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9-5 出版社:吳樹青、逄錦聚、洪銀興、 林崗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05出版) 作者:逄錦聚,等 編 頁數:361
Tag標簽:無
前言
高等學校經濟學類核心課程和工商管理類核心課程是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紀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計劃“經濟學類專業(yè)課程結構,共同核心課程及主要教學內容改革研究與實踐”和“工商管理類專業(yè)課程結構及主要教學內容改革研究與實踐”兩個項目調研基礎上提出、經濟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和工商管理類教學指導委員會討論通過、教育部批準的必修課程。其中,經濟學類各專業(yè)的核心課程共8門:政治經濟學、西方經濟學、計量經濟學、國際經濟學、貨幣銀行學、財政學、會計學、統(tǒng)計學;工商管理類專業(yè)的核心課程共9門: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管理學、管理信息系統(tǒng)、會計學、統(tǒng)計學、財務管理、市場營銷學、經濟法。這些課程確定后,教育部高教司組織有關專家制定了各門課程的教學基本要求,并組編了相應的各門課程教材。這些教材和各門課程的教學基本要求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秋季陸續(xù)出齊,供各高等學校選用。
內容概要
《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政治經濟學(第4版)》的第三版是“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同時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guī)劃教材?! 睹嫦?1世紀課程教材:政治經濟學(第4版)》作為全國高等學校經濟學類、管理學類各專業(yè)的共同核心課教材,自從2002年1月第一版出版發(fā)行以來,受到全國高校師生和理論界的關注與好評。本次修訂以第三版為基礎,在原有框架的基礎上,適當增,刪,補充新內容,主要是第三篇在內容上吸收了若干新的觀點、新的理論和新的資料,具體表現為:第一,增加了對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中地位的論述。第二,增加了對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收入差距及其調節(jié)的論述。第三,對以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為目標的經濟體制改革及其經驗作了進一步論述和總結。在回顧和總結我國改革開放三十年歷程的基礎上,提出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是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fā)展中國、發(fā)展社會主義、發(fā)展馬克思主義。第四,突出了對經濟發(fā)展方式轉變與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fā)展的論述。第五,增加了由美國次貸危機引發(fā)的全球性金融危機的內容。 《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政治經濟學(第4版)》適合作為高等學校經濟學類、管理學類各專業(yè)的教學用書,也適合作為相關考試和廣大干部群眾學習政治經濟學的參考用書。
作者簡介
林崗,經濟學博士,現任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副校長,兼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五屆理論經濟學學科評議組召集人、中國《資本論》研究會會長等職。1995年人選“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996年獲“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稱號。主要從事所有制理論、經濟增長理論、經濟學方法論等研究,承擔了多項國家級和部(?。┘壙蒲许椖?,出版著作6部,在國內外重要學術刊物上發(fā)表論文90余篇,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等省部級以上教學科研獎勵14項。逢錦聚,南開大學教授,原副校長,中央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咨詢委員,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教育部高等學校經濟學學科專業(yè)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馬克思主義學部召集人。主要教學和研究領域為:政治經濟學基本理論、市場經濟理論與經濟改革、宏觀經濟運行與宏觀調控等。曾獲全國“杰出專業(yè)技術人才”榮譽稱號,教材《政治經濟學》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專著《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繼承和發(fā)展》獲全國首屆優(yōu)秀出版物(著作)獎。