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走進課堂(新課程課例評析)(必修)

出版時間:2006-7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作者:王榮生/國別:中國大陸  頁數(shù):361  
Tag標簽:無  

前言

  《走進課堂——高中語文(必修)新課程課例評析》的編寫宗旨是:密切關注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改革,緊密聯(lián)系當前語文教材改革實驗,反映普通高中語文新課程教材改革和教學改革精神,彰顯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改革的新理念,展現(xiàn)當代一線教師的探索足跡,熔教學案例、教學設計與教學研究、教學反思于一爐,既是普通高中語文新課程教學的重要參考書,也是透視當前語文教材與教學改革的研究文獻?! ∪珪譃橐韵滤膫€部分:  “語文課程與教學的時代轉型(代序)”論述了我國普通高中語文課程與教學改革的現(xiàn)狀,并對今后的走向提出了建議。改語文“

內容概要

本書為配合普通高中語文新課程改革,幫助普通高中語文教師實施新課程而編寫。《走進課堂:高中語文新課程課例評析》內容分四個部分,即“語文課程與教學的時代轉型(代序)”、“上編:課文教學”、“下編:活動教學”、“結語:評當前語文教學改革中的幾種傾向”。“課文教學”包括:傳統(tǒng)課文的當代審讀與教學;新課程新教材與教學創(chuàng)新;各版本高中語文(必修)教科書特色追求與教學體現(xiàn);“活動教學”包括:作文教學新理念;口語交際教學新領域;語文研究性學習的探索。

書籍目錄

語文課程與教學的時代轉型(代序)上編:課文教學 第一章 傳統(tǒng)課文的當代審讀與教學  導語  第一節(jié) 文學作品教學課例比較   1.1 《荷花淀》課例比較   1.2 《荷塘月色》課例比較   1.3 《祝?!氛n例比較  第二節(jié) 實用文教學課例比較   2.1 《拿來主義》課例比較   2.2 《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課例比較 第二章 新課程新教材與教學創(chuàng)新  導語  第一節(jié) 語文課程目標的達成   1.1 《我與地壇》課例評析   1.2 《離騷》課例評析  第二節(jié) 語文教學內容的創(chuàng)新   2.1 《登高》課例評析   2.2 《迢迢牽牛星》課例評析  第三節(jié) 語文學習方式的變革   3.1 《裝在套子里的人》課例評析   3.2 《項脊軒志》課例評析 第三章 各版本高中語文(必修)教科書特色追求與教學體現(xiàn)  導語  第一節(jié) 人教版的課例評析   1.1 教科書的特色   1.2 課例評析  第二節(jié) 蘇教版的課例評析   2.1 教科書的特色   2.2 課例評析  第三節(jié) 語文版的課例評析   3.1 教科書的特色   3.2 課例評析  第四節(jié) 粵教版的課例評析   4.1 教科書的特色   4.2 課例評析  第五節(jié) 山東版的課例評析   5.1 教科書的特色   5.2 課例評析下編:活動教學 第四章 作文教學新理念  導語  第一節(jié) 價值趨向:作文素養(yǎng)在對話教學中生成   1.1 教學實錄三則   1.2 評析:作文素養(yǎng)在對話教學中生成  第二節(jié) 內容取向:作文與講評有效的真情實感   2.1 課例4:“語文教育與人的發(fā)展”課題匯報課實錄   2.2 評析:有效的真情實感——作文與講評流動的血液  第三節(jié) 命題去向:話題作文不是作文題型的終結   3.1 話題作文及教學課例   3.2 評析:作文題型的變革——從命題作文到話題作文 第五章 口語交際教學新領域  導語  第一節(jié) 口語交際教學課例評析   1.1 情境性專題教學   1.2 落實在課文教學中的口語交際教學   1.3 綜合性學習中的口語交際能力培養(yǎng)  第二節(jié) 謀求口語交際教學的改善   2.1 口語交際的反思性課程內容及活動設計   2.2 口語交際的形成性課程內容及活動設計   2.3 口語交際的技巧性課程內容及活動設計 第六章 語文研究性學習的探索  導語  第一節(jié) 《秋水》研究性學習課例及討論   1.1 課例1:《秋水》研究性學習案例   1.2 課例的討論  第二節(jié) 《鴻門宴》、《垓下之圍》課堂研究性學習課例評析   2.1 課例2:《鴻門宴》、《垓下之圍》研究性學習課堂教學實錄   2.2 評析:從課文中開發(fā)研究性學習的資源結語:評當前語文教學改革中的幾種傾向

