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承疇與明清易代研究

出版時間:2006-8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作者:楊海英  頁數(shù):472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明末清初的歷史中,洪承疇是一個難以繞開的人物。他,富有文韜武略,卻無弘毅堅持;熱衷功名利祿,但又謹小慎微;政治嗅覺靈敏,極善經營關系,權變機略第一,見風轉舵也快。他,兵敗松山降清,一失足成千古恨。經略西南言病,幾于功成又垂敗。本書旨在通過研究洪承疇在明末清初這個歷史關節(jié)點的所作所為,探討他在明清易代過程中的地位、作用。涉及洪承疇與明末政局、與南明隆武政權和永歷政權,與江南秘密復明運動,與清廷及滿族貴族的關系等問題。希望通過多角度、多層次的實證性研究,勾勒出更加真實、具體、形象、豐滿的洪承疇形象,并展示其所處歷史環(huán)境的復雜性。

作者簡介

楊海英,浙江人,歷史學博士。先后就讀于浙江師范大學、北京大學、中央民族大學,現(xiàn)為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副研究員。主要研究領域為明末清初史、學術史等,先后發(fā)表《洪承疇長沙幕府與西南戰(zhàn)局》、《隆武政權的中興戰(zhàn)略及其破滅》、《全祖望“正學”思想初探》等論文多篇。

書籍目錄

序一(王鐘翰)序二(何齡修)前言 第一章 洪承疇與明末政局 第一節(jié) 洪承疇畫像   一、出身與履歷  二、洪承疇的政治實力——武陵公案探討  三、洪承疇的社會關系—— 第一個婚姻圈  第二節(jié) 興亡一戰(zhàn)股肱折  一、千瘡百孔的末日皇朝  二、松錦之戰(zhàn)再檢討第二章 初隸鑲黃旗 第一節(jié) “洞山古佛”歸清  一、洪承疇降清及歸屬  二、洪承疇降清的影響 第二節(jié) 清廷羈縻——劉夫人來歸  一、劉夫人的身份、地位  二、劉夫人的作用第三章 洪承疇與南明隆武政權的關系 第一節(jié) 洪承疇出鎮(zhèn)江南  一、江南的地位及清廷既定方針  二、洪承疇出鎮(zhèn)江南的背景、契機  三、洪承疇的地位及部署 第二節(jié) 隆武政權的中興戰(zhàn)略  一、“兵發(fā)五路”收復南京的計劃  二、實施中興戰(zhàn)略的三個步驟  三、關于隆武政權中興計劃的評價 第三節(jié) 洪承疇粉碎隆武政權的對策  一、擊敗黃道周的北伐軍  二、徹底消滅瑞昌王抗清武裝  三、誘降鄭芝龍第四章 江南復明運動與洪承疇離職 第一節(jié) 江南復明運動及其社會基礎  一、吳勝兆反正事件  二、清廷與降將的互動關系——反正解讀  三、謝堯文通海案  四、復明運動的社會基礎 第二節(jié) 洪承疇受疑去職  一、反正牽連及滿洲疑心  二、與江南士紳的關系  三、函可案第五章 再隸鑲黃旗 第一節(jié) 周旋于清廷復雜的政局  一、從火神廟風波到李應試案——與濟爾哈朗的特殊關系  二、周旋滿臣,脫身“黨爭” 第二節(jié) 烏金超哈的新成員  一、從內務府到八旗漢軍  二、新、舊漢軍異同—— 第二個婚姻圈 第三節(jié) 洪承疇的內心世界  一、諫迎喇嘛——洪承疇宗教意識探討  二、忠孝兩全——洪承疇的自我意識及評價第六章 洪承疇長沙幕府與西南戰(zhàn)局 第一節(jié) 清朝與南明的戰(zhàn)略相持  一、相持階段的出現(xiàn)及湖南的形勢  二、洪承疇出任西南五省經略 第二節(jié) 長沙幕府的建立及擴大  一、長沙幕府的建立  二、爭取湖南及各地士紳入幕  三、長沙幕府的擴大 第三節(jié) 長沙幕府的特殊作用  一、削弱瓦解抗清武裝及群眾基礎  二、加強清軍戰(zhàn)備  三、建立軍事防御體系——“五千里長邊” 第四節(jié) 爭取戰(zhàn)略轉機到來   一、放棄截擊李定國  二、棄而不守辰州  三、兩次乞病解任的內情第七章 幕落燈滅 第一節(jié) 最后歲月 第二節(jié) 身后風云 附錄:朱議濉之謎附表 征引參考文獻主要人名索引后記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洪承疇與明清易代研究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8條)

 
 

