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9-4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作者:王英杰 頁數:176
前言
本書第1版自2001年出版以來,一直受到中等職業(yè)學校廣大師生的好評和關心。但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新的國家標準的陸續(xù)頒布和實施、教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化、社會對學生就業(yè)素質與能力需求的變化以及考慮用書學校提出的修改意見與要求,有必要對本書第l版進行修訂?! ”緯菫榱诉m應21世紀中等職業(yè)教育需要,由高等教育出版社組織修訂的,與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王英杰主編的《金屬工藝學》(第2版)配套使用。 本書修訂的基本思路: ?。?)保持第1版教材的適用范圍和定位; ?。?)基本保持第l版的內容框架結構,如章節(jié)順序和圖表; ?。?)修改第1版教材中存在的問題和錯誤; ?。?)保持第l版教材在文字說明方面精煉、通俗易懂和形象直觀的特色,進一步對文字說明和圖表進行推敲和修改?! ”緯饕薷牡膬热荩骸 。?)采用GB/T131—2006《產品幾何技術規(guī)范(GPs)技術產品文件中表面結構的表示法》的相關規(guī)定; ?。?)對個別圖表進行更新和重新修改,使圖表的形式更統(tǒng)一、準確和形象直觀; (3)對個別概念進行了修訂或補充,如鑄造、鍛壓、銑削寬度、順銑和逆銑等概念。
內容概要
《金屬工藝學實習(近機類第2版)》根據2000年8月教育部頒布的《中等職業(yè)學校金屬工藝學教學大綱(試行)》,參照有關行業(yè)的職業(yè)技能鑒定規(guī)范及中級技術工人等級考核標準,并在第1版基礎上修訂而成。全書共十章,主要闡述了金屬工藝學實習基礎知識、鉗工實習、鑄造實習、鍛壓實習、焊接實習、熱處理實習、車削實習、銑削實習、刨削實習、磨削實習,內容涉及機械零件制造工藝過程的主要知識點。每章之后都附有思考題,供學生思考和練習?! 督饘俟に噷W實習(近機類第2版)》主要面向中等職業(yè)學校的工科學生,與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王英杰主編的近機類《金屬工藝學》第2版配套使用,也可作為機械行業(yè)職工的培訓教材。
書籍目錄
第一章 金屬工藝學實習基礎知識第一節(jié) 金屬工藝學實習概述第二節(jié) 鋼鐵材料的鑒別方法第三節(jié) 識圖基礎知識第四節(jié) 量具的正確使用思考題第二章 鉗工實習第一節(jié) 鉗工實習安全須知第二節(jié) 鉗工概述第三節(jié) 劃線第四節(jié) 鏨削第五節(jié) 鋸削第六節(jié) 銼削第七節(jié) 鉆孔、擴孔和鉸孔第八節(jié) 攻螺紋和套螺紋第九節(jié) 刮削和研磨第十節(jié) 彎曲、矯正和鉚接第十一節(jié) 小錘子的鉗工制作工藝思考題第三章 鑄造實習第一節(jié) 鑄造實習安全須知第二節(jié) 砂型鑄造基礎知識第三節(jié) 造型和造芯的基本操作第四節(jié) 熔煉、澆注、落砂、清理和熱處理第五節(jié) 鑄造缺陷分析思考題第四章 鍛壓實習第一節(jié) 鍛壓實習安全須知第二節(jié) 鍛造基礎知識第三節(jié) 自由鍛的基本操作第四節(jié) 胎模鍛的基本操作第五節(jié) 沖壓的基本操作思考題第五章 焊接實習第一節(jié) 焊接實習安全須知第二節(jié) 焊接基礎知識第三節(jié) 焊條電弧焊的基本操作第四節(jié) 氣焊與氣割的基本操作思考題第六章 熱處理實習第一節(jié) 熱處理實習安全須知第二節(jié) 熱處理基礎知識第三節(jié) 熱處理的基本操作思考題第七章 車削實習第一節(jié) 車削實習安全須知第二節(jié) 車削加工基礎知識第三節(jié) 車刀的基礎知識第四節(jié) 車削的基本操作思考題第八章 銑削實習第一節(jié) 銑削實習安全須知第二節(jié) 銑削加工基礎知識第三節(jié) 銑刀的基礎知識第四節(jié) 銑削的基本操作思考題第九章 刨削實習第一節(jié) 刨削實習安全須知第二節(jié) 刨削加工基礎知識第三節(jié) 刨刀的基礎知識第四節(jié) 刨削的基本操作思考題第十章 磨削實習第一節(jié) 磨削實習安全須知第二節(jié) 磨削加工基礎知識第三節(jié) 砂輪的基礎知識第四節(jié) 磨削的基本操作思考題參考文獻
章節(jié)摘錄
3.零件的裝配 將毛坯加工成零件后,需要按設計的技術要求,用鉗工或機械方法將零件進行組合,組裝成部件或整機?! ?.機器的檢驗 機器裝配好后,需要經過試運轉檢驗,以觀察其運轉情況是否良好,機器經鑒定合格后,即可安裝使用或包裝進入市場?! 】傊?,機械產品的生產過程,不僅是一種改變原材料形狀,獲得高精度、高質量的產品生產過程,而且也是創(chuàng)造經濟效益的過程。因此,參加實習的人員應樹立安全、優(yōu)質、經濟、高效的生產意識。 ?。ǘC械產品生產部門 機械產品在工廠里是由很多個部門組成的生產系統(tǒng)進行加工的。首先,生產技術準備工作由設計及工藝科室提供產品圖樣和工藝過程的有關技術資料;其次,在基本生產部門,機械產品分別在鑄造車間、鍛壓車間、焊接車間、熱處理車間、機加工車間、裝配車間等進行加工和組裝;輔助部門如供銷部門,進行原材料和外購件的采購;附屬生產部門如動力車間、工具車間和機修車間等,主要是保證基本生產部門正常生產;生產服務部門包括工具間和倉庫等,負責提供加工工具和倉儲服務等工作。 生產車間根據生產性質又分為業(yè)務部門和若干輔助部門。各科室配有工程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生產班組配備一定數量的設備與操作人員,操作人員一般都是在固定崗位上按順序地進行生產的。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