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俗文學史

出版時間:2005-4  出版社:商務  作者:鄭振鐸  頁數(shù):693  
Tag標簽:無  

書籍目錄

第一章 何謂“俗文學” 第二章 古代的歌謠 第三章 漢代的俗文學 第四章 六朝的民歌 第五章 唐代的民間歌賦 第六章 變文 第七章 宋金的“雜劇”詞 第八章 鼓子詞與諸宮調 第九章 元代的散曲 第十章 明代的民歌 第十一章 寶卷 第十二章 彈詞 第十三章 鼓詞與子弟書 第十四章 清代的民歌

編輯推薦

《商務印書館文庫》編纂大意本館自1897年始創(chuàng),即著意譯介西學,編纂課本,以昌明教育、開啟民智為務。迨五四新文化運動起,學界亟需高等書籍,本館張元濟、高夢旦諸先生乃與蔡元培、梁啟超等學界前輩擘畫宏圖,組編諸科新著,以應時需。是為本館出版學術著作之始。爾后數(shù)十年,幸賴海內外學人伐山開辟,林林總總,斐然可觀。若文學,若語學,若史學,若哲學,若政治學,若經濟學,若心理學,若社會學以及其他諸科學門類,多有我國現(xiàn)代學術史上開山之著、扛鼎之作。學術著作的出版使本館進一步服務于中國現(xiàn)代教育事業(yè)的培植和民族新文化的構筑,而分享中國學界的歷史光榮。五十年代以后,本館出書雖以移譯世界名著、編纂中外辭書為先,而學術著作的出版亦未曾終止。近年來已先后有多種問世,今后擬更擴大規(guī)模,廣征佳作,以求有為于未來中國文化的建樹。轉瞬百年。同人等因念本館素有輯印各種叢書的傳統(tǒng),乃議無論舊著新書,凡足以反映某一時期學術思潮、某一流派學術觀點、某一學科新的建樹、某一問題新的方法以及其他足資長期參閱的作品,均擬陸續(xù)選匯為《商務印書館文庫》而存錄之,俾有益于文化積累而取便學林。顧茲事體大,難免力不從心,深望各界讀者、學界通人共襄助之。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中國俗文學史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3條)

 
 

