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10 出版社:丁焱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10出版) 作者:丁焱 編 頁數(shù):248
內容概要
《全國高職高專護理專業(yè)“理實一體化”系列教材:婦產科護理學》共分為十九章,涵蓋了助產護理、產科護理、婦科護理和計劃生育護理的內容?!度珖呗毟邔Wo理專業(yè)“理實一體化”系列教材:婦產科護理學》從婦產科護理實踐出發(fā),注重理論和實踐的有機結合,對重要的實踐內容加以豐富和具體化,對于護理人員參與度較低的婦產科醫(yī)療實踐內容進行了適度刪減,力求在達到護士執(zhí)業(yè)資格考試大綱要求的前提下,做到重點突出,實用性強。書中突出標注關鍵知識點,各章節(jié)后附“本章小結”、“典型案例分析”,幫助讀者提煉學習內容,把學習內容和臨床實踐有機地結合起來。
書籍目錄
第一章 女性生殖系統(tǒng)解剖與生理 第一節(jié) 女性生殖系統(tǒng)解剖 第二節(jié) 女性生殖系統(tǒng)生理 第二章 妊娠婦女的護理 第一節(jié) 妊娠生理 第二節(jié) 妊娠期婦女母體變化 第三節(jié) 妊娠診斷 第四節(jié) 妊娠期營養(yǎng) 第五節(jié) 妊娠期管理 第六節(jié) 妊娠期護理 第三章 分娩期婦女的護理 第一節(jié) 分娩期的現(xiàn)代化管理 第二節(jié) 正常分娩的影響因素 第三節(jié) 正常分娩的產房入室評估 第四節(jié) 正常分娩婦女的護理 第四章 產褥期婦女護理 第一節(jié) 產褥期母體變化 第二節(jié) 產褥期婦女的護理 第三節(jié) 母乳喂養(yǎng)的重要性 第四節(jié) 泌乳的機制 第五節(jié) 母乳喂養(yǎng)技巧 第六節(jié) 擠奶與維持母乳喂養(yǎng) 第五章 新生兒與新生兒疾病 第一節(jié) 概述 第二節(jié) 新生兒一般護理 第三節(jié) 計劃免疫 第四節(jié) 新生兒護理技術 第五節(jié) 新生兒黃疸 第六節(jié) 新生兒窒息 第六章 妊娠期并發(fā)癥婦女的護理 第一節(jié) 流產 第二節(jié) 異位妊娠 第三節(jié) 妊娠期高血壓疾病 第四節(jié) 前置胎盤 第五節(jié) 胎盤早期剝離 第六節(jié) 早產 第七節(jié) 過期妊娠 第八節(jié) 羊水量異常 第七章 妊娠期合并癥婦女的護理 第一節(jié) 心臟病 第二節(jié) 糖尿病 第三節(jié) 貧血 第四節(jié) 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 第八章 異常分娩的護理 第一節(jié) 產力異常 第二節(jié) 產道異常 第三節(jié) 胎位異常 第四節(jié) 胎兒發(fā)育異常 第九章 分娩期并發(fā)癥的護理 第一節(jié) 胎膜早破 第二節(jié) 產后出血 第十章 產后并發(fā)癥婦女的護理 第一節(jié) 產褥感染 第二節(jié) 晚期產后出血 第十一章 女性生殖系統(tǒng)炎癥患者的護理 第一節(jié) 外陰部炎癥 第二節(jié) 陰道炎癥 第三節(jié) 宮頸炎癥 第四節(jié) 盆腔炎性疾病 第五節(jié) 尖銳濕疣 第六節(jié) 淋病 第七節(jié) 梅毒 第八節(jié) 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 第十二章 月經(jīng)失調患者的護理 第一節(jié) 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 第二節(jié) 閉經(jīng) 第三節(jié) 痛經(jīng) 第四節(jié) 圍絕經(jīng)期綜合征 第十三章 妊娠滋養(yǎng)細胞疾病患者的護理 第一節(jié) 葡萄胎 第二節(jié) 妊娠滋養(yǎng)細胞腫瘤 第三節(jié) 