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化學簡明教程

出版時間:2011-4  出版社:高等教育  作者:高占先//姜文鳳//于麗梅  頁數:334  

內容概要

  《高等學校教材:有機化學簡明教程》根據化工類工程教育專業(yè)認證的要求,結合教育部高等學?;瘜W與化工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新近制定的“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yè)培養(yǎng)方案與規(guī)范(草案)”和“近化學類專業(yè)化學基礎課教學基本要求(草案)”,兼顧相關專業(yè)的需求,天津大學、大連理工大學、浙江大學和北京化工大學四校聯合編寫了基礎化學系列簡明教程。這套系列簡明教程既保證了必要的基本理論,又突出了工科專業(yè)的應用性;既著眼于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yè),又適合于制藥、材料、紡織、食品、環(huán)境、能源、生物學、醫(yī)學、藥學、農學等專業(yè)選用?!陡叩葘W校教材:有機化學簡明教程》是其中的有機化學分冊。全書由三部分共十五章構成:(1)基礎理論和基本知識,包括結構與基本性質、命名、同分異構現象和結構的表征四章;(2)有機化學主干內容,包括飽和烴、不飽和烴、芳香烴、鹵代烴、醇酚醚、醛酮醌、羧酸及其衍生物、含氮和含磷化合物八章,含硫、雜環(huán)、生物堿、金屬有機化合物等分散其中;(3)生物分子,包括糖、氨基酸肽蛋白質和類脂核酸三章。

書籍目錄

第1章 結構與基本性質1.1 有機化合物和有機化學1.1.1 有機化合物1.1.2 有機化學1.2 結構特征1.2.1 共價鍵的形成1.2.2 共價鍵的基本屬性1.2.3 共振論簡介1.2.4 構造式表示法1.2.5 鍵的極性在共價鏈上的傳遞1.3 官能團和化合物的分類1.3.1 官能團和官能團的構造1.3.2 化合物的分類1.4 反應類型和試劑的分類1.4.1 共價鍵的斷裂方式和反應類型1.4.2 反應中間體1.4.3 試劑的分類1.5 酸和堿1.5.1 質子酸堿1.5.2 電子酸堿拓展 分子模擬數字化模型關鍵詞習題第2章 命名2.1 化學介詞、基和表示鏈結構的形容詞2.1.1 化學介詞2.1.2 基2.1.3 表示鏈結構的形容詞2.2 系統(tǒng)命名法2.2.1 基本方法2.2.2 烴的命名2.2.3 雜環(huán)化合物母環(huán)的命名2.2.4 烴衍生物的命名2.2.5 雜環(huán)衍生物的命名2.3 沿用的命名方法2.3.1 普通命名法2.3.2 衍生命名法2.3.3 俗名法拓展 發(fā)展中的系統(tǒng)命名法關鍵詞習題第3章 同分異構現象3.1 構造異構3.1.1 碳架異構3.1.2 官能團位置異構3.1.3 官能團異構3.1.4 互變異構3.2 構象異構3.2.1 鏈烷烴的構象異構3.2.2 環(huán)烷烴的構象異構3.3 幾何異構3.3.1 含雙鍵化合物的幾何異構3.3.2 含碳環(huán)化合物的順反異構3.4 對映異構3.4.1 含手性碳化合物的對映異構3.4.2 手性碳構型的表示式與標記3.4.3 含手性軸化合物的對映異構3.4.4 構象對映體和非對映體3.5 分子結構與旋光性3.5.1 旋光性的測定3.5.2 含一個手性碳原子化合物的旋光性3.5.3 含兩個手性碳原子化合物的旋光性3.5.4 分子結構與旋光性3.6 外消旋體的拆分3.7 自然界中的手性化合物3.7.1 萜3.7.2 甾族化合物拓展 藥物與分子的手性關鍵詞習題第4章 結構的表征4.1 研究有機化合物結構的基本程序4.2 紅外光譜法4.2.1 基本原理4.2.2 重要官能團的吸收區(qū)域4.2.3 譜圖的解析4.3 氫核磁共振譜法4.3.1 基本原理4.3.2 化學位移4.3.3 自旋偶合與自旋裂分4.3.4 譜圖解析拓展 13c-NMR譜簡介4.4 紫外光譜法4.4.1 光譜圖4.4.2 基本原理4.4.3 譜圖的解析4.5 質譜法4.5.1 基本原理4.5.2 質譜儀和質譜圖4.5.3 譜圖的解析4.6 結構表征的實例解析拓展 磁共振成像關鍵詞習題第5章 飽和烴5.1 烷烴的分類及結構5.2 鏈烷烴的物理性質5.3 烷烴的化學性質5.3.1 鹵代反應5.3.2 氧化反應5.3.3 裂解和異構反應5.4 小環(huán)烷烴的結構與性質5.4.1 結構和不穩(wěn)定性5.4.2 化學反應5.5 多環(huán)烷烴5.5.1 十氫化萘5.5.2 金剛烷拓展 石油加工關鍵詞習題第6章 不飽和烴6.1 分類和結構及物理性質6.1.1 不飽和烴的分類6.1.2 烯烴的結構和物理性質6.2 烯烴的親電加成反應6.2.1 與質子酸反應6.2.2 與質子酸反應機理和碳正離子重排反應6.2.3 與鹵素和次鹵酸反應6.2.4 與硼化氫反應6.3 烯烴的自由基型加成反應6.3.1 與溴化氫的加成反應6.3.2 自由基加成聚合反應6.4 烯烴加氫反應6.5 烯烴的氧化反應6.5.1 氧化劑氧化6.5.2 催化氧化6.5.3 過氧化物氧化拓展 烯烴的復分解反應……第7章 芳香烴第8章 鹵代烴第9章 醇酚醚第10章 醛酮醌第11章 羧酸及其衍生物第12章 含氮和含磷化合物第13章 糖第14章 氨基酸 肽 蛋白質第15章 類脂 核酸

章節(jié)摘錄

  與20世紀建立的實物模型相比,分子模擬結構模型更接近實際分子,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觀察原子的位置、原子的體積和其它有關特征,能準確反映分子的性質?! 》肿与娮用芏葓D模型原子或分子的形狀和體積是由其電子云決定的。構成化學鍵的兩個原子的電子云相交處,兩原子的電子云密度概率相等,是原子的“交界面”。把分子中電子密度概率相等的點相互連接形成分子的“表皮”,又稱等電子密度表面,其模型稱電子密度圖模型。“表皮”內的形狀、體積定義為分子的形狀和體積?! 》肿屿o電勢能圖模型通過計算機計算出分子表面(皮)的電荷分布,再用一正點電荷與電子密度表面的電荷作用產生靜電勢能,電子密度高(電子數目多)的區(qū)域靜電勢能小,電子密度低(電子數目少)的區(qū)域靜電勢能大。由此得到分子靜電勢能圖模型??扇芜x標尺度量靜電勢能,通常用紅色表示靜電勢能最?。ㄘ撾姾勺疃啵{色表示靜電勢能最大(負電荷最少),橙色、黃色、綠色依次介于其中間,分子表面的靜電勢能是連續(xù)變化的。如彩圖1中的(5)和(6)是3-戊酮分子彩色靜電勢能圖模型((5)帶色標)。即用分子靜電勢能圖模型使分子表面電荷分布可視化(見彩圖),可以比較不同分子間或同一分子不同區(qū)域的電荷分布。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有機化學簡明教程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