  •     文人與民間關系視野下的《中國俗文學史》
      
      鄧金明
      
      按北大陳平原教授的劃分,鄭振鐸先生在中國現(xiàn)代學術史上,屬“第一代文學史家”。這一代學者治學為人的特點是:“第一,借助于西方‘文學’及‘文學史’觀念,從事系統(tǒng)的‘科學研究’。其學術思路,伴隨著教育體制度建立而迅速傳播。第二,由于身處新舊交接時期,學者們大都有較好的舊學素養(yǎng)。在具體研究中,承繼乾嘉遺風,注重考據輯佚,兼及金石與文史。第三,或從‘新’詩人轉為‘舊’學者,或將‘新文學的建設’與‘國故之新研究’合而為一,這一代的文學史經,其活動的天地,大都不局限于書齋與教室。第四,其開拓者的姿態(tài),至今仍令人神往。開風氣,立規(guī)則,跑馬圈地,四面出擊——至于在所難免的粗疏與乖謬,自有后人加以糾正?!保惼皆骸端拇鷮W者的文學史圖像》)以上云云,安到鄭振鐸先生身上,大抵上都是不差的。
      《插圖本中國文學史》和《中國俗文學史》是鄭振鐸先生確立學界名聲的兩部代表性著作(也正是此兩部書,在50年代后期成為政治批判的最大靶子),尤其是后者,放到文人與民間關系中來看,尤其顯得意味深長。
      《中國俗文學史》是在五四時代知識分子“到民間去”的氛圍中寫成的。這既有文化啟蒙上的考慮,也有文學革新上的要求。晚清以后,各類文體的地位升降是一項令人矚目的現(xiàn)象,中國歷來以詩文為中心的傳統(tǒng)文類格局,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沖擊,而許多向來為士大夫輕視的文體,例如小說、戲劇之類,因著各種緣由,其地位迅速飆升,不僅成為新文學創(chuàng)作的主要文體依托,其傳統(tǒng)樣態(tài)也引起了學術界越來越多的關注。對俗文學的重視,也是在這種大氣候下形成的。1920年北大歌謠研究會成立,1922年《歌謠》周刊創(chuàng)刊,轟轟烈烈掀起了“歌謠運動”;1927年胡適寫出了《白話文學史》,次年出版,開了個人為民間文學寫史的先例;直到1934年,鄭振鐸開始寫《中國俗文學史》,1938年出版,標志著中國民間文藝學史上的俗文學派的形成?!拔逅哪谴酥躁P注俗文學,是有精神性追求的。眼光向下,既是思想立場,也含文學趣味。提倡俗文學(比如征集歌謠),在五四新文化人看來,既可以達成對于‘貴族文學’的反叛,又為新文學的崛起獲取了必要的養(yǎng)分?!保惼皆骸端孜膶W研究的精神性、文學性與當代性》)乍看之下,五四一代文人對民間及其文學推崇甚高。魯迅嘗言,“舊文學衰頹時,因為攝取民間文學或外國文學而起一個新的轉變,這例子是常見于文學史上的”,甚至說“士大夫是常要奪取民間的東西的,將竹枝詞改成文言,將‘小家碧玉’作為姨太太,但一沾著他們的手,這東西也就跟著他們滅亡”。這種文人興起的反文人文學的現(xiàn)象,本身頗堪玩味。實際上,知識分子或文人對民間及其文學的態(tài)度是復雜的。這種復雜性,不僅僅在于特定時代下拿民間文學來說事、來爭“正統(tǒng)”的功利做法——抬高白話文學、民間文學或俗文學,往往是貶低古文文學、貴族文學或文人文學所需;更關鍵的是,文人對待民間,有一種內在的矛盾。
      眾所周知,鄭振鐸先生不僅是大學者,還是大藏書家。他一生藏書1.7萬多種,近10萬冊。眾多藏書家并不注意的戲曲、小說、寶卷、彈詞之類的俗文學作品,他收得最多。他還注意收集線裝插圖、版畫類書籍,為中國版畫史的研究留下珍貴史料。他所著的《插圖本中國文學史》和《中國俗文學史》,皆得力于他豐富的書籍收藏。顯然,鄭振鐸必定是感受到了中國俗文學的某些特殊魅力,才會那樣傾心傾力地去搜集、編印與研究的,但是,另一方面,鄭振鐸對中國俗文學在文藝價值方面的總體評價又是相當?shù)驼{的。被鄭振鐸特別關注的俗文學各門類,在鄭氏看來其真正價值往往主要在于文學史上的文體意義,以資文學研究之用,也就是研究價值。在《中國俗文學史》一書中,鄭振鐸對俗文學的評價,也是持一種矛盾的態(tài)度。在第一章“何為‘俗文學’”里,他將中國俗文學的特質歸納為六條,其中第四、五兩條是這樣說的:
      
