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思想概論

出版時間:2008-12  出版社:田克勤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12出版)  作者:田克勤  頁數:269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毛澤東思想概論(第2版)》是教育部“高等師范教育面向21世紀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計劃”的研究成果——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毛澤東思想概論》的修訂版。  本次修訂,堅持以中共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的歷史決議對毛澤東思想的論述為依據,在研究毛澤東及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著作和黨的文獻的基礎上,充分反映近年來學術界研究的新成果,特別是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80周年、毛澤東誕辰110周年中央領導同志講話的精神,并注意考慮高師本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專業(yè)教學特點及《毛澤東思想概論》、《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兩門課程分別設置的實際。修訂版新增寫了“導論”,集中闡述毛澤東的歷史地位及學習毛澤東思想的重要意義;重新撰寫了第五章“社會主義建設理論”;部分章的節(jié)或目做了較大調整,并對全書做了認真的修改,使之更充分地體現(xiàn)馬克思列寧主義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的第一次歷史性飛躍的理論成果——毛澤東思想的基本內容。  本書既可為高等師范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專業(yè)本科學生使用,也可供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及政治學、馬克思主義理論等相關學科專業(yè)的研究生和其他社會讀者學習參考。

書籍目錄

導論一、毛澤東的歷史地位二、學習毛澤東思想的重要意義三、學習《毛澤東思想概論》的方法第一章 毛澤東思想的科學涵義和歷史地位第一節(jié) 毛澤東思想的科學涵義一、毛澤東思想科學概念的提出二、毛澤東思想的本質內涵第二節(jié) 毛澤東思想的科學體系一、毛澤東思想科學體系的主要內容二、毛澤東思想科學體系的特征三、完整準確地理解毛澤東思想第三節(jié) 毛澤東思想的歷史地位一、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二、中國革命和建設取得勝利的旗幟三、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第二章 毛澤東思想的形成和發(fā)展第一節(jié) 毛澤東思想產生的條件一、毛澤東思想產生的歷史條件二、毛澤東思想產生的理論基礎三、毛澤東思想產生的實踐基礎四、毛澤東思想產生的文化底蘊第二節(jié) 毛澤東思想的形成一、毛澤東思想的萌芽二、毛澤東思想的基本形成三、毛澤東思想形成過程中的曲折第三節(jié) 毛澤東思想的成熟一、毛澤東思想成熟的條件二、毛澤東思想成熟的標志三、毛澤東思想指導地位在全黨的確立第四節(jié) 毛澤東思想的繼續(xù)發(fā)展一、解放戰(zhàn)爭時期毛澤東思想的發(fā)展二、從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轉變時期毛澤東思想的發(fā)展三、開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毛澤東思想的曲折發(fā)展四、毛澤東思想本來面目的恢復及其新發(fā)展第三章 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第一節(jié)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總路線一、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任務和對象二、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領導和動力三、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性質和前途第二節(jié) 新民主主義的基本綱領一、新民主主義的政治綱領二、新民主主義的經濟綱領三、新民主主義的文化綱領第三節(jié)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發(fā)展道路一、農村包圍城市道路的理論:二、革命根據地建設的思想第四節(jié)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三大法寶一、建立最廣泛的統(tǒng)一戰(zhàn)線二、堅持長期的武裝斗爭三、加強中國共產黨的建設第四章 社會主義改造理論第一節(jié) 過渡時期與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一、過渡時期的社會性質和主要任務二、黨在過渡時期總路線的提出三、過渡時期總路線的內容和實質第二節(jié)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改造理論一、農業(yè)、手工業(yè)社會主義改造的理論二、資本主義工商業(yè)社會主義改造的理論三、中國社會主義改造的基本經驗第三節(jié) 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的確立一、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初步確立二、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確立的重大意義第五章 社會主義建設理論第一節(jié) 人民民主專政理論一、人民民主專政理論的形成和發(fā)展二、人民民主專政理論的主要內容三、人民民主專政理論對馬克思主義的豐富和發(fā)展第二節(jié) 社會主義社會矛盾學說一、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二、社會主義的發(fā)展階段和主要矛盾三、社會主義社會兩類不同性質的矛盾第三節(jié) 