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動物疫病學

出版時間:2011-5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作者:夏咸柱,等 編  頁數(shù):1293  

內(nèi)容概要

  《野生動物疫病學》首先對野生動物分類特征、野生動物疫病流行病學及野生動物疫病防控策略等進行了全面闡述,又針對嚴重威脅野生動物的主要傳染病和寄生蟲病從病原學、流行病學、發(fā)病機制、臨床癥狀、病理變化、診斷、防控措施及公共衛(wèi)生學意義等方面進行了詳細的概述。內(nèi)容力求簡清明確,突出野生動物疫病發(fā)病和防控特點及公共衛(wèi)生學意義,附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野生動物保護法、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及主要疫病分類和野生動物常用藥品等?!  兑吧鷦游镆卟W》是從事野生動物養(yǎng)殖、保護、管理人員及相關大專院校和科研單位教師、研究人員和學生的重要參考書籍,對野生動物疫病防控和野生動物資源保護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

書籍目錄

第一篇 野生動物疫病總論第一章 野生動物分類特征及常發(fā)疫病第一節(jié) 哺乳類第二節(jié) 鳥類第三節(jié) 兩棲爬行類第二章 野生動物疫病流行病學第一節(jié) 野生動物疫病流行的基本特點第二節(jié) 疫源地和自然疫源地第三節(jié) 影響野生動物疫病流行的主要因素第三章 野生動物疫病與保護醫(yī)學第一節(jié) 野生動物疫病與公共衛(wèi)生第二節(jié) 野生動物疫病與保護醫(yī)學第四章 野生動物疫病防控策略第一節(jié) 陸生野生動物疫病防控的特殊性第二節(jié) 野生動物疫病的防控策略第三節(jié) 野生動物福利與保護參考文獻第二篇 野生動物傳染病第一章 野生動物病毒病第一節(jié) 痘病第二節(jié) 口蹄疫第三節(jié) 水皰性口炎第四節(jié) 狂犬病第五節(jié) 重癥急性呼吸綜合征第六節(jié) 流行性乙型腦炎第七節(jié) 腦心肌炎第八節(jié) 輪狀病毒病第九節(jié) 呼腸孤病毒感染第十節(jié) 裂谷熱第十一節(jié) 傳染性海綿狀腦病第十二節(jié) 流行性出血熱第十三節(jié) 森林腦炎第四節(jié) 亨德拉病毒病和尼帕病毒病第五節(jié) 埃博拉出血熱第十六節(jié) 馬爾堡病毒病第十七節(jié) 登革熱和登革出血熱第十八節(jié) 黃熱病第十九節(jié) 西尼羅熱第二十節(jié) 拉沙熱第二十一節(jié) 曼那角病毒病第二十二節(jié) 基孔肯雅病第二十三節(jié) 辛德畢斯病毒病第二十四節(jié) 白蛉熱第二十五節(jié) 克麥羅沃病毒感染第二十六節(jié) 羅斯河病毒病第二十七節(jié) 科薩努爾森林病第二十八節(jié) 阿根廷出血熱第二十九節(jié) 玻利維亞出血熱第三十節(jié) 克里米亞一剛果出血熱第三十一節(jié) 牙巴及牙巴樣病毒病第三十二節(jié) 瘟病毒感染第三十三節(jié) 非洲豬瘟第三十四節(jié) 偽狂犬病第三十五節(jié) 豬水皰病第三十六節(jié) 藍眼病第三十七節(jié) 腺病毒病第三十八節(jié) 牛瘟第三十九節(jié) 惡性卡他熱第四十節(jié) 牛傳染性鼻氣管炎第四十一節(jié) 藍舌病第四十二節(jié) 牛白血病……第三篇 野生動物寄生蟲病 附錄1 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疫法附錄2 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附錄3 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附錄4 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境動物一、二類傳染病、寄生蟲病名錄附錄5 國際獸疫局(OIE)疫病名錄附錄6 農(nóng)業(yè)部規(guī)定一、二、三類動物疾病附錄7 動物園動物血液測定值附錄8 動物園動物體溫測定值附錄9 野生動物常用藥品中文索引英文索引

章節(jié)摘錄

  【傳染源】野鳥是西方型馬腦炎病毒的主要儲存宿主。野鳥不僅對該病毒易感,且感染后血中病毒滴度很高,通??沙掷m(xù)3~6d。此外已發(fā)現(xiàn)燕子、畫眉、麻雀和其他雀形目鳥可感染西方型馬腦炎病毒,它們不僅擴大傳播,而且有些鳥可長距離傳播病毒。雛鳥對西方型馬腦炎病毒高度感染,是主要的病毒擴大宿主?!  緜鞑ネ緩健课鞣叫婉R腦炎病毒雖可經(jīng)呼吸道感染,但在自然界傳播中主要依靠蚊蟲媒介。很多有關西方型馬腦炎病毒自然史和流行病學的研究,提供了生態(tài)學條件和病毒在自然界保存之間的關系。本病的主要傳播媒介為環(huán)跗庫蚊,已從自然界捕獲該蚊中分離到西方型馬腦炎病毒數(shù)百株,而且有些地區(qū)幾乎全年每個月份都能分離出病毒。環(huán)跗庫蚊吸血后,病毒首先在其胃內(nèi)增殖,然后分布到全身各部分,以涎腺的濃度為高。蚊體內(nèi)病毒的滴度可比吸入時增多10000倍。在溫度為24℃、相對濕度為75%的條件下,外潛伏期為4d,然后隨時間的延長,傳播率上升,至第13天時達高峰。感染的蟻可保有病毒達8個月之久?! 嶒炇液同F(xiàn)場研究的大量資料表明,野鳥是西方型馬腦炎病毒的主要儲存宿主。野鳥不僅對該病毒易感,并在血中有很高的病毒滴度。  曾經(jīng)觀察過兩棲類和爬行類作為西方型馬腦炎病毒儲存和越冬宿主的作用。猶他州和薩斯喀徹溫采獲的蛇和蛙中發(fā)現(xiàn)有自然感染西方型馬腦炎病毒。  【易感動物】本病毒的宿主范圍廣泛,多種鳥、嚙齒類動物及家畜都有不同程度的易感性?!  玖餍刑卣鳌俊 〉貐^(qū)分布:本病主要分布于美國西部和墨西哥,并蔓延至亞特蘭大沿海地區(qū)、加拿大、巴西、圭亞那、阿根廷、秘魯、智利和厄瓜多爾等地區(qū)。波蘭和蘇聯(lián)也曾報告正常人中帶有西方型馬腦炎病毒抗體,捷克是否有本病患者尚無確切證據(jù)?! …h(huán)境因素:研究了美國加利福尼亞州Kern城的環(huán)跗庫蚊在1975-1981年的吸血季節(jié)對西方型馬腦炎病毒經(jīng)口感染的敏感性,發(fā)現(xiàn)其敏感性有年份和季節(jié)性的變化。環(huán)跗庫蚊雌蚊在1975-1977年的敏感性低:1978-1981年,同一年5月份的敏感性平均比8月份高40倍。敏感性明顯與4-6月份環(huán)境溫度達到、超過26.7℃或32.2℃的天數(shù)有關。   ……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野生動物疫病學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