      她的第四個特質是新鮮的,但是粗鄙的。她未經過學士大夫們的手所觸動,所以還保持其鮮妍的色彩,但也因為這所以還是未經雕斫的東西,相當?shù)拇直伤讱?。有的地方寫得很深刻,但有的地方便不免粗糙,甚至不堪入目?!?br />   她的第五個特質是其想象力往往是很奔放的,非一般正統(tǒng)文學所能夢見,其作者的氣魄往往是很偉大的,也非一般正統(tǒng)文學的作者所能比肩。但也有其種種的壞處,許多民間的習慣與傳統(tǒng)的觀念,往往是極頑強的黏附于其中。任怎樣也洗刮不掉。所以,有的時候,比之正統(tǒng)文學更要封建的,更要表示民眾的保守性些?!?br />   
      當然,任何對象的評價都是兩分的,但問題的實質是,在這背后有著鄭振鐸對民間的特定觀念作支撐。據學者陳泳超分析,鄭振鐸認為,“純民間的作品既新鮮活泛卻又粗鄙幼稚,后來經過有才能的文人加工、轉化后,便會出現(xiàn)優(yōu)秀的作品,但以后被文人利用太甚,日益遠離民間,就又趨于衰頹而將被更新鮮的民間文學樣式所取代?!卩嵳耔I看來,真正的好作品并不存在于自生自滅的民間文學(或曰俗文學),而是存在于天才文人與民間文學開始接觸的那一段特殊時空。這樣的判斷究竟正確與否,頗值考量。但有一點分外明白,它帶有濃重的鄭氏色彩,因為鄭振鐸所關注的俗文學,主要偏重于職業(yè)化半職業(yè)化的講唱文學形式,尤其注重其書面形態(tài)。所以他在評價俗文學的藝術價值時,依然是挪用以文字為載體所建立起來的那一套標準,而沒有充分考慮到講唱文學在視、聽、說諸方面的綜合效應?!?(《鄭振鐸與中國俗文學——以〈中國俗文學史〉為中心》)
      “真正的好作品并不存在于自生自滅的民間文學(或曰俗文學),而是存在于天才文人與民間文學開始接觸的那一段特殊時空?!边@種烏托邦或者說理想主義,正是文人面對民間時的一種矛盾心態(tài)的集中體現(xiàn)。如果說,在面對民間及其文藝時,重研究價值輕藝術價值還有其合理性的話,那么重書面輕口頭,則折射出了文人和民間的本質性隔膜。民間文學、俗文學的口頭性是一種生活情境的硬性規(guī)定,是一種在場感的體現(xiàn),具有不可還原性、無法重復的特質。它要求一種歷史的共時性參與。而這是“到民間去”或者“采風”等短暫的文人行為所無法解決的。在文人那里,民間往往只是被“表述”的,而不是被“參與”的;被利用的,而不是被遭遇的;被研究的,而不是被觀照的。這就決定了,不管研究者是抱著何樣平民的心態(tài),都無法改變民間被打量的命運,因為文人無法從民間看到自身,也無法獲得一種必要的共同感?!盀槭裁次业难劾锍:鴾I水,因為我對這片土地愛的深沉?!边@自然是真的,可是這并不能天然地作為民間及其文學研究的依據,有時甚至會更糟。因為土地啊民間啊人民啊,得看誰來解釋和怎么解釋了。誰都知道,知識分子、文人并不享有最終解釋權。
      1958年10月18日,在率中國文化代表團出國訪問途中,鄭振鐸先生因飛機失事殉難。巴金在《懷念振鐸》一文中回憶說,“在北京分別的情景還在眼前。我們竟會變得那樣簡單,那樣幼稚,會相信兩三個月后在共產主義社會再見。那個中午,他約我在一家小飯館吃飯,我們頭腦都有些發(fā)熱,當時他談得最多的就是這個。他忽然提起要為億萬人的幸福獻身。他很少講這一類的話,但是從他的一舉一動我經常感受到他那種為國家、為人民獻身的精神?!?而就在鄭振鐸出國前的幾天,《光明日報》刊出了北大學生“瞿秋白小組”對他的著作《插圖本中國文學史》、《中國俗文學史》的批判文章,文化部也舉行了對他的學術思想批判會,如果不是飛機失事,回來后等待著他的,必然是更為激烈的批判運動,再后來,就是“破舊立新”的“文化大革命”……鄭振鐸的骨灰運回國后,舉行了隆重的追悼會?!豆饷魅請蟆吩谠瓉泶蛩憧桥朽嵳耔I文章的版面上,刊出了《哭振鐸》等一批悼念文章,為此事,巴金還耿耿于懷過。
      斗轉星移,今天我們重讀《中國俗文學史》,顯然能更加平心靜氣了。為自己的著作配上精美插圖,一直是振鐸先生的一個小小癖好,但遺憾的是,老版本《中國俗文學史》卻闕如。現(xiàn)在上海世紀出版集團為《中國俗文學史》配上插圖,重新出版,使之與《插圖本中國文學史》形成真正的“雙璧”,也算是告慰振鐸先生在天之靈了。
      
  •     終于讀完了鄭振鐸的《中國俗文學史》。
        
        相對于胡適在《白話文學史》中將白話文學提高到“中國文學中真正有價值的東西,中國文學史的中心部分”,鄭振鐸的這部作品,則還了白話文學本來的地位。胡適是一代大師,他在白話文學方面的觀點,開一代風氣,和現(xiàn)實緊密相關,難免矯枉必過正,產生武斷和偏頗。鄭振鐸則用他學者的嚴謹,寫下了這部具有開創(chuàng)性、奠基性的中國俗文學史,長期以來無人超越。直到現(xiàn)在,關于中國俗文學的許多研究與討論,還沒有超出這部作品的范疇。
        
        這部書寫于三十年代末的戰(zhàn)火彌漫中。近來讀書,發(fā)現(xiàn)中國學術很多有價值的作品,都產生于三十到四十年代那“中國之大,放不下一張平靜書桌”的年代,到了后來,能放得平靜書桌的年代時,有價值的作品反而越來越少。這真足讓人深思。可見,能不能放得下平靜的書桌,實在不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文化能不能進步的前提。
        
        半年前開始看的,實在是看得太久,又一直放在書桌上,看完后才發(fā)現(xiàn),后面的兩頁空白扉頁上,密密麻麻地寫滿了亂七八糟的算式。兒子竟然拿它做草稿紙了,真是暴殄天物啊~~
      
      
  •   得把你兒子降格為孫子~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