婦科化療患者的護理 第十四章 女性生殖器腫瘤患者的護理 第一節(jié) 子宮肌瘤 第二節(jié) 子宮內膜癌 第三節(jié) 子宮頸癌 第四節(jié) 卵巢腫瘤 第五節(jié) 婦科惡性腫瘤患者的心理問題 第六節(jié) 腹部手術患者的護理 第十五章 子宮內膜異位性疾病患者的護理 第一節(jié) 子宮內膜異位癥 第二節(jié) 子宮肌腺癥 第十六章 外陰、陰道手術患者的護理 第一節(jié) 外陰、陰道手術患者的一般護理 第二節(jié) 外陰癌 第三節(jié) 外陰、陰道創(chuàng)傷 第四節(jié) 子宮脫垂 第五節(jié) 尿瘺 第十七章 輔助生育技術及護理 第一節(jié) 輔助生殖技術概述 第二節(jié) 體外受精一胚胎移植技術及護理 第十八章 計劃生育婦女的護理 第一節(jié) 避孕方法及護理 第二節(jié) 終止妊娠方法及護理 第三節(jié) 女性絕育方法及護理 第十九章 婦女保健 第一節(jié) 婦女保健工作的目的和意義 第二節(jié) 婦女病普查普治及勞動保護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 插圖: 第二節(jié) 產褥期婦女的護理 (產褥期婦女的臨床表現(xiàn)) 1.生命體征 產后體溫多在正常范圍,部分產婦24小時內可出現(xiàn)體溫略有升高,但一般不超過38℃,可能與產程長過度疲勞有關。產后3~4日出現(xiàn)乳房血管、淋巴管極度充盈,乳房脹大,伴37.8~39℃發(fā)熱,稱泌乳熱 ,一般持續(xù)4~6小時,不屬病態(tài)。產后脈搏在正常范圍內。呼吸變深慢,14~16次/分,血壓在產褥期變化不大。產后若有寒戰(zhàn)現(xiàn)象可予保暖并協(xié)助進溫熱無刺激性的飲料,一般不超過15分鐘。可能的原因有:產房溫度較低、分娩時肌肉用力引起體內外溫差過大、血管收縮或舒張不穩(wěn)定、快速的輸液等。 2.產后宮縮痛 產后子宮間歇性收縮引起產婦陣發(fā)性的下腹部疼痛,稱產后宮縮痛。初產婦子宮收縮為持續(xù)性,疼痛較不明顯。經(jīng)產婦子宮張力較為松弛,產后宮縮痛較明顯。產后宮縮痛也會因哺乳、使用宮縮劑而加劇,一般產后3天逐漸減輕。 3.惡露 產后隨子宮蛻膜脫落,含有血液和壞死蛻膜等組織經(jīng)陰道排出稱為惡露。正常惡露有血腥味,無臭味,總量250~500 ml,持續(xù)4~6周。根據(jù)顏色、內容物及排出時間分血性惡露、漿液性惡露、白色惡露。(1)血性惡露:因含大量血液得名,色鮮紅、量多,有時有小血塊。持續(xù)3~4日后逐漸減少轉為漿液性惡露。血性惡露時間過長表示子宮復舊不良; (2)漿液性惡露:因含多量漿液得名,色淡紅,持續(xù)10日左右逐漸減少,轉為白色惡露; (3)白色惡露:因含大量白細胞,色較白得名。質黏稠。持續(xù)約3周干凈。 4.褥汗 產后1周內皮膚排泄功能旺盛,排出大量汗液,夜間睡眠和初醒時更明顯,不屬病態(tài)。 (護理措施) 1.飲食 產后1小時內協(xié)助產婦進流質或清淡半流質,之后進普食。飲食應富含營養(yǎng),易消化,要保證足夠的熱量及水分。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哺乳者多進蛋白質、熱量豐富的食物,適當補充維生素和鐵劑。 2.排尿 應鼓勵產婦及早自行排尿。正常情況下產后4小時內協(xié)助產婦下床排尿。小便自解且順暢者表示產婦排尿正常。
編輯推薦
《全國高職高專護理專業(yè)"理實一體化"系列教材:婦產科護理學》是全國高職高專護理專業(yè)"理實一體化"系列教材之一。適合作為高職高專院校護理類專業(yè)教材,也可供參加護士執(zhí)業(yè)資格考試者、其他層次護理教學及臨床護理工作者參考。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全國高職高專護理專業(yè)"理實一體化"系列教材 PDF格式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