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曼傳

出版時間:2004-12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作者:(美)詹姆斯?格雷克  頁數(shù):486  譯者:黃小玲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世界上有兩種天才,一種是“普通的”天才,一種是如魔術(shù)師般“神奇的”天才。只要你我再聰明幾倍的話,就可以比得上普通的天才,而如魔術(shù)師般神奇的天才就不一樣了,他們的心思到底怎樣在運作,我們是無論如何也無法理解的,分析他們的思想就像要看穿魔術(shù)師怎樣變戲法一樣困難。所以,在外人看來,神奇的天才都是一些語言荒誕、行為古怪、智慧超凡的“鬼才”。而理查德·費曼可以說是人類歷史上千年才難得出一個的科學鬼才。    費曼被很多物理學家譽為上個世紀承愛因斯坦之后最偉大的實證物理學家,在他研究生剛畢業(yè)時,就參與了美國制造第一枚原子彈的曼哈頓計劃。后來,他又在美國加州理工學院任教約40年,并在1965年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不過,令這位物理學家聲名遠揚的遠遠不止這些,他的邦戈鼓藝高超,甚至能頂替職業(yè)鼓手上場表演,他還可以像一位真正的畫家一樣賣掉自己的作品,他是撬保險柜的專家,他喜歡 在無上裝酒吧里研究科學問題??傊牟湃A,他的幽默,他的率性而為的惡作劇,令他的一生多姿多彩。同時,他的成長和他的成就,也包含了許多發(fā)人深省的啟示。

作者簡介

詹姆斯·格雷克(James Gleick),美國最偉大的科普暢銷書作家,1954年生于紐約,畢業(yè)于哈佛大學。畢業(yè)后先到明尼亞博利斯市(Minneapolis)創(chuàng)辦《Metropolis》周報,于1977年返回紐約,在《紐約時報》擔任編輯及采訪記者十年,成為著名的科技志欄作家。格雷克目前已出版數(shù)部十分暢銷的科普著作,其中《混沌》,《費曼傳》以及《牛頓傳》(以上三本書都已同高等教育出版社引進出版)等書多次獲得美國國家非文學類圖書獎提名,英國非文學類最佳暢銷書等獎項,被譯作近30種語言,行銷全球。

書籍目錄

序曲第1章 法洛克威第2章 麻省理工學院第3章 普林斯頓大學第4章 洛斯·阿拉莫斯第5章 康奈爾大學第6章 加州理工學院尾聲

章節(jié)摘錄

  請讀片段與作者談費曼你何時開始對費曼產(chǎn)生興趣?在我為了撰寫《混沌》一書而造訪很多科學家時,費曼的名字一再被提及,而且從那些科學家的語氣中,似乎可以感覺出某種程度的崇警。對他們來說,費曼真地很,到期可以說是超人,是那個不需要英雄的團體中的真正英雄。他們?yōu)槭裁赐瞥缳M曼為英雄呢?當然,他們是折服于他的睿智。但更精確地說,費曼是一個頗具魅力的矛盾混合體,他有著風流倜儻的名聲,卻也因第一任妻子悲劇式棄世的創(chuàng)痛而飽受折磨。他是諾貝爾獎得主,同時也是一位開保險箱專家和邦戈彭手。費曼在物理學家中,以輕視哲學家而聞名,但物理學家們尊崇他,因為對他們而言,他是一位十足的哲學家。在我們所生存的時代中,擔負知識傳承-評論真理,解析不確定-的人,并不是哲學家,而是像費曼這樣的實證物理學家。如此說來,費曼究竟是物理不家,哲學家或是天才?他當然是一位物理不家,但他也是比大多數(shù)哲學家更稱職的哲學家,而且無論依據(jù)何種定義,他都是當之無愧的天才。天才有能力改變歷史,但也許定義天才的一項重要標準是,科學家有將其科學,理論以整體視之的能力,也就是像牛頓般,將知識的零碎圖片整合起來的能力。費曼無疑非常勝任這項艱巨工作,將物理學家所知道的一切加以組合,再重新以系統(tǒng)的方式陳述出來。你希望讀者對費曼有什么樣的印象?費曼與愛因斯坦或泰勒等科學家不同,他是20世紀每一位土生土長的美國科學天才。和大多數(shù)科學家都在年輕時代完成實質(zhì)工作成果的情況不一樣的是,費曼直至無晚才開始從事真正的研究。但最令我驚牙的是費曼對所有事物所表現(xiàn)出來的創(chuàng)造力,他的生活方式,研究途徑,還有他運用心智的方法。費曼是一個熱情洋溢的人,也就是這種熱情維持并強化了他的各種處世方式。也許費曼這種矛盾的解答只有一個:熱情。