  •   明末清初的歷史中,洪承疇是一個難以繞開的人物。他,富有文韜武略,卻無弘毅堅持;熱衷功名利祿,但又謹小慎微;政治嗅覺靈敏,極善經營關系,權變機略第一,見風轉舵也快。他,兵敗松山降清,一失足成千古恨。經略西南言病,幾于功成又垂敗。本書旨在通過研究洪承疇在明末清初這個歷史關節(jié)點的所作所為,探討他在明清易代過程中的地位、作用。涉及洪承疇與明末政局、與南明隆武政權和永歷政權,與江南秘密復明運動,與清廷及滿族貴族的關系等問題。希望通過多角度、多層次的實證性研究,勾勒出更加真實、具體、形象、豐滿的洪承疇形象,并展示其所處歷史環(huán)境的復雜性。
  •   獨憐活去文丞相,猶向滇南溥好生《洪承疇與明清易代研究》據我所見,是目前有關洪承疇和明清易代歷史最為系統(tǒng)翔實的一本書。比之王志宏的《洪承疇傳》更為深入客觀,且更有說服力。書后附錄的《松錦戰(zhàn)役前夕清皇室子女嫁娶簡表》、《崇德七年編立漢軍佐領表》、《順治年間降清明軍編立八旗漢軍佐領表》、《平定三藩后編立八旗漢軍佐領表》、《松山、塔山、寧遠、中后所、錦州等地八旗包衣人表》、《順治年間降清明將分隸八旗表》等等,十張附表是不可多得的歷史資料?!皡⒖嘉墨I和主要人名索引”也都很實用。雖然書價的折扣一直不大,但仍然是非常值得購買的。本書主要論述洪承疇后半生20多年的歷史,也就是降清、隨清兵入關、為清朝建立全國統(tǒng)治效忠的歷史。在易代前,作者以洪承疇、楊嗣昌公案為突破口,廣泛探索洪承疇的社會關系和他的第一個婚姻圈。易代后,則從滿族史角度來看待洪承疇與清廷及滿族貴族之間的關系,深入挖掘、剖析賜婚、第二個婚姻圈、火神廟風波、抬旗、孫可望降清后洪氏遭冷落等史實。對洪承疇的家庭、社會關系,個人思想意識,以至明、清、朝鮮三方關系等問題做了系統(tǒng)的研究。洪承疇與南明隆武政權和永歷政權的關系是本書研究中著力最多之處。作者通過描述隆武政權、“兵發(fā)五路”計劃的實施步驟、變化過程和失敗原因,探討了洪承疇的措置對消滅隆武政權所起到的作用。而洪承疇固守長沙、經略西南為清軍爭取戰(zhàn)略轉機,順利轉入反攻更是起到了關鍵作用。關于洪承疇降清的原因,作者以史實為基礎,否定想當然的詭詞美化諸說,論定“畏死辛生,腆顏降附”說為真確。作者不僅從政治、軍事、外交等角度,指出洪承疇降清的嚴重后果,還從社會文化心理的角度,結合史籍和口碑,進一步指出它的久遠影響。洪承疇的降清無論從時代要求和個人品質上說都是極不光彩的,是一種難以原諒的墮落。這對崇尚氣節(jié)、重然諾、講義氣,提倡精忠報國的民族精神更是一種嚴重的損害。早已被釘在恥辱柱上,不是輕易能夠解脫的。洪承疇文韜武略不是沒有,但他的“杰出”是建立在背叛的前提下,這是難以抹殺的歷史事實。作為一個在明朝接受教育,踏上仕途并生活了50年的高級官員來說,叛降是不應該的,不管有什么理由。假如將來一旦爆發(fā)衛(wèi)國戰(zhàn)爭,我們的子孫應該向哪一類歷史人物學習?是文天祥、史可法、黃道周;還是洪承疇、施瑯?歷史是消失的客觀存在,史學應有鮮明、公正的是非感。一個國家民族,要在危機四伏的世界上生存,不能不維護天地間的一點正氣。每一個對國家民族負有責任的人,都會接受歷史的審查,有罪行的人千百年后終究是躲避不過道義的審判的。那些為洪承疇美化、包裝、肯定、翻案的做法(主要是洪氏后人的參與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大可休矣。也許有些歷史寫手會說:“我不會接受,但是我能理解他”云云。但,我要說:“我絕不能接受,更不會去理解”。如果去理解,那是對那些誓死抗清、反抗民族壓迫的英杰和慘死在異族屠刀下的千千萬萬生靈的侮辱。對于洪承疇這個早已被釘在恥辱柱上的人,是不需要有任何新意新觀點的。
  •   文章主題、結構、材料、論證都非常嚴謹,作者不愧是社科院的。而且作者情感很真摯,既動人,又不導致以論代史,影響論述。廓清了明清易代許多疑點,有力駁斥了清史界大量帶有奴性的陳舊漏見。遺憾的是,清史界至今仍采取回避態(tài)度。也許作者在表達觀點時可以更直接、鮮明些。在指斥明顯謬說時沒有必要溫文爾雅。
  •   好書,經典歷史,收藏,以后慢慢看
  •   可法成仇終為一念之別。
  •   很喜歡這個主題,明末清初的歷史畫卷
  •   在下是洪承疇的后人,福建南安英都人,我手頭有好幾本關于洪承疇的書,所以對于這本書也特意買來仔細閱讀??偟膩碚f,作者還是比較客觀的,收集了不少的資料,整理了各界的看法,加入了自己的理解,當然也有了自己的一些推測。只是對于洪氏后人就如在下者對于先人的一些見解,在書中似乎變成了狡辯。不過在下認為作者的觀點并不新穎,來來去去講的依然是一些已經被講爛的事情,沒有特別的新意,也沒有自己真正獨到的見解。對于一段歷史,對于一個人物,其實每個人都有每個人自己的看法,很難斷定誰對誰錯,或許就如某位明朝歷史作家所說的,我更加的認同:“我不認同他的做法,但是我能理解他?!?/li>
  •   么想到這是本博士畢業(yè)論文。很深奧,老實說,本人文化水平有限,看得不是太明白。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