章節(jié)摘錄

  語文社選編了先鋒派小說《十八歲出門遠行》(其他版也選了,僅以此為例來說),是一次新課文的開發(fā),是教材內容的革新,這種革新必然帶來教學方式方法的改變。像這樣一篇小說,如果用解讀傳統(tǒng)的批判現(xiàn)實主義小說的那一套理論來解讀,一是必然讀不懂,二是讀懂了也味同嚼蠟。也就是說,解讀這類小說理應有一套與之相匹配的知識系統(tǒng),不能建構相應的知識系統(tǒng),將永遠與這類小說無緣。這樣就必然引發(fā)第二問題:當教師尚且缺乏新的知識體系的時候,又何以指導學生?長期以來,我們的語文教師的語文知識包括文藝理論知識沒能得到更新,這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教學改革,因此可以說,要想實現(xiàn)語文教學改革的深層突破,對語文教師的語文知識必須進行一次再造和換血,否則已有的陳舊的知識不但不能適應教學改革,反而會是對教學改革的阻抗,或者把教學改革包括教學內容的改革玩成了形式、花樣,貌似改革了實質上卻在原地踏步。在新世紀課程改革初期,我們曾特別關注教學觀念的革新,似乎我們教學中的許多問題緣自我們教學觀念的陳舊,但是,從新課程實施多年的情況來看,根本問題不在觀念上,或者說觀念的改變并非難事,觀念更新只是解決問題的起點而非終結,從觀念更新到行為變革這中間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這長長的路程中間我們到底還缺失什么?根本的問題恰恰在于教師的學科知識更新,只有實現(xiàn)教材內容更新與教師知識更新的匹配,才能真正實現(xiàn)教學富有實效的深層變革?! ?.還要所謂的教學設計嗎?教學設計到底有何用?  首先我們必須承認這樣一個事實,當前的教學設計基本上是依據(jù)文本并指向文本的,僅就這樣的教學設計我們還需要嗎?這個問題似乎問得莫名其妙,但在教學中這個問題一直在困擾我們,比如,既然教學可以是或應該是非預設的,那還要教學設計干什么?教學是生態(tài)的,是千變萬化的,誰也保不準會發(fā)生什么。如果教學真正尊重學生的主體性,那教學的活動應該緊跟學生的問題和思維的發(fā)展。但是,這份教學設計啟迪著我們:問題可能并不那么簡單。這里涉及的問題甚為復雜。一是課文及課文中隱含的知識的難易程度,制約著教學設計的必要性和選擇性。就課文《十八歲出門遠行》而言,沒有一定的教學設計的指導與規(guī)劃,學生自主學習也一定有所得,但遠沒有在教學設計的指導與規(guī)劃下高效與到位,因為這篇小說對于大部分同學來說可能讀不懂,或不耐看。而有了教師的預設,就能保證學生在正確的閱讀軌道上運行。二是教材內容的設置影響著教學設計。

編輯推薦

  《走進課堂:高中語文新課程課例評析》緊密聯(lián)系當前普通高中語文新課程教學教材改革實驗,彰顯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改革新理念,熔教學課例、教學設計與教學研究、教學反思于一爐?!蹲哌M課堂:高中語文新課程課例評析》可作為普通高中語文教師的教學參考書和普通高中語文新課程培訓、語文教師繼續(xù)教育教材,也可作為高等師范院校語文教育專業(yè)本科生、教育碩士的教學參考用書。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高中語文-走進課堂(新課程課例評析)(必修)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3條)

 
 

  •   書本很不錯,讀了之后又很深的感悟,對自己的工作有很大的指導
  •   有理論,有實踐,不錯。
  •   之前借的,現(xiàn)在有自己的了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