媒體關(guān)注與評論

  他有著風流倜儻的名聲,喜歡在無上裝酒吧里研究科學問題;他是諾貝爾獎得主,同時也是一位開保險柜專家和邦戈鼓手;在物理學家里,他以輕視哲學家而聞名,但物理學家們尊崇他,因為對他們而言,他是一位十足的哲學家;……他就是集荒誕與天才于一身的偉大物理學家——理查德·費曼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費曼傳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5條)

 
 

  •   在大學學過普通物理學,知其人,當還真不知道他是如此傳奇,鬼才似的人物。很適合小朋友立志學習,在物理界的江湖里,這個算是令人膜拜的人物吧!
  •   非常好的一本書,值得一看。
  •   值得推薦
  •   看完費曼叢書的話,從第三者的角度去看費曼的人生還是很有意思的。書比較長,敘述得挺詳細。
  •   了解科普的好書,結(jié)合讀讀《混沌:開創(chuàng)新科學》,加深對世界的了解。
  •   質(zhì)量不錯,價格稍高。
  •   書脊壓變形了,但懶得換了
  •     英文原版書鏈接http://www.amazon.com/Genius-Life-Science-Richard-Feynman/dp/0679747044/ref=sr_1_3?ie=UTF8&qid=1309187879&sr=8-3-spell
      書名是Genius: The Life and Science of Richard Feynman
      但是中文版 gennius就多了一個n 敢情翻譯可能翻譯物理名詞翻譯到頭暈 然后抄題目抄錯了
      中文版鏈接:http://www.amazon.cn/%E8%B4%B9%E6%9B%BC%E4%BC%A0-%E6%A0%BC%E9%9B%B7%E5%85%8B/dp/B0011BQGOG/ref=sr_1_1?ie=UTF8&qid=1309188174&sr=8-1
  •      從開始看這本書,就開始著迷了。我說感嘆的不僅是費曼的聰明,他的執(zhí)著,而是對西方的科學機構(gòu)以及各個以前在物理教科書上遇到的前輩與偶像有了更加感性的認識,就像貝特、奧本海默、愛因斯坦他們依舊崇高,戴森變成了一個可愛的家伙,還有那個處處和費曼相對比的施文格。這一個個物理學的明珠,那么密集的聚集在一起,互相交換思想、傳遞研究成果、實驗家與理論家互助、學生和老師激烈辯論、、、而費曼無疑是這個圈子中的明星。
       我不禁想要加入他們之中,當然是自己有能力才行。
      
  •     作者詹姆斯?格雷克可以說是鼎鼎大名了。
      但是這本書文筆并非那么的流暢。
      可以說很多地方比較生澀難讀。
      我不知道是不是由于翻譯的原因。
      因為原版我沒有讀過。
  •      翻開一本赫物理學家的傳記,你會期望讀到些什么?或者說,你能想象那里會寫些什么?我讀完了這本《費曼傳》,里面的內(nèi)容大大超出了我的想象。
      
       同我讀過的詹姆斯.格雷克的第一本書《混沌-開創(chuàng)新科學》一樣,這本《費曼傳》無論從哪一頁開始讀,都很快能令人(起碼是我自己)興趣盎然地讀下去。第一頁(中譯本,下同)上說:(費曼)白天是康奈爾大學的教授,舉止興奮,像個大孩子;到了晚上,他猛追女人,從新生舞會到酒吧和紅燈區(qū)。(呵呵,怎么看著和現(xiàn)在的“白天教授,晚上禽獸”有點像?)翻到第61頁,書中開始講所謂的“最小作用原理”:在海灘上離海數(shù)尺的救生員發(fā)現(xiàn)其對角線上有一位游泳者溺水,游泳者距離岸邊尚有一段距離,倘若救生員跑步的速度一定,游泳的速度稍慢,那么如何找出救援游泳者的最快路徑呢?再翻到148頁,費曼和他的助手在為誰去將一張廢紙丟進紙簍而爭論,他們測量二人座位到紙簍的距離,再乘以薪水,戲謔地計算他們對核子科學的價值。第328頁,費曼離婚了,法院判決(第二任)妻子“可以擁有他們共有的1950年奧爾茲莫比爾汽車,還有家中所有家具”,費曼則拿到1951年的林肯車,他的科學書,“所有的鼓和打擊樂器”,……全國的報紙都醒目地報道這宗離婚案,不是因為費曼有名,而是因為評論家和漫畫家都不愿錯過這里面的虐待細節(jié):教授敲邦戈鼓,在床上做微積分。
      
