異的國度。古往今來,像中國一樣文化傳統(tǒng)延續(xù)至今的國度并不太多。中國歷史上有過多次改朝換代,也有過少數(shù)民族主宰政權,但他們最終都融入了中華民族的大家庭,形成了現(xiàn)在這樣的多民族統(tǒng)一國家。在中國,既保留著眾多像長城、故宮那樣的古老文明遺跡,又到處可見高樓大廈等現(xiàn)代建筑。農業(yè)仍舊是中國經濟的基礎,而新興產業(yè)也在蒸蒸日上。古今中外各種文明奇妙而和諧地融會在這片東方大地上。再次,中國具有牢固的血緣家族傳統(tǒng)。雖然各種宗教都曾在中國傳播,有的還興盛一時,但中國人的興趣主要集中在以血緣為紐帶的家庭生活方面。也就是說,中國是一個世俗社會氣氛非常濃厚的地方,人們日常最愿意談論的是所謂“家長里短”,比如你的父母、我的孩子,或者是衣食住行等生活狀況。另外,中國人的親族觀念比較穩(wěn)固,認為尊老愛幼是做人的美德,儒家樹立起來的道德標準一直是評價人的品格的主要尺度。另外,中國還有舉世聞名的飲食文化、絢麗多彩的民族服飾以及形式多樣的民居風格等。最后,從情感與心理特征來看,中國人大多嚴以律己,寬以待人,很少將個人的意志強加于人,喜歡與別人和睦相處,互不侵害。但同時,中國人又具有強烈的自尊心,不愿受人欺負,即使暫時處于弱勢地位,也不肯輕易屈服,會憑著以柔克剛的韌性精神保持自己的尊嚴。中國人往往追求個人生活“有滋有味”,親朋好友“有情有義”,社會地位“有頭有臉”。中國能夠長期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根本奧秘是基于中華文明長期積淀的精神與心理凝聚力。中國是當今世界上經濟發(fā)展最迅速的國家之一。但是,一個國家的風土人情并非只由物質生活水平來決定,深厚的歷史與文化傳統(tǒng)是影響中國社會風貌的主要與內在的原因。外國朋友要是真正喜愛或希望認識與理解中國風土人情的魅力,應該親自踏上這片土地,并且要由點到面、由淺入深地仔細觀察和體驗。中國有句俗話:“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背鮼碚У降耐鈬笥?,開始也許只是迷戀中國風光與社會的五光十色,如果他們善于認真比較與思考,則會逐漸真正領悟到中國風土人情的奧妙。

內容概要

  《中國風土人情》以平易的語言介紹中國基本的社會風貌和世俗人情,除緒論外,共分為上中下三編:上編“中國的民俗”主要介紹中華飲食、民居建筑、民族服飾;中編“中國的家族”主要介紹中國人的家庭意識、中國的宗教傳統(tǒng);下編“中國人的心理”主要介紹中國人宗教淡薄倫理強烈、道義觀念根深蒂固等特點。

作者簡介

程麻,生于1944年,山東省龍口市人。中國社會科學文學研究所比較文學研究室研究員。主要論著有《魯迅留學日本史》、《溝通與更新:魯迅與日本文學關系發(fā)微》、《文學價值論》、《中國心理偏失:圓滿崇拜》等。譯著有《竹內實文集》十卷。

