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10 出版社:教育部高學校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指導委員會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10出版) 作者:教育部高學校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指導委員會 編 頁數(shù):305
內容概要
《高等學校計算機基礎核心課程教學實施方案》進行了全面解讀和詮釋,準確地選取了其中的知識點、技能點。較好地解決了課程教學中存在的盲目性、不完整性、交叉性等問題,所有方案都經(jīng)過實際教學檢驗是行之有效的。每個實施方案都是在《基本要求》所制定的核心課程教學內容基礎上,給出了詳細的、可操作的課程教學方案,具體包括課堂教學如何實施;課程知識點如何組織;課程技能點如何組織。尤其是每個實施方案都列舉實際案例闡述了教學中重點與難點的解決方法與思路。所以,實施方案既可模仿,也可參照,具有很好的可操作性。
書籍目錄
第1章“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實施方案 1.1課程總體描述 1.1.1基本描述 1.1.2教學定位 1.1.3課程實施方案說明 1.2實施方案一 1.2.1課程教學內容設計 1.2.2實踐教學內容設計 1.2.3教學方法設計 1.2.4其他 1.3實施方案二 1.3.1課程教學內容設計 1.3.2實驗教學內容設計 1.3.3教學方法設計 1.4實施方案三 1.4.1課程教學內容設計 1.4.2實踐教學內容設計 1.4.3教學方法設計 第2章“程序設計基礎”課程實施方案 2.1課程總體描述 2.1.1基本描述 2.1.2教學定位 2.1.3教學對象及實施方案的說明 2.2實施方案一 2.2.1課程教學內容設計 2.2.2實踐教學內容設計 2.2.3教學方法設計 2.2.4其他 2.3實施方案二 2.3.1課程教學內容設計 2.3.2實踐教學內容設計 2.3.3教學方法設計 第3章“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課程實施方案 3.1課程總體描述 3.1.1基本描述 3.1.2教學定位 3.1.3課程實施方案說明 3.2課程教學設計 3.2.1整體設計思想 3.2.2教學內容設計 3.2.3實踐教學設計 3.2.4教學方法設計 3.3課程教學實施 3.3.1教學實施方案一:基于PC的教學實施 3.3.2教學實施方案二:基于單片機的教學實施 3.4其他 3.4.1任課教師準入條件 3.4.2教材建設使用建議 3.4.3實踐教學實施要求 第4章“數(shù)據(jù)庫技術及應用”課程實施方案 4.1課程總體描述 4.1.1基本描述 4.1.2教學定位 4.1.3課程實施方案說明 4.1.4課程內容組織的依據(jù)及思路 4.2實施方案一 4.2.1課程教學內容設計 4.2.2實踐教學內容設計 4.2.3教學方法設計 4.2.4其他 4.3實施方案二 4.3.1課程教學內容設計 4.3.2實踐教學內容設計 4.3.3教學方法設計 4.3.4其他 第5章“多媒體技術與應用”課程實施方案 5.1課程總體描述 5.1.1基本描述 5.1.2教學定位 5.1.3課程實施方案總體設計思想 5.2實施方案一 5.2.1課程教學內容設計 5.2.2實踐教學內容設計 5.2.3教學方法設計 5.3實施方案二 5.3.1課程教學內容設計 5.3.2實踐教學內容設計 5.3.3教學方法設計 5.3.4其他 第6章“計算機網(wǎng)絡技術及應用”課程實施方案 6.1課程總體描述 6.1.1基本描述 6.1.2教學定位 6.1.3課程實施方案總體設計思想 6.2實施方案一 6.2.1教學內容設計 6.2.2實踐教學設計 6.2.3教學方法設計 6.2.4考核方法 6.2.5其他 6.3實施方案二 6.3.1教學內容設計 6.3.2實踐教學設計 6.3.3教學方法設計 6.3.4考核方法 6.3.5教學支撐體系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 插圖: 4)操作系統(tǒng)基礎 基本學時:4學時 重點:程序管理和文件管理。具體來說,是指程序管理中的任務管理器、快捷方式、文件管理中的目錄樹、絕對路徑和相對路徑等概念。 難點:磁盤管理。具體指磁盤的分區(qū)、邏輯驅動器的創(chuàng)建和刪除。 講授提示:本章教學中碰到的主要問題是:學生差異大。有些學生是機盲,有些學生可以說是專家,而多數(shù)學生僅能夠簡單地使用操作系統(tǒng),但不了解操作系統(tǒng)的基本原理和Windows的深入應用。因此,為了適應不同層次的學生,建議如下。 ①在教學目標上,通過講解Windows,既讓學生掌握操作系統(tǒng)的基本知識、基本原理,又讓學生掌握Windows的使用。 ②在教學方法上,許多基本知識和基本操作(如程序的基本知識、文件和文件夾的管理)留給學生自學,重點內容精講多練。 5)辦公軟件 基本學時:5學時 重點:從大學生應該掌握的基本技能角度看,文字處理軟件、電子表格軟件和演示文稿軟件這3部分內容都是重要的。 難點:沒有概念性的知識和理論,主要是操作技能的訓練,提高實踐動手能力和應用能力。 講授提示:雖然中學的信息技術課程得到普及,但學生掌握這3個模塊的內容并非如想象的那樣好,離實際應用差距比較大,Office還是需要的,課堂教學還是需要的,但要改變教學方式,以實驗任務驅動方式根據(jù)實驗項目安排,邊操作邊介紹,解決了實驗中的問題,同時介紹了軟件的功能和難點。 (1)文字處理軟件,具體安排4個實驗 ①文檔輸入和格式化 涉及技能點:字符格式:字體、中文版式(拼音、繁體、加寬);查找與替換操作和批量格式替換;段落格式:對齊、加框、底紋;首字下沉、分欄、項目符號。 ②表格 涉及技能點:插入有規(guī)律表格、表格編輯、合并和拆分表格、插入圖、加邊框線等對表格的常規(guī)操作。 ③圖文混排 涉及技能點:插入圖片、圖片編輯、格式化、繪制簡單的圖形和格式化、藝術字體的使用、公式編輯器的使用、文本框的使用、圖文混排、頁面排版。
編輯推薦
《高等學校計算機基礎核心課程教學實施方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