       這些奇聞軼事之間,則是關(guān)于費曼一生的學術(shù)經(jīng)歷和核物理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的歷史的描述:費曼的童年,玩收音機(第18至19頁那段關(guān)于收音機歷史的描述真是出色,從收音機一直寫到以太、相對論、介質(zhì)、波粒二象性),自制防盜鈴,中學數(shù)學天才,MIT,Princeton,洛斯.阿拉莫斯的原子彈研制生涯(穿插著令人神傷的費曼和第一個妻子阿琳相處的最后歲月),1948年春天27位制造原子彈的物理學家的波可諾會議(都是如雷貫耳的人物:奧本海默、波爾、費米、狄拉克……),康乃爾大學(費曼在此創(chuàng)造了著名的“費曼圖”),加州理工學院,航天飛機事故調(diào)查,等等等等。這部分內(nèi)容寫得同樣并不枯燥,
      
       格雷克的科普著作之所以那么吸引人,我看主要還是因為作者下了極大的功夫,掌握了大量的資料,又具備相當?shù)穆殬I(yè)素養(yǎng),這種素養(yǎng)不僅限于具體的學科知識,還而深入到認識論的層面。將素材、學養(yǎng)以從容不迫的文筆融為一爐,寫出的文章便既高屋建瓴,又具體而微,精彩的細節(jié)與發(fā)人深思的論述隨處可見,似隨手拈來,又不顯得零散,而是圍繞著費曼的一生、他的學術(shù)生涯、重要貢獻、以及二十世紀的核物理學史這些基本的主題,流暢而緊密地結(jié)合成一個整體;生動處仿佛是在看電影,嚴謹處又好像科學史論文,真正做到了深入淺出、舉重若輕。讀罷全書,套用一句網(wǎng)上惡搞的俗語,我對作者的“仰慕之情真是如滔滔之江水!”。
      
       不過這本關(guān)于一位偉大物理學家的傳記中,最令我印象深刻,可以說是瞠目結(jié)舌的部分,還是關(guān)于費曼的私生活,即他和女性關(guān)系的描寫。在第一位妻子阿琳因絕癥去世后不久,他就開始和別人約會,尤其是漂亮小姐。而在其后的一生之中,費曼與女人的關(guān)系更是多姿多彩,他會跟大學生約會,或到紅燈區(qū)買春,也跟他交往的物理研究生的年輕太太上床。(P323);“公務出國的時候,費曼總是沾花惹草,到后來主人都知道要幫他介紹小姐。在倫敦,他會去找波琳(Pauline),或貝蒂(Betty);在巴黎,他會探望伊莎貝拉(Isablle)或瑪麗亞娜(Marian),在阿姆斯特丹,要記得跟馬莉卡(Marik)或珍妮(Genny)聯(lián)絡(luò)”(P327)。他的愛因斯坦金質(zhì)獎章,以及一本有阿琳在上面仔仔細細地給插圖上了顏色的書,被一位曾與他有染的女士拿去,用做向他要“分手費”的籌碼……這完全徹底地顛覆了我心目中關(guān)于偉大科學家的概念。真是難以想象這樣的人如果出現(xiàn)在中國會有什么樣的命運,會遭到什么樣的評價。在費曼死后(1988年),人們在整理他的遺物時發(fā)現(xiàn)了一個盒子,里面裝著一封寫給阿琳的信,寫于1946年10月17日,阿琳死后兩年左右,信的最后寫到:
      
       我親愛的妻子,我很愛你。
      
       我愛我的妻子,我的妻子已經(jīng)死了。
      
       注:請原諒我沒有把這封信寄給你,因為我不知道你的新地址在哪里。
      
       這封信寫完后直至被人發(fā)現(xiàn),之間的四十二年里,就一直只裝在費曼的盒子里,或者說,他孤獨的心中。我想他肯定有很多時候是忘卻了的,但他也仍然一直保留著。阿琳死的時候,他“彎下身體去親吻她,心里記下了她頭發(fā)的味道,那個味道還是和平常一樣,他覺得很驚訝?!保≒212)。
      
       我也有些驚訝,這篇關(guān)于物理學大師的傳記的書評,寫著寫著,卻以這兩個細節(jié)來結(jié)尾。
      
      文章引用自:
      
  •   嗯,的確錯了。不知現(xiàn)在改正沒有
  •   我親愛的妻子,我很愛你。
      
       我愛我的妻子,我的妻子已經(jīng)死了。
      
       注:請原諒我沒有把這封信寄給你,因為我不知道你的新地址在哪里。
      
      這封信寫完后直至被人發(fā)現(xiàn),之間的四十二年里,就一直只裝在費曼的盒子里,或者說,他孤獨的心中。我想他肯定有很多時候是忘卻了的,但他也仍然一直保留著。阿琳死的時候,他“彎下身體去親吻她,心里記下了她頭發(fā)的味道,那個味道還是和平常一樣,他覺得很驚訝。”
    突然間想流淚了~~~
  •   高中時讀的這本書,很動容,很有趣
  •   費曼是個真正優(yōu)秀的物理學大師,我很崇拜他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