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8-3 出版社:高等教育 作者:王霽 頁數(shù):327
前言
本教材的寫作可以說是一種探索,一種嘗試。但我認為這種探索和嘗試是有價值的,也是讀者十分需要的。 從管理思想史上看,大部分關于領導問題的探討是在“管理學”中進行的,或者說是作為管理學中的一個問題進行論述的,有時“領導”與“管理”也常常是合二為一使用的。這也說明管理學和領導學有難解難分的密切關系。當代全球知名的領導學大師約翰·科特曾試圖對領導和管理這兩個概念進行區(qū)分,在其看來,管理者的工作是計劃與預算、組織及配置人員、控制并解決問題,其目的是建立秩序;領導者的工作是確定方向、整合相關者、激勵和鼓舞員工,其目的是產生變革,等等。科特對管理與領導的區(qū)分,主要是從二者的不同功能而言的。實際上,這種區(qū)分未免顯得有些機械。由于在構成管理的諸多要素中,人總是處于一個中間環(huán)節(jié),因而任何一個管理過程,都必然要涉及領導問題,即上下級關系的處理問題。換言之,人們對領導問題的關注和研究,總是從管理中的“人”及其相互關系這一特定角度出發(fā)的,因而它必然涉及管理的所有其他問題。這正是導致這二者之間很難進行區(qū)分的一個基本原因。不過,領導顯然在很多方面區(qū)別于一般的管理。一個顯見的事實是,雖然任何組織都需要領導,但并不是任何管理者都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領導者。既然領導活動是一種既同管理活動有密切聯(lián)系又區(qū)別于一般管理的活動,因而我們需要對此進行一番專門研究。
內容概要
《領導哲學》的最大特點,就是它的跨學科研究的性質,即從多領域視角探討領導活動的基本規(guī)律,力求客觀、準確、透徹和有說服力。領導問題,作為管理研究的一個重要領域,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人們都多有探討。然而,從當今研究現(xiàn)狀來看,作為主流的現(xiàn)代西方領導學更多地停留在科學和技術層面。這種對管理的“科學”方面的過多強調,導致了管理實踐的機械化:員工們?yōu)榱酥\生而工作,卻不一定能認同公司{管理者除了牟利沒有更高的企業(yè)和生活目標。其實,領導問題的研究不僅僅是一門科學,也不僅僅是一門藝術,而更應是一種哲學。相比較而言,領導科學、領導藝術是經(jīng)驗性和操作性的研究活動,而領導哲學則是高層次的理論體系,它所關注和指涉的是各種知識領域中的深層理念,如各種具體學科研究的出發(fā)點、前提假設和一些基本原則、文化信念和思維方式等?;诖?,《領導哲學》遵循科學和哲學密切結合、中西管理文化相互滲透的原則,對領導哲學的基本問題進行了一次系統(tǒng)闡釋。同時,《領導哲學》在正文敘述過程中,特增設“輔文”,內容包括思想家的生平、趣聞或一些精彩言論、相關例證等,以增強可讀性和趣味性?!额I導哲學》可作為相關專業(yè)的大學本科生、研究生教材,也適合大專以上的各種實業(yè)人員閱讀。
作者簡介
王霽,哲學博士,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兼職教授,博士生導師,高等教育出版社副總編輯。主要從事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管理哲學、領導哲學、認識論、思維科學、社會發(fā)展理論等領域的研究工作。在各類刊物上發(fā)表相關學術論文近百篇。出版著作和教材多部。 彭新武,哲學博士,管理學博士后,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北京市新世紀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第二批)培養(yǎng)人選”。主要從事管理哲學、戰(zhàn)略管理、領導哲學、社會發(fā)展理論、進化論、系統(tǒng)論、復雜性科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方法等領域的研究工作。發(fā)表相關學術論文80多篇,其中,被《新華文摘》、《中國人民大學報刊復印資料》轉載的有40多篇。出版著作多部。
書籍目錄
