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1999-1 出版社:高等教育 作者: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 編 頁數(shù):946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同等學力人員申請碩士學位:法學學科綜合水平全國統(tǒng)一考試大綱及指南(第5版)》進行學科綜合水平考試旨在加強國家對授予同等學力人員碩士學位的宏觀質量控制、規(guī)范管理,是國家組織的對申請碩士學位的同等學力人員進行專業(yè)知識結構與水平認定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書籍目錄
考試大綱
第一編 法理學
導論
第一章 法的概念與本質
第二章 法的要素
第三章 法的產生、發(fā)展與歷史類型
第四章 法的價值
第五章 法的淵源與效力
第六章 法律關系
第七章 法律行為
第八章 法律解釋和法律推理
第九章 法律責任
第十章 中國社會主義立法和法律體系
第十一章 中國社會主義法律實施
第十二章 中國社會主義法與經濟、文化和社會
第十三章 中國社會主義法與民主政治
第十四章 依法治國 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第二編 中國法制史
第一章 先秦時期的法律制度
第二章 秦代法律制度
第三章 漢代法律制度
第四章 三國、兩晉、南北朝法律制度
第五章 隋唐法律制度
第六章 宋元法律制度
第七章 明代法律制度
第八章 清代法律制度
第九章 清末法律制度的變革
第十章 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的法律制度
第三編 憲法
第一章 憲法基本理論
第二章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性質
第三章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第四章 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與特別行政區(qū)制度
第五章 公民的基本權利與基本義務
第六章 國家機構
第四編 刑法
第一章 刑法概述
第二章 刑法的基本原則
第三章 刑法的效力范圍
第四章 犯罪與刑事責任
第五章 犯罪客體
第六章 犯罪客觀方面
第七章 犯罪主體
第八章 犯罪主觀方面
第九章 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態(tài)
第十章 共同犯罪
第十一章 一罪與數(shù)罪
第十二章 正當防衛(wèi)與緊急避險
第十三章 刑罰概述
第十四章 刑罰的體系和種類
第十五章 刑罰裁量
第十六章 刑罰執(zhí)行和刑罰消滅
第十七章 刑法各論概述
第十八章 危害國家安全罪
第十九章 危害公共安全罪
第二十章 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罪
第二十一章 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罪
第二十二章 侵犯財產罪
第二十三章 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罪
第二十四章 危害國防利益罪
第二十五章 貪污賄賂罪
第二十六章 瀆職罪
第二十七章 軍人違反職責罪
第五編 民法
……
復習指南
考試樣卷及參考答案
參考書目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 (二)“禹刑” “禹刑”,是夏代法律的總稱、泛稱?!蹲髠鳌份d:“夏有亂政,而作禹刑”。這里所說的“禹刑”,不是指一部成文法典,而是泛指夏代的法律與刑罰?!跋挠衼y政,而作禹刑”,應該理解為在夏代建立以后,為適應當時的政治需要而制定了法律,適用了刑罰。由于歷史資料的缺乏,我們現(xiàn)在無法確切地知道夏代的法律究竟有多少、詳細內容是什么。但根據(jù)早期歷史文獻的記載,可以判斷夏代的法律已經有較大的規(guī)模。 (三)罪名與刑罰 從散見的歷史資料中可以看到,夏代在長期的法律實踐中逐漸形成了諸如“不孝”、“不友”、“不用王命”、“失天時”等一些比較穩(wěn)定的罪名,同時也形成了以“五刑”為主要內容的比較成熟的刑罰體系。 所謂“五刑”,是指在中國早期社會中經常使用的五種刑罰,即墨刑、劓刑、剕刑、宮刑、大辟五種刑罰。這五種刑罰由輕至重,構成了中國古代早期比較完備的刑罰體系。 1.墨刑,又稱黥刑,是在罪人面部或額頭刺字,并染上墨,作為受刑人的標志。所以,墨刑即是刻人肌膚的身體刑,又是使人蒙受恥辱以區(qū)別于常人的恥辱刑。墨刑是五刑中最輕的一種。 2.劓刑,即割去受刑人的鼻子。劓刑較墨刑為重。 3.剕刑,也作刖刑,是砍去罪人足的重刑。與砍去手足相類似的還有砍去膝蓋骨的臏刑。 4.宮刑,是破壞受刑人生殖器官的殘酷刑罰。對男性為去勢,對女性為幽閉。 5.大辟,是死刑的總稱。在早期社會中,死刑的方法多種多樣,統(tǒng)稱為大辟。 夏代以后,商、周及春秋之際,墨、劓、剕、宮、大辟五刑一直被作為主體刑罰而廣泛使用,其影響及于秦漢。 (四)監(jiān)獄 根據(jù)史籍記載,夏代已有了正式的監(jiān)獄,稱為“圜土”?!班魍痢痹馐侵笀A形的土坑或土墻。夏代的監(jiān)獄以“圜土”為名,說明還比較簡陋。 二、商代法制概況 商代是取代夏代而建立起來的一個比較強盛的王朝。從第一位國王商湯開始,存在了將近5個世紀之久。在繼承夏文化的基礎上,商代的政治、經濟和文化有了更進一步的發(fā)展。特別是甲骨文的出現(xiàn),極大地促進了當時社會文明的進步。所以,商代的法律制度的內容和規(guī)模都比夏代有明顯的發(fā)展。
編輯推薦
《同等學力人員申請碩士學位法學學科綜合水平全國統(tǒng)一考試大綱及指南(第5版)》將是今后幾年同等學力人員申請碩士學位法學學科綜合水平考試統(tǒng)一命題的依據(jù),是各院校進行有關教學和輔導的參考,也可作為應試者復習和備考的參考資料。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同等學力人員申請碩士學位法學學科綜合水平全國統(tǒng)一考試大綱及指南 PDF格式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