洪銀興,經濟學博士,現任南京大學黨委書記、南京大學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央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專家組成員等職。1991年獲“做出突出貢獻的中國博士學位獲得者”稱號,1994年獲“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稱號。主要從事經濟運行機制、經濟發(fā)展和宏觀經濟的理論和政策研究?,F已出版著作30余本(含合著),發(fā)表論文260余篇(含合著),獲得包括孫冶方經濟學獎在內的省部級以上獎勵9項。劉偉,經濟學博士,現任北京大學校長助理,經濟學院院長,《經濟科學》主編,長江學者(北大長江特聘教授)。兼任中國市場經濟研究會副會長等職。主要從事政治經濟學教學和研究。曾獲首屆全國青年社科成果一等獎,兩次獲孫冶方經濟學獎,兩次獲教育部人文社科成果二等獎,多次獲北京市哲學社科成果一等獎、二等獎,教育部國家教學優(yōu)秀成果一等獎、二等獎等。發(fā)表學術論文(核心刊物)已逾百篇,僅《中國社會科學》、《經濟研究》和《北京大學學報》三份學術雜志上發(fā)表的論文就有20篇。出版學術著作多部。顧問作者簡介:吳樹青,中國著名經濟學家,曾任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北京大學校長?,F任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主任。吳樹青教授對馬克思主義經濟理論和《資本論》有較深的研究,主編《政治經濟學》、《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鄧小平理論與當代中國經濟學》、《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等,曾獲國家級優(yōu)秀教材一等獎、孫冶方經濟學獎、中宣部頒發(fā)的優(yōu)秀論文獎、“五個一工程”論文獎等。
書籍目錄
導論 政治經濟學的對象和任務一、政治經濟學的產生與發(fā)展二、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對象三、政治經濟學的研究方法四、政治經濟學的任務五、現階段學習政治經濟學的意義第一篇 政治經濟學一般理論第一章 生產力、生產關系和生產方式第一節(jié) 社會再生產過程中的生產關系第二節(jié) 所有制與產權第三節(jié) 生產力及其發(fā)展途徑第四節(jié) 生產關系一定要適應生產力性質第二章 商品和價值第一節(jié) 商品及其內在矛盾第二節(jié) 價值量第三節(jié) 市場經濟和價值規(guī)律第三章 貨幣與貨幣流通量第一節(jié) 貨幣的本質和職能第二節(jié) 貨幣的形式第三節(jié) 貨幣流通量第四章 資本及其循環(huán)和周轉第一節(jié) 資本及其價值增殖第二節(jié) 資本經營第三節(jié) 資本的循環(huán)和周轉第五章 社會總資本再生產和市場實現第一節(jié) 社會總資本再生產的核心問題第二節(jié) 社會簡單再生產及其實現條件第三節(jié) 社會擴大再生產及其實現條件第四節(jié) 供求平衡與市場實現第六章 信用制度與虛擬資本第一節(jié) 信用及其功能第二節(jié) 信用制度第三節(jié) 虛擬資本和虛擬經濟第七章 競爭與壟斷第一節(jié) 競爭引起壟斷第二節(jié) 不完全競爭市場第三節(jié) 有效競爭與反壟斷第二篇 資本主義經濟第八章 資本主義制度的形成和剩余價值的生產第一節(jié) 資本主義制度的形成及其本質特征第二節(jié) 貨幣轉化為資本第三節(jié) 剩余價值的生產過程第四節(jié) 生產剩余價值的兩種基本方法第九章 資本主義的分配第一節(jié) 資本主義制度下的工資第二節(jié) 平均利潤和生產價格第三節(jié) 商業(yè)利潤、借貸資本和地租第十章 資本主義條件下的企業(yè)第一節(jié) 企業(yè)和資本主義企業(yè)制度第二節(jié) 資本主義企業(yè)制度的歷史演進第三節(jié) 現代資本主義條件下的企業(yè)組織與治理結構第十一章 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及其對經濟的干預第一節(jié) 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fā)展第二節(jié) 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形式和實質第三節(jié) 現代資本主義國家對經濟的干預和調節(jié)第十二章 經濟全球化和資本主義國際經濟關系第一節(jié) 經濟全球化的形成及表現第二節(jié) 經濟全球化的影響和矛盾第三節(jié) 經濟全球化條件下的資本主義國際經濟關系第十三章 資本主義的歷史地位和發(fā)展趨勢第一節(jié) 資本主義的歷史地位和基本矛盾第二節(jié) 資本積累與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的發(fā)展第三節(jié) 經濟危機與經濟周期第四節(jié) 資本主義發(fā)展的歷史趨勢第三篇 社會主義經濟第十四章 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建立和發(fā)展第一節(jié) 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誕生與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建立第二節(jié) 經濟文化相對落后國家建設社會主義的長期性和艱巨性第三節(jié) 