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譚

出版時間:2010-8  出版社:高等教育  作者:(明)洪應明  頁數:203  

前言

高等教育出版社在2007年針對青年學生出版了一套“傳世經典隨身讀”的系列叢書,社會反響很大。在此基礎上,2009年又選擇了康有為、梁啟超、李大釗、晏陽初、陳獨秀、張元濟、梁漱溟、魯迅等近代文化名人,篩選其在人格修煉、道德塑造方面的文章、著述和講演稿,分別選編成冊,并給予簡單注釋,附以導讀文字,作為近代文化名篇系列編輯出版,這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我們生活在一個科技迅猛發(fā)展、經濟全球化和文化多樣化的世界中,從19世紀中葉以來,仁人志士夢寐以求的振興中華、民族復興的偉大時刻,將在21世紀實現。今天中國在三十多年的改革開放過程中,經濟建設取得了世界矚目的成就,但道德倫理文化的不足已經成為一個社會問題。而中華文化中的剛柔相濟、天人相分、厚德載物、和而不同、經世致用、生生不息等寶貴的文化思想價值觀,在今天都是振興民族精神、樹立社會正氣的有效良藥。近代文化名篇的這些作者,他們都是有愛國熱情、有世界眼光、有深厚文化學術造詣的先行者。通過閱讀他們的著作,青年朋友們可以了解到他們在文化思想方面的創(chuàng)造與探索,以及為中華民族復興作出的重大貢獻。

內容概要

  《傳世經典隨身讀:菜根譚》作為大眾喜愛的修養(yǎng)身心的格言集,凝練了中國古代君子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的處世智慧。《傳世經典隨身讀:菜根譚》收錄了《菜根譚》的明、清兩種版本,并作了精要的導讀與必要的注釋。對于日本學界認為《菜根譚》體現了儒釋道精華的觀點提出不同的看法,《傳世經典隨身讀:菜根譚》作者認為《菜根譚》雖受禪道兩家影響,但其核心思想還是儒家的學說。青年學子閱讀此書,可在喧囂的塵世中獲得心靈的清涼,若采擷其切實可用之語身體力行,則定然獲益匪淺。

作者簡介

孫勁松,哲學博士,武漢大學國學院副教授,武漢大學中國佛學與佛教藝術研究中心研究人員。主要研究中國佛學與周易哲學,曾在《宗教學研究》、《周易研究》、中國臺灣《鵝湖》等學術刊物發(fā)表學術論文三十余篇,參編《中國哲學史》等著作3部。

書籍目錄

導言一、《菜根譚》的達觀人生二、《菜根譚》的樂觀人生三、《菜根譚》的進取人生四、結語《菜根譚》(明刻本)菜根譚題詞前集后集附錄《菜根譚》(清刻本)序一序二一、修省二、應酬三、評議四、閑適五、概論閱讀文獻

章節(jié)摘錄

百忍以圖成?!彼〉默F象是在志滿意得時種下禍根,轉機是在零落失意時就已經開始發(fā)生。所以君子平安無事時要有憂患意識,處身于變亂之中就要用堅強的毅力,百忍圖成。天理與人欲的交戰(zhàn),是每一個人都要面對的問題,《菜根譚》要求人們用勇敢進取的精神,以天理勝人欲。第40則云:“欲路上事,毋樂其便而姑為染指,一染指便深入萬仞;理路上事,毋憚其難而稍為退步,一退步便遠隔千山?!彼接系氖?,絕對不要因為輕易可得就染指,一旦染指就會墜人萬丈深淵;天理方面的事,絕對不要由于難以達到而產生退縮的念頭,因為一退縮就會和天理有千山萬水之隔。第86則也指出:“念頭起處,才覺向欲路上去,便挽從理路上來。一起便覺,一覺便轉,此是轉禍為福、起死回生的關頭,切莫輕易放過?!彼叫碾s念剛剛起來并向私欲的方向邁進,內心馬上警覺,拉回到天理公心上面來。壞的念頭一產生立刻警覺,立刻消除,這是扭轉災禍為幸福、起死回生的關鍵,絕對不要輕易放過私心萌發(fā)的一剎那。進取的人生需要有識有力,學以致用的修養(yǎng)方法。《菜根譚》第125則云:“勝私制欲之功,有日識不早,力不易者;有日識得破,忍不過者。

編輯推薦

《傳世經典隨身讀:菜根譚》是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菜根譚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