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5-7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作者:江光榮 頁數(shù):322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本書系統(tǒng)介紹當代心理咨詢和心理治療的理論與實踐。全書從心理咨詢和心理治療的專業(yè)性質及其發(fā)展歷程入手,以當事人在心理治療中的改變?yōu)檩S心,分別闡述心理咨詢的影響因素、咨詢目標、咨詢關系、咨詢過程和策略、專業(yè)道德等基本問題。然后以專章對當代心理咨詢與心理治療的一些主要體系如精神分析、行為治療、以人為中心、理性情緒行為、家庭系統(tǒng)等治療體系進行了系統(tǒng)介紹。本書在前一版基礎上進行了全面修改,增刪章節(jié)頗多,內(nèi)容反映近年來本學科的最新進展,但仍保持了原版理論實踐并重、資料翔實可靠、敘述清晰流暢的特點?! ”緯勺鞔髮W心理學專業(yè)高年級學生,臨床心理學、心理咨詢和社會工作等專業(yè)研究生教材,并可供各類心理咨詢師和心理治療師培訓使用。
作者簡介
江光榮,哲學博士(香港中文大學),現(xiàn)為華中師范大學心理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華中師范大學心理輔導研究所所長,中國教育學會學校心理輔導專業(yè)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心理學會臨床心理學與心理咨詢專業(yè)委員會委員。主要研究方向:心理咨詢與治療,學校心理輔導。 主要著作有:《心理咨詢與治療》(安徽人民出版社,1995),《人性的迷失與復歸:羅杰斯的人本心理學》(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班級社會生態(tài)環(huán)境研究》(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選擇與成長:大學生心理學》(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等。另有數(shù)十篇論文和研究報告發(fā)表于《亞洲輔導學報》、《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中國臨床心理學》等雜志。
書籍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jié) 人的發(fā)展與心理咨詢 一、適應和發(fā)展——人生兩大基本任務 二、社會變遷——現(xiàn)代人面臨的適應挑戰(zhàn) 三、陷入適應困境的現(xiàn)代人 四、出路在哪里 第二節(jié) 心理咨詢和心理治療概述 一、名詞說明 二、心理咨詢和心理治療 三、什么是心理咨詢/心理治療 四、心理咨詢的性質和特點 第三節(jié) 心理咨詢和心理治療的發(fā)展歷程 一、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心理治療的思想和實踐 二、西方心理治療的發(fā)展歷史 三、心理咨詢在美國的發(fā)展過程 四、心理咨詢在中國人社會中的發(fā)展第二章 心理咨詢的要素 第一節(jié) 咨詢和治療中的共同要素 一、對共同要素的研究 二、對共同要素的認識 三、弗蘭克的研究和看法 第二節(jié) 當事人 一、哪些人不適合做心理治療 二、當事人的社會和人口統(tǒng)計學變量 三、障礙的特點和改變動機 四、當事人的人格和個人特點 第三節(jié) 咨詢師 一、咨詢師的角色與功能 二、咨詢師的個人特點 第四節(jié) 其他變量 一、咨詢關系 二、理論、策略和方法 三、治療之外的力量第三章 咨詢目標 第一節(jié) 健全人格與咨詢目標 一、健全人格的含義 二、健全人格標準涉及的問題 三、不同研究得到的健全人格模型 四、健全人格的維度 五、綜合評論——健全人格的標準 第二節(jié) 咨詢目標概述 一、目標對于咨詢的意義 二、目標概念分析 三、不同流派的治療目標 四、目標要求 第三節(jié) 確定咨詢目標 一、常見問題與處理原則 二、確定目標的方法 第四節(jié) 價值與價值干預 一、心理咨詢中價值問題的本質 二、心理咨詢實務中對價值問題的處理 三、原則:功能干預對內(nèi)容干預第四章 會談及會談技巧 第一節(jié) 會談的一般問題 一、會談及其作用 二、交換信息的會談與幫助性的會談 三、會談中的互動與信息加工 第二節(jié) 會談中的非言語交流 一、學習非言語交流的途徑 ……第五章 咨詢關系 第六章 一般咨詢過程第七章 當事人評估第八章 精神分析方法第九章 行為療法第十章 以人為中心療法第十一章 理情行為療法第十二章 結構家庭治療第十三章 其他療法第十四章 專業(yè)道德問題參考文獻
章節(jié)摘錄
第二章 心理咨詢的要素: 第四節(jié) 其他變量: 當事人和咨詢師作為心理咨詢的兩個主體,自然是影響咨詢效果的最重要的因素,但是,還有其他一些因素也對咨詢效果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雖然它們或多或少都跟咨詢師和當事人有著一定的聯(lián)系。 一、咨詢關系: 咨詢關系是咨詢和治療能否取得成效的一個非常重要的變量??疾煲幌氯魏我环N人際幫助活動,無一不是在某種關系的背景、氣氛下進行的。這種背景的情況會極大地影響幫助的效果。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觀察到許多幫助活動沒有收效,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沒有一種良好的關系。譬如存在情緒敵對,交流生硬,或在雙方內(nèi)心深處存在猜忌和不信任,等等。心理治療不同于藥物治療的一個突出特點就是它不具備強制生效的功能,我們可以在一位病人極不愿意的情況下給他吃藥打針,治療照樣有效;但我們無法在一位抱著敵意、不信任的當事人身上取得任何心理治療的功效,當事人的戒備、不合作會使得咨詢步履維艱。 咨詢關系發(fā)展的可能性主要取決于咨詢師的態(tài)度,也跟當事人的人際信任有一定關系。由于我們沒有辦法選擇當事人,所以,在談論咨詢關系時,學者們的注意焦點主要集中于咨詢師的態(tài)度特點。 對咨詢師態(tài)度在治療改變中的作用的發(fā)現(xiàn)和強調始于羅杰斯。羅杰斯提出了同感理解、無條件積極關懷、真誠等幾種態(tài)度特質(他稱之為改變的條件或助長條件[facilitative condi-tions])。羅杰斯大膽地宣稱:這些條件決定著治療的全部效果,既是人格改變的必要條件,也是充分條件(Rogers,1957;參見江光榮,2000)。后來的學者包括羅杰斯的學生對這個假設做了相當充分的研究,結果表明羅杰斯的看法基本上是正確的。大多數(shù)當代的心理咨詢流派都接受和吸收了羅杰斯學派的這一發(fā)現(xiàn),結果這些助長條件被看作是各種心理咨詢與治療體系中的共同要素(見本章第一節(jié))。目前的研究傾向于這樣的結論:助長條件的作用雖然不一定像羅杰斯所斷言的是充分必要條件,至少是必要條件。 我們將在第五章詳細討論咨詢關系的作用、建立良好關系的條件和過程。
編輯推薦
《心理咨詢的理論與實務》系統(tǒng)介紹當代心理咨詢和心理治療的理論與實踐??勺鞔髮W心理學專業(yè)高年級學生,臨床心理學、心理咨詢和社會工作等專業(yè)研究生教材,并可供各類心理咨詢師和心理治療師培訓使用。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