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力學與地基基礎

出版時間:2007-7  出版社:高等教育  作者:張力霆  頁數:359  

前言

  《土力學與地基基礎》(第二版)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guī)劃教材?!锻亮W與地基基礎》(第一版)是2002年根據教育部制定的高職高專土建類課程教學的基本要求編寫的。該教材使用以來,巖土工程技術有了新的進展,尤其是相關規(guī)范頒布之后,使得教材建設遠落后于快速發(fā)展的巖土工程實踐。因此,為適應新的形勢,充實、完善和更新原教材內容,對本書進行了修訂?! ”窘滩陌?0學時編寫,共分十一章,主要內容包括土的物理性質與工程分類、土中應力計算、地基變形計算、土的抗剪強度與地基承載力、土壓力與邊坡穩(wěn)定、巖土工程勘察、天然地基上的淺基礎設計、樁基礎與其他深基礎、基坑工程、地基處理、特殊土地基及山區(qū)地基。本書第一版出版之際,正是有關規(guī)范討論修訂之時,一些概念、術語仍沿用了舊的規(guī)范條文。2002年后,修訂的有關規(guī)范相繼頒布。因此,本書遵循《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GB 50007~2002)、《巖土工程勘查規(guī)范》((3B 50021-2002)及《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guī)范》(JGJ 79-2002)等規(guī)范標準的要求,對全書各章節(jié)進行了適當的調整,尤其是對第四章~第八章、第十章等章節(jié)進行了一定的變動。同時,兼顧我國地域遼闊、幅員廣大、土質區(qū)域性強的特點,突出應用性與針對性。本教材理論部分盡可能以夠用為度,刪繁就簡;實用內容盡量充實加強,力求更新。具有內容精練,體系完整,緊密結合實際的特點。根據課程要求,書中附有針對性較強的例題、思考題及習題?! ”緯墒仪f鐵道學院張力霆主編,并編寫緒論、第一、二、三、六章;長春工程學院吳景華編寫第七、八、九章;淮海工學院樊華編寫第四、十章;河北工程技術高等??茖W校劉振京編寫第五章;石家莊鐵道學院王揚編寫第十一章。全書由張力霆統(tǒng)稿?! ”緯商旖虼髮W楊進良教授審閱,在編寫過程中還得到了石家莊鐵道學院周國斌、高亮、谷芳等同志的大力協(xié)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謝?! ∮捎谧髡叩乃接邢蓿瑫胁煌字幵谒y免,懇請讀者批評指正。

內容概要

  《土力學與地基基礎(第2版)》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guī)劃教材。全書內容共分十一章,并根據《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GB 50007-2002)、《巖土工程勘查規(guī)范》(GB 5002l 2001)及《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guī)范》(JGJ 792002)等規(guī)范要求系統(tǒng)地闡述了土的物理性質與工程分類、土中應力計算、地基變形計算、土的抗剪強度與地基承載力、土壓力與土坡穩(wěn)定、巖土工程勘察、天然地基上的淺基礎設計、樁基礎及其他深基礎、基坑工程、地基處理、特殊土地基及山區(qū)地基等內容。每章正文之前有學習目標,每章正文之后有小結、思考題、習題?!锻亮W與地基基礎(第2版)》精選內容,實用性強,可作為高職高專、成人高校及本科院校所屬二級職業(yè)技術學院的土建類房屋建筑工程專業(yè)的課程教材,也可作為土建類相關專業(yè)的課程教材,同時可供土建類專業(yè)勘察、設計和施工人員參考。

