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代西方哲學思潮

出版時間:2011-6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作者:李朝東^姜宗強 編  頁數(shù):323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現(xiàn)代西方哲學思潮》所論述的現(xiàn)代西方哲學,是指從以叔本華、尼采為代表的意志主義到羅蒂的后哲學文化之間近一百年的歐洲哲學思潮?,F(xiàn)代西方哲學的本質(zhì)特征是對傳統(tǒng)形而上學的反叛以及對重建新哲學的不懈努力。一方面,從尼采到胡塞爾經(jīng)歷了非理性的自我到先驗自我的變化,這遭到海德格爾對主體形而上學的批判;從海德格爾到伽達默爾和索緒爾,以語言本體論代替人本主義,卻遭到德里達從語言論立場出發(fā)對整個西方哲學和文化的“邏各斯中心主義”的摧毀性解構(gòu)。由此滋生的后現(xiàn)代主義表現(xiàn)出現(xiàn)代西方哲學反傳統(tǒng)趨向的極端化,它試圖摧毀整個西方的權(quán)力話語系統(tǒng),放棄了對超越性、永恒性和深刻性的追求,而在殘破的話語世界中表明任何恒定普遍秩序的不可能性。另一方面,現(xiàn)代西方哲學又試圖在新的地基(現(xiàn)象學)上重建理論理性和實踐理論,通過關(guān)注交互主體的語言、行為和身體,從語言分析、政治、倫理、宗教、歷史和法律的視角探討對自身實踐行為的評判并承擔責任。

書籍目錄

緒論第一章 意志主義和生命哲學第一節(jié) 概述第二節(jié) 克爾凱郭爾的“個體生存哲學第三節(jié) 叔本華的“生存意志論第四節(jié) 尼采的“強力意志論第五節(jié) 柏格森的“生命哲學第二章 新康德主義和新黑格爾主義第一節(jié) 概述第二節(jié) 馬堡學派的新康德主義第三節(jié) 弗萊堡學派的新康德主義第四節(jié) 布拉德雷的新黑格爾主義第五節(jié) 克羅齊的新黑格爾主義第三章 弗洛伊德主義第一節(jié) 概述第二節(jié) 弗洛伊德的個體無意識理論第三節(jié) 榮格的集體無意識理論第四節(jié) 弗洛姆的社會無意識理論第五節(jié) 拉康的結(jié)構(gòu)主義精神分析學說第四章 現(xiàn)象學哲學第一節(jié) 概述第二節(jié) 對心理主義的批判第三節(jié) 作為嚴格的科學的哲學第四節(jié) 現(xiàn)象學方法與意向性理論第五節(jié) 主體間性與生活世界第五章 存在主義哲學第一節(jié) 概述第二節(jié) 雅斯貝爾斯的生存哲學第三節(jié) 海德格爾的此在本真狀態(tài)第四節(jié) 薩特的他人與自由第五節(jié) 加繆的荒誕哲學第六章 哲學解釋學第一節(jié) 概述第二節(jié) 海德格爾的本體論轉(zhuǎn)向第三節(jié) 伽達默爾的解釋學理論第四節(jié) 利科對解釋學的發(fā)展第七章 哲學人類學第一節(jié) 概述第二節(jié) 藍德曼的哲學人類學第三節(jié) 舍勒的人格價值倫理學以及哲學人類學第四節(jié) 卡西爾的人類文化哲學第八章 法蘭克福學派第一節(jié) 概述第二節(jié) 霍克海默和阿多諾的社會批判理論第三節(jié) 馬爾庫塞的社會批判理論第四節(jié) 哈貝馬斯的交往行動理論第九章 分析哲學第一節(jié) 概述第二節(jié) 弗雷格的概念文字第三節(jié) 羅素的邏輯原子主義第四節(jié) 維特根斯坦的前后期哲學第五節(jié) 卡爾納普的邏輯構(gòu)造論第六節(jié) 分析哲學的最新發(fā)展——戴維森與達米特……第十章 當代西方科學哲學第十一章 現(xiàn)代倫理學第十二章 政治哲學第十三章 宗教哲學第十四章 歷史哲學第十五章 結(jié)構(gòu)主義與解構(gòu)主義參考文獻后記

章節(jié)摘錄

  般認為,現(xiàn)代西方哲學的每一種重要的哲學運動,都是從攻擊和叛離黑格爾這位聲名顯赫的德國教授開始的。本章所述的意志主義和生命哲學,可以視作對黑格爾那里達到巔峰的傳統(tǒng)理性主義形而上學本體論的第一次顛覆。德國意志主義哲學的創(chuàng)始人叔本華,與黑格爾同在柏林大學登臺授課,他企圖以“生存意志”代替“絕對精神”,撼動理性主義形而上學本體論的基石。繼叔本華之后,尼采高揚“強力意志”與“超人”說,取消上帝、理性、道德“三位一體”的絕對權(quán)威,賦予生命本能和高揚的生命力以本體地位。尼采的目標之一是全力反對做基督徒,丹麥哲學家克爾凱郭爾的目標正相反,是通過冒險的全力“信仰的一躍”而成為基督徒。但是,兩者在共同反對“邏各斯中心主義”,要求將哲學的中心目標轉(zhuǎn)移到關(guān)心現(xiàn)實的人的生存、關(guān)心個體生存的價值和命運上則是一致的。所以,雅斯貝爾斯曾經(jīng)將尼采與克爾凱郭爾同時詮釋為存在主義者。叔本華開創(chuàng)的唯意志主義哲學,也影響了以后的生命哲學,在尼采“超人”哲學中沒能對象化出來的宇宙創(chuàng)造精神,似乎在法國生命哲學家柏格森“創(chuàng)造進化論”中,以“生命沖動”的形式體現(xiàn)出來了。如果問意志主義和生命哲學與傳統(tǒng)理性主義形而上學本體論究竟有何區(qū)別?簡言之,它們將非理性的“意志”、“本能”、“沖動”上升為比理性的“理念”更為原始、更為根本的“本體性存在”。換言之,它們從人出發(fā)去理解整個“存在”和世界;而不是從純粹思辨的“理念”出發(fā),去理解人。這樣,它們的哲學關(guān)心的主旨,不是構(gòu)筑理解和解釋世界的宏大體系,而是將個體的人的存在理解為哲學關(guān)心的終極意義和價值,所以稱它們?yōu)椤叭吮局髁x”也是恰當?shù)?。另外,在主張意志主義和生命哲學的哲學家們看來,理解“存在”的根本途徑,不在客觀的、理性的邏輯分析的體系中,而在非理性的、主觀的、詩性的直觀和洞見中。這也意味著在語言的使用上,他們拒斥“科學主義”的邏輯分析語言,強調(diào)“詩性”的語言。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現(xiàn)代西方哲學思潮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