書籍目錄

前言——中國風土人情的魅力緒論  多樣的中國統(tǒng)一的中國1.自然風光千姿百態(tài)2.眾多民族齊聚一堂3.多種方言同用漢字4.城市鄉(xiāng)村互補共存上編  中國的民俗一  中華飲食聞名天下1.飲食文化源遠流長①民以食為天②飲食和政治③飯菜是文化2.南甜北咸東辣西酸①飲食流派多②吃飯樂趣多③名飯菜舉例二  民居建筑各式各樣1.建筑反映文化傳統(tǒng)①土木建筑多②各地差別大③血緣傳統(tǒng)深2.東西南北各具風采①北京四合院②西北的窯洞③江南的民居三  民族服飾五彩繽紛1.傳統(tǒng)服裝獨具個性①服飾傳統(tǒng)久②漢族的唐裝③滿族的旗袍2.古今融合不拘一格①現(xiàn)代流行風②民族服飾美③發(fā)展?jié)摿Υ笾芯? 中國的家族一  家庭意識根深蒂固1.每逢佳節(jié)合家團圓①春節(jié)最熱鬧②廟會和游園③?;丶铱纯?.人人盼望家庭幸福①渴望“全家?!雹跍嘏〖彝ア坌露男⒍? 宗族傳統(tǒng)歷史悠久1.血緣關系復雜多樣①親屬關系多②農村的宗族③皇帝“家天下”2.宗族意識影響社會①鄉(xiāng)土意識濃②熟人好辦事⑧家族式企業(yè)下編  中國人的心理一  看重“面子”嚴守倫理1.人人都有“面子”意識①說“阿0精神”②平等意識強③自尊有標準2.道德準則社會公認①傳統(tǒng)“道義”觀②有理的“造反”③愛情與“情義”二  重視世俗輕視宗教1.世俗傳統(tǒng)處處可見①發(fā)財與知足②如意才幸福③仁義禮智信2.和而不同實現(xiàn)和諧①宗教多元化②相信“人性善”③“和諧”的理想后記

章節(jié)摘錄

插圖:

后記

這本讀物是應幾位教授漢語的外國學者、教師的建議和要求編寫的。近些年來,自己從事中外比較文學與文化研究,經常接觸海外的漢語和中國文學研究者或教師。交談中,我注意到他們在談論中國社會和文化傳統(tǒng)時,與中國人的視角或興趣有很大不同。比如,中國人非??粗厣踔磷砸詾闃s的某些事情,他們未必都當回事;反倒是那些中國人習以為常的東西,往往會讓他們興奮異常,不厭其煩地刨根問底。這說明,在海外講授漢語和中國文化,與中外比較文學與文化研究一樣,必須認真面對和思考“文化異同”的問題。所謂“文化異同”,其實就是一種自覺或潛在的比較文化意識。如同人只有照鏡子才能夠看清楚自己的形象一樣,不注意與其他文明比較對照,便無法準確理解并向外國人介紹中國文化傳統(tǒng)的獨特之處。這些學者和教師還多次建議,應該由中國人編寫一套讓具備一定漢語能力的外國學生更容易接受的讀物,作為他們學習中國文化課程的輔助教材。當我告訴外國學者和教師,中國已經出版過不少這樣的讀物時,這些海外學者與教師不約而同地反映,以前出版的對外漢語教材與讀物,大多有不太考慮外國師生的接受心理、一廂情愿地自說自話的毛病。我覺得,其根本問題還是出在缺乏比較文化意識上面。后來。我翻看了一些類似的出版物,覺得他們的意見確實值得深思和重視,并決定嘗試編寫這本供外國師生了解中國風土人情的小冊子。我希望,外國學者或教師在使用這本讀物向學生們介紹中國文化時,能夠不斷提出修訂意見與建議。如果他們覺得這樣的編寫體例與風格可以接受,我可以再續(xù)寫幾本介紹中國文化傳統(tǒng)其他方面內容的讀物。我衷心期待著來自各方面的批評與指正。程麻2007年春節(jié)于北

編輯推薦

中國是一個典型的多民族國家,所有的民族都保留著屬于本民族特有的風情人文特色,當您出門旅游時有沒有注意那里的民族風情呢,如果沒有就看看《中國風土人情》的介紹吧!到了那里一定不要錯過當?shù)氐娘L土人情!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中國風土人情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4條)

 
 

  •   內容如浮光掠影,價格卻虛高害人.結論:不值!
  •   用平易的語言介紹中國基本的社會風貌和世俗人情,除了緒論以外,共分三編來介紹中國風土人情:中國的民俗,主要介紹中華飲食、民居建筑、民族服飾,讓您對中國有一個感性的印象;中國的家族,主要介紹中國人的家庭意識,中國的宗族傳統(tǒng),讓您進一步了解中國人的“家”意識;中國人的心理,主要介紹中國人宗教意識淡薄,倫理意識強烈、道義觀念根深蒂固等特點,讓您深入中國人的靈魂。
  •   太平,文似看山不喜平。
  •   通俗易懂,文字優(yōu)美!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