書籍目錄

緒論0.1 土力學與地基基礎課程簡介0.2 正確處理土力學與地基基礎問題的重要性0.3 本課程的特點和學習要求第一章 土的物理性質與工程分類1.1 土的概念與基本特征1.2 土的生成1.3 土的組成1.4 土的三相量比例指標1.5 無粘性土的密實度1.6 粘性土的稠度1.7 土的壓實原理1.8 地基土(巖)的工程分類小結思考題習題第二章 土中應力計算2.1 土中應力類型2.2 土中自重應力2.3 基底壓力2.4 土中附加應力小結思考題習題第三章 地基變形計算3.1 土的壓縮性3.2 地基最終變形計算3.3 土的滲透性與滲透變形3.4 飽和粘性土的單向滲透固結理論3.5 建筑物沉降觀測與地基變形容許值3.6 滲透固結的多維問題簡介小結思考題習題第四章 土的抗剪強度與地基承載力4.1 土的抗剪強度與極限平衡理論4.2 土的剪切試驗4.3 土的剪切特性一4.4 地基承載力小結思考題習題第五章 土壓力與土坡穩(wěn)定5.1 土壓力的種類與影響因素5.2 靜止土壓力的計算5.3 朗肯土壓力理論5.4 庫侖土壓力理論5.5 特殊情況下的土壓力計算5.6 擋土墻穩(wěn)定性分析5.7 土坡穩(wěn)定分析小結思考題習題第六章 巖土工程勘察6.1 概述6.2 巖土工程勘察方法6.3 巖土工程勘察報告書6.4 驗槽小結思考題習題第七章 天然地基上的淺基礎設計7.1 基礎的劃分7.2 基礎材料7.3 淺基礎的類型及構造7.4 基礎埋置深度的選擇7.5 地基承載力的確定7.6 淺基礎的設計與計算7.7 上部結構、基礎和地基共同作用的概念7.8 減輕不均勻沉降的措施小結思考題習題第八章 樁基礎及其他深基礎8.1 概述8.2 單樁豎向承載力特征值的確定8.3 群樁承載力計算8.4 單樁水平承載力8.5 樁及樁承臺的設計與計算8.6 其他深基礎小結思考題習題第九章 基坑工程9.1 概述9.2 基坑支護結構的計算與設計9.3 支護結構的穩(wěn)定性分析9.4 施工與檢測小結思考題習題第十章 地基處理10.1 概論10.2 換填法10.3 預壓法10.4 強夯法10.5 擠密樁法10.6 化學加固法10.7 加筋法10.8 托換法小結思考題習題第十一章 特殊土地基及山區(qū)地基11.1 膨脹土地基11.2 紅粘土地基11.3 濕陷性黃土地基11.4 山區(qū)地基小結思考題習題參考文獻

章節(jié)摘錄

  土的抗剪強度是土的重要力學性質之一。地基承載力、擋土墻土壓力、邊坡的穩(wěn)定等都受土的抗剪強度的控制。因此,研究土的抗剪強度及其變化規(guī)律對于工程設計、施工及管理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恋目辜魪姸仁芏喾N因素的影響。首先,決定于土的基本性質,即土的組成、土的狀態(tài)和土的結構,這些性質又與它形成的環(huán)境和應力歷史等因素有關。如土顆粒越粗、形狀越不規(guī)則、表面越粗糙及級配越好的土,其內摩擦力就越大,抗剪強度也大,砂土級配中隨粗顆粒含量的增多抗剪強度也隨之提高。土的原始密度越大,土粒之間緊密接觸,土粒問孔隙小,土顆粒間的表面摩擦力和咬合力就越大,剪切時需要克服這些力的剪應力也大。隨著土的含水量增多,土的抗剪強度隨之降低。若土的結構受到擾動破壞時,其抗剪強度亦隨之降低。其次,還決定于它當前所受的應力狀態(tài)。再次,土的抗剪強度主要依靠室內試驗和野外現場原位測試確定,試驗中儀器的種類和試驗方法對確定土的強度值有很大的影響。最后,試樣的不均一、試驗誤差,甚至整理資料的方法亦都將影響試驗的結果?! ⊥馏w是否達到剪切破壞狀態(tài),除了決定于土本身的性質外,還與它所受的應力組合密切相關。這種破壞時的應力組合關系就稱為破壞準則。土的破壞準則是一個十分復雜的問題,目前在生產實踐中廣泛采用的準則是莫爾一庫侖破壞準則?! y定土的抗剪強度的常用方法有室內的直接剪切試驗、三軸壓縮試驗、無側限抗壓強度試驗及原位十字板剪切試驗等。

編輯推薦

      其他版本請見:《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guī)劃教材:土力學與地基基礎(第2版)》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土力學與地基基礎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條)

 
 

  •   質量很可觀 發(fā)貨速度也還不錯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