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7-1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作者:胡錦光 主編 頁數(shù):407
內(nèi)容概要
本書以鮮明的“應用型”為基本特征,以突出的教學適用性為核心,廣泛搜集典型案例并加以理論闡述。本書在體系上沿襲了大陸行政法的經(jīng)典體系,而又有所創(chuàng)新,更加有利于學生對行政法龐雜體系的掌握和理解。在內(nèi)容上采用學界通說,從內(nèi)容上突出學科知識點、基本原理的準確講解;通過案例和試題來突出對法律思維方法、法律操作技能的有意識培養(yǎng);并通過推薦經(jīng)典著作進行擴展閱讀,以開闊學生的視野和思路。
作者簡介
胡錦光,男,漢族,1960年2月生,安徽黃山市人。法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副院長,公共政策研究院副院長,國家重點學科:中國人民大學憲政與行政法治研究中心主任,中國人民大學憲政與行政法治研究中心中國憲法研究所所長。
書籍目錄
第一章 行政法概述 第一節(jié) 分權制度與行政法 第二節(jié) 行政權與行政 第三節(jié) 行政法與行政權 第四節(jié) 行政法律關系 第五節(jié) 行政法基本原則第二章 行政主體概述 第一節(jié) 行政主體的概念與成立要件 第二節(jié) 行政主體與相關概念的關系 第三節(jié) 行政主體的資格要件 第四節(jié) 行政主體的范圍與類型第三章 國家行政機關 第一節(jié) 國家行政機關的含義 第二節(jié) 國家行政機關的分類第四章 公務員 第一節(jié) 公務員概述 第二節(jié) 公務員法律關系 第三節(jié) 公務員的管理與保障制度第五章 被授權組織與被委托組織 第一節(jié) 被授權組織 第二節(jié) 被委托組織第六章 行政相對人 第一節(jié) 行政相對人概述 第二節(jié) 行政相對人的權利與義務第七章 行政行為總論 第一節(jié) 行政行為的構成與分類 第二節(jié) 行政行為的效力 第三節(jié) 行政行為的成立、生效與消滅 第四節(jié) 行政行為的瑕疵及其處置第八章 抽象行政行為 第一節(jié) 行政立法 第二節(jié) 行政規(guī)范性文件第九章 依職權的行政行為 第一節(jié) 行政處罰 第二節(jié) 行政強制 第三節(jié) 行政征收與征用 第四節(jié) 行政調(diào)查第十章 依申請的行政行為 第一節(jié) 行政許可 第二節(jié) 行政給付 第三節(jié) 行政裁決 第四節(jié) 行政確認第十一章 其他行政行為 第一節(jié) 行政合同 第二節(jié) 行政指導 第三節(jié) 行政事實行為 第四節(jié) 行政規(guī)劃第十二章 行政程序 第一節(jié) 行政程序的含義及分類 第二節(jié) 行政程序的功能 第三節(jié) 正當行政程序的基本內(nèi)容第十三章 行政復議 第一節(jié) 行政復議的概念和原則 第二節(jié) 行政復議范圍 第三節(jié) 行政復議參加人和行政復議機關 第四節(jié) 行政復議申請與受理 第五節(jié) 行政復議的審理、決定和執(zhí)行第十四章 行政訴訟 第一節(jié) 行政訴訟的概念與受案范圍 第二節(jié) 行政訴訟的管轄 第三節(jié) 行政訴訟參加人 第四節(jié) 行政訴訟證據(jù) 第五節(jié) 行政訴訟程序 第六節(jié) 行政訴訟的法律適用第十五章 行政賠償和行政補償 第一節(jié) 行政賠償 第二節(jié) 行政補償參考書目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第一章 行政法概述 【本章導學】 行政法是調(diào)整行政關系的法,是調(diào)整行政主體在行政活動中發(fā)生的社會關系的法。它是我國法律體系中一個獨立的法律部門。隨著我國法治建設的深入、市場經(jīng)濟體制的確立和發(fā)展,國家越來越多地運用法律手段來調(diào)整社會生活,要求國家作為管理者與被管理者一樣都按照法律法規(guī)的既定內(nèi)容活動,尤其是要求國家行政機關和公務員嚴格依法行政,保證行政行為的合法性與合理性?! 〉谝还?jié) 分權制度與行政法 一、分權學說與分權制度 行政法是分權制度和法治理念的產(chǎn)物,而分權制度和法治理念又源于分權學說。雖然有學者著書認為,中國古代即存在行政法,并且還很發(fā)達,但無論是中國還是西方,古代并不存在分權學說、分權制度和法治理念。因此,古代意義上的行政法與近現(xiàn)代意義上的行政法在性質(zhì)上是完全相異的,不可同日而語。古代意義上的行政法與近現(xiàn)代意義上的行政法并不能在同一個層次上進行討論,甚至可以斷言,以近代的角度觀察,古代并不存在行政法,討論古代意義上的行政法并不具有實質(zhì)上的價值?! ∽怨畔ED始,即有學者探討分權問題,但真正成熟的分權思想肇始于資產(chǎn)階級革命過程之中。英國的洛克在《政府論》中,提出將國家權力分為立法權、行政權和外交權,行政權和外交權可以由國王行使??梢?,洛克的分權思想實際上是兩權分立,在國家權力之中提出了行政權的概念。法國的孟德斯鳩在《論法的精神》中,比較系統(tǒng)地提出和論證了近代以來所普遍接受的分權原則,他認為,國家權力應當區(qū)分為立法權、行政權和司法權,三種不同的國家權力應當分別由不同的人掌握,三權之間應當進行相互制約。美國憲法在起草過程中,就分權原則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其探討的過程反映在漢密爾頓等人所著的《聯(lián)邦黨人文集》之中。美國式的分權原則主要借鑒了孟德斯鳩的思想,與孟氏所不同的在于,更強調(diào)三權之間的平衡,以及除橫向的分權外的縱向分權(聯(lián)邦與州之間的分權)?! ?/pre>編輯推薦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是我國司法部指定的十六門主干課程之一。我國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內(nèi)容豐富、涉及面廣、表現(xiàn)形式多樣,通過學習這些基本原理,便能初步掌握我國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的總體輪廓,為今后從事行政法制工作提供重要的理論指導,為以后學習各部門行政法或各類具體行政法規(guī)范打下必要的基礎。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