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余式及其應用

出版時間:2009-12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作者:徐誠浩  
Tag標簽:無  

前言

整個數學的發(fā)展史是和人類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發(fā)展史交融在一起的。數學不僅是一種精確的語言和工具、一門博大精深并應用廣泛的科學,而且更是一種先進的文化。它在人類文明的進程中一直起著積極的推動作用,是人類文明的一個重要支柱。要學好數學,不等于拼命做習題、背公式,而是要著重領會數學的思想方法和精神實質,了解數學在人類文明發(fā)展中所起的關鍵作用,自覺地接受數學文化的熏陶。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體現素質教育的要求,并為全民族思想文化素質的提高夯實基礎。鑒于目前充分認識到這一點的人還不多,更遠未引起各方面足夠的重視,很有必要在較大的范圍內大力進行宣傳、引導工作。本叢書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本著弘揚和普及數學文化的宗旨而編輯出版的。

內容概要

人們在日常生活中,不知不覺地在運用著大量的同余數知識。本書用豐富的例子、通俗的語言、易懂的證明,介紹同余式的概念、計算方法及其應用,證明了費馬小定理和中國剩余定理。

作者簡介

徐誠浩 1967年畢業(yè)于南京大學數學系,分配到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工作1979年調入復旦大學數學系,長期在教學第一線任教。共出版著作10余本,內容涉及高等代數、抽象代數、保險(譯著)、線性代數、概率論與數理統(tǒng)計。熱衷于科普宣傳,發(fā)表數學科普短文20篇。

書籍目錄

一、同余式二、棄九法三、整除問題四、費馬小定理五、一次不定方程六、中國剩余定理七、結束語參考書目附表不超過6000的素數表

章節(jié)摘錄

插圖:一、同余式人們從孩提時代開始就知道每個星期有七天:從星期一到星期六,再加上一個星期日,接下來又是星期一。如此周而復始,直至永遠!如果您要問:這種全世界通用的敘述和記載日期的方法,是哪一個國家發(fā)明的?是從什么時候開始應用的?其根據是什么?確實無處考證。關于星期來源唯一可查的出處是《圣經》?!妒ソ洝飞险f,上帝在第一天造了光;第二天造了空氣(天);第三天造了地和海以及蔬菜與果實;第四天造了太陽和月亮;第五天造了魚和鳥;第六天造了獸、畜、蟲和人;到了第七天,萬物已造齊、稱為圣日,他安息了!可是,究竟是先有“星期”還是先有《圣經》?實在不得而知!在本文中,我們不深人考查“星期計數法”的由來,而是考察它的涵義。如果某一天是星期一,那么在它以后的第8天、第15天、第22天、……都是星期一。這些都是星期一的“天數”有一個共性:它們除以7所得的余數都是1。也就是說,它們除以7是“同余的”。

編輯推薦

《同余式及其應用》編輯推薦:本叢書精選對人類文明發(fā)展起過重要作用、在深化人類對世界的認識或推動人類對世界的改造方面有某種里程碑意義的主題,深入淺出地介紹數學文化的豐富內涵、數學發(fā)展史中的一些重要篇章以及一些著名數學家的歷史功績和優(yōu)秀品質等內容,適于包括中學生在內的讀者閱讀。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同余式及其應用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9條)

 
 

  •   同余類是現代代數理論的熱點之一,能以科普的形式介紹出來,真是十分難得
  •   很好的小冊子,可用于豐富中學生數學知識.
  •   這套小叢書的內容是挺不錯的,可是遺憾的是價格卻太貴了
  •   買來收藏的,都是大家寫的小書。怕以后買不到了
  •   sfsdfsefeferfe
  •   這個系列的書已經看了一些 沒全看 總體不錯的 增加數學的故事性和常識 這本降到了中國古代的數學 中國人數學是講究實用的
  •   比較通俗易懂適合中學生
  •   小叢書 可以的小重數
  •   初級讀物適合少年兒童讀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