從實際出發(fā)不斷發(fā)展和完善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第十五章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及其基本經濟制度第一節(jié)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規(guī)定性及其主要矛盾第二節(jié)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第三節(jié)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分配制度第十六章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與經濟體制改革第一節(jié)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及其特點第二節(jié)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的市場機制、市場體系和市場秩序第三節(jié) 以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為目標的經濟體制改革第十七章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微觀基礎第一節(jié) 市場經濟的微觀基礎第二節(jié)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的居民第三節(jié)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的企業(yè)第四節(jié) 國有企業(yè)改革第十八章 社會主義宏觀經濟運行第一節(jié) 社會總供給與社會總需求第二節(jié) 國民經濟的總量平衡和結構平衡第三節(jié) 社會總供求失衡的可能性和形式第十九章 社會主義條件下的經濟增長與經濟發(fā)展第一節(jié) 經濟增長與經濟發(fā)展第二節(jié) 社會主義現代化戰(zhàn)略目標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第三節(jié) 經濟發(fā)展方式轉變與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fā)展第二十章 經濟全球化條件下社會主義經濟中的對外經濟關系第一節(jié) 經濟全球化條件下社會主義國家發(fā)展對外經濟關系的必要性、理論依據和基本方略第二節(jié) 經濟全球化條件下的國際貿易與國際金融第三節(jié) 對外開放條件下的宏觀經濟運行與經濟安全第二十一章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的政府職能和宏觀調控第一節(jié)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的政府職能和宏觀調控的必要性第二節(jié)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的經濟波動第三節(jié) 宏觀調控的模式、目標與手段第四節(jié) 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參考文獻
章節(jié)摘錄
插圖:三、社會再生產的核心問題是社會總產出的實現社會資本的連續(xù)不斷的運動,如馬克思所說:“這個運動不僅是價值補償,而且是物質補償,因而既要受社會產品的價值組成部分相互之間的比例的制約,又要受它們的使用價值,它們的物質形式的制約。”①因此,研究社會再生產,一方面要考察社會總產出(包括社會總產品和服務)的各個部分如何從商品形式轉化為貨幣形式,即實現價值補償的問題;另一方面要考察社會總產出的各個部分在轉化為貨幣形式之后,又如何再轉化為所需要的物質產品和服務,即實現物質補償的問題。社會總產品和服務的各個組成部分經過流通進人消費,在價值上得到補償,在使用價值上得到替換,這就是社會總產出的實現。這個過程是在市場上完成的,因此,市場實現問題是研究社會再生產的核心問題。為什么說社會再生產的核心問題是市場實現問題呢?首先,社會資本再生產反映了資本的現實運動,而資本從商品形態(tài)向貨幣形態(tài)的轉化,是資本運動之“驚險的跳躍”,②它表明既有生產過程是否能順利完成,也同時表明下一個生產過程能否正常開始。如果社會總產出能夠通過交換,實現其價值,就意味著社會生產所耗費的資本能夠在價值上得到相應的補償,意味著社會資本的周轉又回到了原來的出發(fā)點,從而可以重新購買生產要素,開始新一輪的再生產。否則,如果社會總產出不能或部分不能順利銷售,所耗費的資本就不能得到或不能充分得到價值補償,社會再生產就不能正常進行。其次,社會再生產的進行,不僅要求生產中所耗費的資本在價值上得到補償,而且要求資本價值所反映的實際生產過程所耗費的生產資料和消費資料得到實物的替換。就是說,社會資本所獲得的價值總量要足以用于重新購買所需補償和替換的生產要素,從市場上得到的使用價值必須符合再生產繼續(xù)進行的需要。使用價值形態(tài)的補償和替換是社會再生產運動中一個更加現實的問題,它不僅有所消耗的生產資料和消費資料以及有關服務產品的總量補償和替換問題,而且還有這些需要補償和替換的使用價值的內部結構問題。如果社會生產的物質產品和服務在實物構成上與所耗費和要補償的不一致,則社會再生產的進行會遇到困難。
編輯推薦
《政治經濟學(第4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guī)劃教材,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墩谓洕鷮W(第4版)》適合作為高等學校經濟學類、管理學類各專業(yè)的教學用書,也適合作為相關考試和廣大干部群眾學習政治經濟學的參考用書。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