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山漢簡法律思想研究

出版時間:2008-2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作者:曾加  頁數(shù):216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張家山漢簡出土之前,對漢初法律思想的研究和評述基本以文獻所載為依據(jù);張家山漢簡被發(fā)現(xiàn)以后,使得在比較系統(tǒng)的法律制度基礎上探討漢初法律思想成為可能。張家山漢簡的法律思想再現(xiàn)了漢初法律思想的概況,它不僅對秦漢法律思想的研究有重大啟示,也對中國法律思想史的研究有重要意義。

作者簡介

曾加,男,1967年9月出生。西北大學法學院副教授,博士,碩士生導師,武漢大學法學院博士后研究人員,墨西哥國立自治大學法學研究院訪問學者(1998—1999),西班牙格拉納達大學法學院訪問學者(2002—2003),香港大學法學院訪問學者(2005)。主要從事法律思想、國際法等方面的教學與研究。

書籍目錄

導論 一、關于法律思想的界定 二、研究張簡法律思想之必要 三、研究方法與新觀點第一章 張簡中的君權法律思想 一、以“繁法”維護統(tǒng)治 二、以“嚴刑”體現(xiàn)權威第二章 張簡《二年律令》中的訴訟程序法律制度及其法律思想——以《具律》為主第三章 從《田律》看《二年律令》的農(nóng)業(yè)、土地管理的法律思想第四章 張簡的家族法律思想 一、對“父權”等的維護 二、有關奴婢的法律思想 三、《置后律》與其繼承法律思想第五章 《奏讞書》中的法律思想初探第六章 張簡法律思想的主要特點——與古羅馬法律思想的比較 一、“君權至上”的法律思想基礎 二、以“繁法嚴刑”維護皇權統(tǒng)治——從法律的定義和分類角度分析 三、對“父權”的維護 四、不承認奴婢的人格權第七章 其他漢簡與張簡法律思想之比較 一、敦煌懸泉漢簡中律文的法律思想與張簡法律思想的比較 二、《居延漢簡》中的法律思想與張簡法律思想的比較 三、《王杖十簡》、《王杖詔書令》的法律思想與張簡中法律思想的比較結語主要參考文獻

章節(jié)摘錄

第一章 張簡中的君權法律思想漢代承襲了秦朝的中央集權制,在這種制度下,皇帝集各種權力于一身,他是最高的立法者和裁判者。維護君權不僅是法律的目的之一,也成為中央集權制度下法律思想的重要內(nèi)容。張簡《二年律令》中的相關規(guī)定,把維護君權的法律思想充分地表現(xiàn)出來。一、以“繁法”維護統(tǒng)治法律的繁簡與疏密,可以反映出立法者對法律的重視程度以及法律制度本身的概況,同時也能反映出立法者一定的立法意圖和法律思想。通過下面分析《二年律令》的律令名稱及其所反映的法律思想的特點能夠了解:當時的統(tǒng)治者力圖通過“繁法”來維護其政權和統(tǒng)治地位,“繁法”是其法律思想的重要特點之一?!抖曷闪睢饭灿新啥叻N,令一種。律是法律規(guī)范的名稱,秦孝公三年(公元前359年)商鞅變法,以李悝的《法經(jīng)》為藍本,改法為律,有盜律、賊律、囚律、捕律、雜律、具律等。從此至清末,中國古代的法律規(guī)范均用“律”這一名稱。令,《漢書·宣帝紀》稱“天子詔所增損,不在律上者為令”,是當時統(tǒng)治者對“律”的修改或補充,漢時的令極為繁多?!抖曷闪睢返穆闪?,分別是《賊律》、《盜律》、《具律》、《告律》、《捕律》、《亡律》、《收律》、《雜律》、《錢律》、《置吏律》、《均輸律》、《傳食律》、《田律》、《口市律》、《行書律》、《復律》、《賜律》、《戶律》、《效律》、《傳律》、《置后律》、《爵律》、《興律》、《徭律》、《金布律》、《秩律》、《史律》和《津關令》。同睡簡中的《秦律十八種》對比,律名相同的有《置吏律》、《傳食律》、《田律》、《行書律》、《效律》、《徭律》、《金布律》七種。同睡簡中的《秦律雜抄》所涉及的律名對比,有《傳律》的名稱是相同的。唐律中的律名與漢律的名稱大不相同,雖然《唐律疏議》中與《二年律令》律名基本相同的只有《賊盜律》和《雜律》,但是許多內(nèi)容卻沿襲了秦律和漢律內(nèi)容,這在本書后面的論述中會專門提及。下面,將《二年律令》中的二十八種律、令名逐一考證,希望從其歷史沿革看法律制度和原則發(fā)展的變化,并從中分析其法律思想的特點。

編輯推薦

《張家山漢簡法律思想研究》由商務印書館出版。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張家山漢簡法律思想研究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3條)

 
 

  •   陳寅恪先生主張學者要入流,此書作者在簡牘大量出土之時,從事簡牘與法律的研究,確實是入流之人,撰寫出了入流之作,值得慶賀。
  •   字很大,讀起來很方便。
  •   本書研究對象較為專業(yè),是一本論文集,需要研究的人可以購買。排版字體較大,好處是閱讀方便,不好是內(nèi)容不多。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