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思想一、社會主義經濟發(fā)展戰(zhàn)略和指導方針二、正確處理經濟建設中的各種關系三、社會主義經濟體制改革的有益探索第四節(jié) 國際戰(zhàn)略和外交方針一、國際形勢判斷與國際戰(zhàn)略思想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第六章 人民軍隊建設和軍事戰(zhàn)略理論第一節(jié) 人民軍隊建設的思想一、人民軍隊的性質和宗旨二、人民軍隊建設的原則第二節(jié) 人民戰(zhàn)爭及其戰(zhàn)略戰(zhàn)術一、無產階級的戰(zhàn)爭觀二、人民戰(zhàn)爭的思想三、人民戰(zhàn)爭的戰(zhàn)略戰(zhàn)術原則第三節(jié) 國防現(xiàn)代化建設的思想一、建設一支正規(guī)化的、現(xiàn)代化的、強大的人民軍隊二、大力發(fā)展國防工業(yè)和國防技術三、正確處理國防建設與國家經濟建設的關系第七章 政策和策略理論第一節(jié) 政策和策略重要性的思想一、政策和策略是黨的生命二、制定政策和策略的主要依據三、貫徹執(zhí)行政策和策略的正確方法第二節(jié) 政策和策略理論的主要內容一、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政策和策略二、對敵斗爭的政策和策略第八章 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理論第一節(jié) 思想政治工作理論一、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地位二、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內容三、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第二節(jié) 文化工作理論一、文化與政治、經濟的關系二、文化工作的基本方針三、科技工作的方針四、教育工作的原則和方針第三節(jié) 黨對知識分子的認識和政策一、知識分子是中國革命和建設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二、知識分子是工人階級和勞動人民的一部分三、充分發(fā)揮知識分子在革命和建設中的重要作用四、知識分子要與工農群眾相結合,走又紅又專的道路第九章 黨的建設理論第一節(jié) 黨的思想建設和政治建設一、中國共產黨建設的特點二、把思想建設放在黨的建設的首位三、黨的建設要密切聯(lián)系黨的政治路線第二節(jié) 黨的組織建設和作風建設一、民主集中制的根本原則二、黨的干部路線和干部政策三、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作風第三節(jié) 黨的團結和黨內思想斗爭一、黨的團結是革命和建設勝利的重要保證二、黨內思想斗爭的正確方針三、整風是解決黨內矛盾的基本經驗第四節(jié) 執(zhí)政黨建設的思想一、加強執(zhí)政黨建設的重要性二、加強執(zhí)政黨建設思想的主要內容第十章 毛澤東思想的活的靈魂第一節(jié) 實事求是一、實事求是思想的形成二、實事求是的科學涵義及其基本內容三、實事求是是毛澤東思想的精髓四、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堅持和發(fā)展第二節(jié) 群眾路線一、群眾路線思想的形成二、群眾路線的科學涵義及其基本內容三、群眾路線是黨的根本路線、根本作風和基本領導方法四、群眾路線的堅持和發(fā)展第三節(jié) 獨立自主一、獨立自主思想的形成二、獨立自主的科學涵義及其基本內容三、獨立自主是革命和建設必須堅持的原則四、獨立自主原則的堅持和發(fā)展再版后記2001年版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毛澤東的人民戰(zhàn)爭思想以及與之相適應的戰(zhàn)略戰(zhàn)術,是中國革命戰(zhàn)爭在長期處于敵強我弱、敵大我小的情況下,不斷取得勝利并最終戰(zhàn)勝敵人的思想武器。毛澤東不僅提出了人民戰(zhàn)爭要以廣大人民群眾作為基礎、要建立野戰(zhàn)軍地方部隊民兵三結合的武裝力量體制、實行全體人民總動員等重要的戰(zhàn)爭理論,而且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了諸如:積極防御的戰(zhàn)略方針、把游擊戰(zhàn)爭提到戰(zhàn)略的地位、集中優(yōu)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等戰(zhàn)略戰(zhàn)術原則和作戰(zhàn)方法。毛澤東高超的指揮藝術令敵人也為之嘆服。毛澤東因此成為偉大的軍事家。(三)創(chuàng)造性地解決中國革命道路問題,開辟了以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新道路大革命失敗后,中國革命實際上面臨兩個問題:一是要不要堅持革命?除少數動搖分子以外,大多數共產黨人都是要求堅持革命的;二是怎樣革命?在這一問題上,黨經歷了從以“城市為中心”的蘇聯(lián)革命模式到“農村包圍城市”的中國特色革命道路的艱辛轉變。在這條道路的開辟中,毛澤東從理論與實踐兩個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實踐上,毛澤東提出要到敵人統(tǒng)治薄弱的農村建立根據地,并親自創(chuàng)建了井岡山根據地,贛南閩西、中央革命根據地;理論上,毛澤東逐步創(chuàng)立了農村包圍城市道路的理論,解決了中國革命必須和能夠走這條路以及走這條道路必須解決的重大問題。這一理論擺脫了當時教條主義的束縛,成為以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踐結合的毛澤東思想形成的標志。這一創(chuàng)造性的理論成果曾被譏為“狹隘經驗論”,而實踐證明,這是真正的馬克思主義,是中國化了的馬克思主義的最重要的理論成果。

編輯推薦

《毛澤東思想概論(第2版)》: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毛澤東思想概論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3條)

 
 

  •   1.商品物流速度不是太給力2.書本內被人多處有修涂痕跡明顯就是被人使用過的商品兩次賣出的
  •   買的書不錯 推薦大家買
  •   紙張有點薄,不過還過得去。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