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物理教程

出版時間:2011-6  出版社:廖耀發(fā)、 等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06出版)  作者:廖耀發(fā) 編  頁數(shù):342  

內(nèi)容概要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guī)劃教材:大學物理教程(第2版)(上冊)》根據(jù)教育部高等學校物理學與天文學教學指導委員會編制的《理工科類大學物理課程教學基本要求》(2010年版)的精神,吸收了近年來編者所取得的教學研究成果,保持了編者過去所寫教材的特色,借鑒了鄂、柱、津部分大學物理教師的教學經(jīng)驗,采納了鄂、桂、津、皖部分高校的使用意見,在此基礎上加工整理,改編而成?!  镀胀ǜ叩冉逃笆晃濉眹壹壱?guī)劃教材:大學物理教程(第2版)(上冊)》分上、下兩冊,上冊內(nèi)容包括力學、狹義相對論基礎和電磁學三大部分;下冊包括熱學、振動與波、光學、量子物理學基礎以及分子與同體、核物理學與粒子物理學、天體物理學與宇宙學、現(xiàn)代科學與高新技術的物理基礎專題選講等部分。各部分均按“保證基礎、加強近代、聯(lián)系實際、方便教學”的原則進行選材,并注意突出物理思維方法。  為了方便教學,編者精選了全書的例題、習題和閱讀材料,并將部分內(nèi)容打上了·號,以適應不同的教學要求。該教材配套的還有《大學物理教程(第二版)學習指導》(另書出版),主要包括目的要求、內(nèi)容提要、重點難點、方法技巧、習題解答、自我檢測等內(nèi)容,以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

書籍目錄

緒論第一篇 力學第一章 質點運動學1.1 質點運動的描述1.1.1 位置矢量1.1.2 位移與路程1.1.3 速度與速率1.1.4.加速度1.1.5 運動學中的兩類基本問題1.2 圓周運動1.2.1 圓周運動的角量描述1.2.2 圓周運動的速度與加速度1.3 相對運動思考題與習題閱讀材料 機遇只偏愛有準備的人第二章 牛頓運動定律2.1 牛頓運動定律2.1.1 牛頓第一定律2.1.2 牛頓第二定律2.1.3 牛頓第三定律2.1.4 力學中幾種常見的力2.2 牛頓運動定律的應用2.2.1 知力求力——一般問題2.2.2 知運動求力——微分問題2.2.3 知力求運動——積分問題2.3 非慣性系與慣性力2.3.1 非慣性系2.3.2 慣性力2.3.3 超重與失重2.3.4 慣性離心力科里奧利力思考題與習題閱讀材料 牛頓第三章 機械能守恒定律3.1 功與功率3.1.1 功3.1.2 功率3.2 動能定理3.2.1 質點的動能定理3.2.2 質點系的動能定理3.3 保守力與非保守力勢能3.3.1 保守力與非保守力3.3.2 勢能3.3.3 保守力與勢能的微分關系3.3.4 勢能曲線3.4 功能原理與機械能守恒定律3.4.1 功能原理3.4.2 機械能守恒定律思考題與習題第四章 動量守恒定律4.1 動量定理4.1.1 質點的動量定理4.1.2 質點系的動量定理……第二篇 電磁學附錄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插圖:歸納是根據(jù)問題的內(nèi)容及性質,突出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篩選出能反映待研究問題的特征,盡量使之既能與實際情況較好地相符,又便于使問題簡化,易于研究。2.論證與檢驗命題的論證常用模型與演繹方法進行。模型法是指將待研究問題按照“突主略次”的原則進行加工、抽象、化成模型,以供研究。例如,質點模型的提出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它將對問題的研究作用甚微的物體形狀大小忽略,而突出在問題的研究中有著重要作用的質量,將物體抽象成為一個僅有質量的代表點——質點,從而使經(jīng)典力學問題的研究大為簡化,易于進行。演繹法是指從已知原理出發(fā),通過邏輯推理和數(shù)學演算來使命題獲得論證。例如,高斯定理及安培環(huán)路定理的提出便是演繹法獲得成功的佐證。理論正確與否的檢驗常用實驗方法來進行。實驗是指在人工控制的前提下,將自然界中所發(fā)生的現(xiàn)象予以重現(xiàn),以便對自然現(xiàn)象進行反復觀察與研究。實驗是科學研究的重要手段與方法,其要點將在實驗課中詳細介紹。3.修改與更新物理學是一門理論與實驗緊密結合的學科。實驗若無理論作指導,不僅可能走彎路,而且所發(fā)現(xiàn)的事實結論也可能毫無用處;反過來,理論若無實驗來支持,便很可能變得與大自然毫無關系。因此,任何理論均必須接受實驗(實踐)的檢驗。如果實驗證明理論是對的,則這種理論就是真理;如果實驗證明理論只有部分正確,則應對其作修改;如果證明它是錯誤的,就要對其進行否定與更新。4.預言與假說當新事實與舊理論不相符合時,常用假說或預言去說明。假說(或預言)是在一定的觀察、實驗的基礎上對自然現(xiàn)象的本質提出的說明方案,其正確與否尚需根據(jù)進一步的實驗和觀察來驗證。如果實驗與觀察證明它是正確的,則這種假設便可上升為真理;如果證實它只有部分正確,則應予以修正;如果證實這種假說完全不對,則應予以否定。應該指出,假說也是認識事物本質的一種重要方法,其基礎在于正確的觀察與實驗。例如,愛因斯坦的光子假說就是基于大量光電效應的實驗事實提出的,由于它反映了客觀事物的本質,因而很快便成為光電效應的理論基礎。

編輯推薦

《大學物理教程(上冊)(第2版)》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guī)劃教材之一。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大學物理教程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