緒論上篇 領導者第一章 權力與權威一、領導權力1.領導與權力2.關系視野中的權力3.權力的來源和類型4.獲取權力的途徑二、領導權威1.權威不同于權力2.權威的合法性問題3.權威的基礎及擴大三、影響力1.權力與影響2.權力影響力與非權力影響力3.影響力模型第二章 德性與能力一、領導與德性1.領導德性論的歷史流變2.領導德性論的兩個視閾二、德性行為1.德性行為的原則2.德性水平3.德性行為與社會責任三、領導能力1.領導能力及其開發(fā)2.組織變革與學習能力的提高3.創(chuàng)造力及其影響因素四、德性領導和能力領導1.德與能的關系2.能力領導中的道德問題3.道德領導中的能力問題第三章 心理與性情一、領導的心理之源1.個性2.需要和動機3.價值觀和態(tài)度二、領導情緒1.情緒與有效領導2.情緒的控制與調適三、領導溝通1.領導溝通的重要性2.心理優(yōu)勢與雙向溝通3.跨文化溝通第四章 風格與模式一、領導風格的人性論假設1.“經(jīng)濟人”、“社會人”、“文化人2.X理論、Y理論、“復雜人二、領導風格理論的簡要回顧1.領導風格的特質理論2.領導風格的行為理論3.領導風格的權變理論4.領導風格的其他理論三、領導模式及其改進1.領導模式的經(jīng)典維度:任務導向與關系導向2.環(huán)境因素與領導模式劃分3.領導模式的選擇和改進中篇 領導行為第五章 定法一、領導與定法1.“法”的內涵與作用2.領導的定法行為二、定法原則1.利益均衡原則2.整體性原則3.科學與價值相統(tǒng)一的原則三、定法中的矛盾1.個人定法與集體定法2.進化性定法與建構性定法3.定法與變法4.定法與守法四、定法的發(fā)展趨勢1.走向民主化2.追求主動性3.防止制度異化第六章 決策一、領導與決策1.決策是領導行為的核心2.領導決策的實質二、基于完全理性假設的決策1.理性的含義與決策的理性假設2.理性決策的一般模式3.從經(jīng)驗決策到科學決策三、基于有限理性和非理性的決策1.有限理性的認識2.基于有限理性的決策模式3.非理性及直覺決策模式4.領導決策的合理要求四、危機決策1.危機與危機決策2.領導的危機決策素質3.危機決策的一般原則第七章 用人一、領導與用人1.領導用人的必要性2.領導行為理論中的用人維度3.人本管理的歷史嬗變二、識人之道1.領導的識人品格2.識人的智慧3.識人的偏見三、用人之道l_領導的用人品格2.用人的辯證法3.用人的激勵原則4.用人的心理誤區(qū)四、用人理念的發(fā)展1.崇尚能力2.追求柔性3.重視授權第八章 變革一、領導與變革1.組織變革的必然性2.領導變革行為的凸顯3.變革型領導的特征二、變革的力場分析1.變革的外部動力2.變革的內部動力3.變革的阻力三、變革的觀念先導1.從變革信念到變革行為2.組織成員的變革感受及其引導四、變革的整體謀劃1.戰(zhàn)略變革2.結構變革3.文化變革4.人員變革下篇 領導思維與藝術第九章 權變方法第十章 和合思維第十一章 無為之術第十二章 中庸之道第十三章 奇正之變
章節(jié)摘錄
緒論 一、中西領導哲學溯源 領導問題,可以說是一個古老的話題。自有人類的社會組織之日起,就開始了對這種組織的管理。人類社會的這種組織性,決定了人類活動的秩序性、規(guī)則性,導致人類活動的領導與被領導、權威與服從關系的確立。經(jīng)驗證明,要使一個組織發(fā)揮其職能,領導問題始終處于關鍵部位?! 臍v史上看,無論在中國,還是在西方,人們對領導問題都多有論述。在中國,無論是作為中國文化傳統(tǒng)教義的諸子百家學說,還是歷朝歷代涌現(xiàn)出的封建統(tǒng)治階級進行統(tǒng)治的“帝王術”,以及軍事將領在戰(zhàn)爭中的“御將統(tǒng)眾”之道,都為我們貢獻出極為寶貴的領導智慧。概而觀之,中國傳統(tǒng)領導理論大體有兩個特點:從所涉及的領域來看,一般側重于治國、為政、治軍;從知識層次上看,則側重于哲學層面。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有《周易》的領導哲學、儒家的“德治”思想、道家的“無為”思想、法家的“法治”理論,兵家的“水無常形”的領導思維等。不勝枚舉,蔚為大觀。正是這些理論構成了中國式領導理論的基本框架?! 吨芤住肥枪糯航?jīng)之首,是華夏民族文化的源頭。據(jù)考證,《周易》產生于殷周之際,可以說是周興商亡的歷史經(jīng)驗的總結,具體而言有以下幾方面內容:(1)“順天應人”。“順天應人”的思想體現(xiàn)在管理者身上,就是說要順應天命,合乎人心。統(tǒng)治者能剛柔相濟,順天應人,民眾則甘愿為之效勞而置生死于不顧。(2)“生生之謂易”的權變智慧?!吨芤住芬粫乃枷牒诵木褪侵v變易,即運動變化。生生不息是生命的特征,也是對事業(yè)發(fā)展的描述。
編輯推薦
《領導哲學》遵循科學和哲學密切結合、中西領導文化相互滲透的研究原則,對領導哲學的基本問題進行了一次系統(tǒng)闡釋。《領導哲學》的最大特點就是它的跨學科研究的性質,即運用哲學思維從多學科視角探討領導活動的基本規(guī)律,力求客觀、準確、透徹和有說服力。領導問題的研究不僅僅是一門科學或者藝術。而更應是一種哲學。相比較而言。領導科學、領導藝術是經(jīng)驗性和操作性的研究。而領導哲學則是高層次的理論體系,它所關注和指涉的是領導學領域中的深層理念,如研究的前提假設和基本原則、文化信念和思維方式等。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