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生物學

出版時間:2007-8  出版社:高等教育  作者:本社  頁數(shù):421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國家級規(guī)劃教材:古生物學》共分十章,第一、二章分別介紹古生物學的基本概念和古生物學的分類體系,第三、四、五、六章分古無脊椎動物、古脊椎動物、古植物和微體古生物4部分專門介紹了一些重點化石門類,第七、八、九章為演化古生物學、分子古生物學和環(huán)境古生物學,第十章對古生物學的主要應用領域進行了統(tǒng)一歸納。總體上,《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國家級規(guī)劃教材:古生物學》更加強調基礎理論教學和科學應用教學的結合,不僅適用于高等院校地質學專業(yè)古生物學課程的教學,而且也適合高校其他地學類專業(yè)本課程的學習,也可作為從事本學科領域研究的研究生和科技人員的基礎學習資料。

書籍目錄

第一章 古生物學的基本概念第一節(jié) 化石與古生物學一、化石的定義二、化石的種類三、古生物學的形成與發(fā)展四、古生物學的分支學科第二節(jié) 化石的形成一、化石形成的條件二、化石的石化作用三、化石埋藏學四、化石記錄的不完備性第三節(jié) 化石的類型一、實體化石二、模鑄化石三、遺跡化石四、分子化石第二章 古生物的分類和譜系第一節(jié) 古生物的分類方法第二節(jié) 古生物的分類等級與命名一、古生物的分類等級二、古生物的命名第三節(jié) 古生物的分類體系一、生物的分界二、原核生物界三、原生生物界四、真菌界五、植物界六、動物界第三章 古無脊椎動物第一節(jié) 概述一、無脊椎動物的一般特征二、無脊椎動物的主要類群三、無脊椎動物的主要研究意義第二節(jié) 珊瑚動物一、珊瑚動物的分類位置與一般特征二、軟體特征及其與骨骼構造的關系三、珊瑚綱的分類四、四射珊瑚亞綱五、橫板珊瑚亞綱六、珊瑚的生態(tài)第三節(jié) 軟體動物一、一般特征二、腹足綱三、雙殼綱四、頭足綱第四節(jié) 三葉蟲動物一、一般特征二、三葉蟲的背甲構造三、三葉蟲的分類及代表屬四、三葉蟲的生態(tài)與形態(tài)功能五、三葉蟲的演化與地史分布第五節(jié) 腕足動物一、腕足動物的軟體特征二、腕足動物殼體的基本特征三、腕足動物的分類及代表屬四、腕足動物的生態(tài)五、腕足動物的地史分布第六節(jié) 筆石動物一、筆石動物概述與分類位置二、筆石動物的骨骼構造三、筆石動物的分類及代表屬四、筆石動物的生態(tài)五、筆石動物的地史分布第四章 古脊椎動物第一節(jié) 概述一、一般特征二、分類三、演化簡史第二節(jié) 骨骼構造一、中軸骨二、附肢骨三、咽骨骼四、頭骨第三節(jié) 魚形動物一、無頜綱二、盾皮魚綱三、棘魚綱四、軟骨魚綱五、硬骨魚綱第四節(jié) 兩棲類一、迷齒亞綱二、殼椎亞綱三、滑體兩棲亞綱第五節(jié) 爬行類一、缺弓亞綱或無孔亞綱二、龜鱉亞綱三、雙弓亞綱或雙孔亞綱四、單弓亞綱或下孔亞綱第六節(jié) 鳥類一、古鳥亞綱二、反鳥亞綱三、今鳥亞綱第七節(jié) 哺乳類一、原獸亞綱二、獸亞綱第八節(jié) 人類的起源與演化一、人類在自然界的位置二、人類的起源與演化三、現(xiàn)代人的起源第五章 古植物第一節(jié) 植物的形態(tài)結構一、根二、莖三、葉四、生殖器官第二節(jié) 分類體系第三節(jié) 苔蘚植物門一、一般特征二、分類及代表化石三、地史分布及生態(tài)第四節(jié) 蕨類植物一、原蕨植物門二、石松植物門和節(jié)蕨植物門三、真蕨植物門第五節(jié) 裸子植物一、種子蕨植物門二、蘇鐵植物門三、銀杏植物門四、松柏植物門第六節(jié) 被子植物一、一般特征二、分類及代表化石三、葉結構分析四、被子植物起源與演化第七節(jié) 植物演化的主要階段第六章 微體古生物第一節(jié) 概述第二節(jié) 微體化石的主要類群第三節(jié) 微體化石采集與處理方法……第七章 演化古生物學第八章 分子古生物學第九章 環(huán)境古生物學第十章 古生物學研究方法

章節(jié)摘錄

  四、適應  適應(adaptation)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現(xiàn)象,也是生命特有的現(xiàn)象?! 拇蠓肿印⒓毎?、組織、器官到由個體組成的居群等各生物組織層次上,結構都與功能相適應,例如,鳥翅膀的結構是與它的飛翔功能相適應的。同時,具有這種結構的生物能夠使它適應一定的環(huán)境條件并能很好地生存和延續(xù),例如,魚鰓的結構及其呼吸功能適合于魚在水環(huán)境中生存,而陸地脊椎動物的肺及其呼吸功能適合于該動物在陸地環(huán)境中生存?! ∵_爾文將生物對環(huán)境的適應和新種的起源密切聯(lián)系在一起。假設某種動物生活在相對孤立的一些島嶼上,這些島嶼雖然過去是同一大陸,但是現(xiàn)在互相距離已經很遠。以達爾文的觀點分析,不同島嶼上的居群在形態(tài)上會發(fā)生分異,使每一個居群都能與其所處的環(huán)境相適應。經過幾代之后,不同島嶼上的居群可能形成各自不同的新種。例如,加拉帕戈斯群島上發(fā)生的適應進化,島嶼上現(xiàn)存的大多數(shù)種只與現(xiàn)存南美大陸上的種相似。對此的合理解釋就是這個島嶼上的動物完全來自于南美大陸,后來生存在不同島嶼上的動物發(fā)生了不同的進化。達爾文預言,弄清這種適應性的產生是理解進化的關鍵,而他的自然選擇的理論對適應進化(通過自然選擇而獲得適應進化的過程)做出了最好的解釋?! ∵m應除了能導致種的分化,使之產生一些新類型外,也必然導致種的繁榮和種分布范圍的擴大。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講,我們可.以把生物的多樣性看成是生物適應地球環(huán)境演變,并保持自身連續(xù)性所出現(xiàn)的一種適應狀態(tài)或進化狀態(tài)。五、自然選擇  達爾文的自然選擇( natural selection)理論主要基于兩點觀察。第一點觀察是繁殖過剩,即:許多居群都可以產生大量的后代,遠遠超過了環(huán)境可能提供的食物、空間和其他資源。這種繁殖過剩導致了居群內個體之間不可避免的將要發(fā)生生存斗爭。第二點觀察是個體變異,即:一個居群內的個體之間在很多遺傳性狀上并不相同,并且大多數(shù)的變異是可遺傳的。   ……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古生物學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6條)

 
 

  •   基礎性
  •   總體感覺還可以,入門級的書,紙張比較一般
  •   本書內容豐富,基礎理論全面,邏輯性強,體系完備。既注重實踐應用,又引入前沿成果,指出了學科發(fā)展方向。是一本提高生物科學素養(yǎng)的好讀物。
  •   此書為不多的專業(yè)書,可以作為參考書
  •     對于那些真正的初學者來說,這是一本不錯的入門書。尤其書后面的思考題設置的不錯。遺憾的是缺少彩圖,可參看大英圖鑒系列的《化石》一冊。
      首先讓我吃驚的是中國化石研究最早的一位竟然是顏真卿!我一查,原來是出自《麻姑》(由螺蚌化石推測滄海桑田之變),倒!練了半天顏體沒想到老顏還是科學家,古生物學開山鼻祖級人物。小子唯有頂禮膜拜之,并更加刻苦的練習顏書。老顏萬歲萬萬歲!
      關于那些滅絕的古生物的生態(tài)和形態(tài)功能的推測是古生物學里最有意思的,可惜這本書寫的太保守和簡略了,比如三葉蟲的。
      腕足動物是很好玩的,中學時候第一次見到大個的海豆芽的情景現(xiàn)在還歷歷在目。
      筆石實在是詭異的動物,好在師傅是搞這個的,以后慢慢請教。
      關于人類學的那個夏娃假說,我認為是實在無法相信的,至少我不能接受??隙ㄊ悄睦锍隽藛栴}。多地區(qū)起源說應該是對的。
      還有就是為什么很多低級的動物現(xiàn)在還活得好好的,那些詭異的,精彩的曾經繁盛的高級動物完全滅絕了?真是難以想象。到底是哪出了問題呢?
      
      
      
  •     這個版的,讀起來像小說,就是人家出版社不肯多花錢,印彩板的,才贊!誰叫中國人多呢,資源,資源!!
      估計不久又得換了,同學又得放血買教材,那叫一個貴?。?/li>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