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8-4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作者:張蓓荔 楊寶智 著 頁數(shù):427 字數(shù):670000
Tag標簽:無
前言
從我接到司徒華城老師的《弦樂藝術史》遺稿至今整整15年了?! ?5年前,由于正在開設《弦樂藝術史》課的司徒華城教授突然因心臟病逝世,中央音樂學院領導找我談話,希望我接過他的這門課。于是我從司徒老師的遺孀錢沈英女士手中,接過他的這份沉甸甸(足有好幾公斤)的手稿。他在手稿中嚴謹?shù)目瑫托沱惖挠⑽淖煮w,足以反映了他的人格、他的修養(yǎng)、他的博學以及他的治學態(tài)度。后來,我又在管弦系和教材科分別拿到他在不同的兩屆課程中印發(fā)過的油印講義?! 】戳怂倪@些材料,更覺得司徒老師這個人太了不起了?! ∷就嚼蠋煹母赣H司徒夢巖早年留學美國,學習造船,兼學制作提琴和演奏提琴。回國后任教于上海精武會西弦部,是最早一批中國提琴教師之一,除了教出廣東音樂大師呂文成、尹自重之外,由他親自調教的幾個兒女都在中國音樂舞臺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痕跡:上海交響樂團的司徒海城,是上海提琴界巨擘;在臺灣的司徒興城,創(chuàng)記錄地成功舉辦過四種不同樂器(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四首代表性奏鳴曲的獨奏音樂會;曾任中央樂團首席大提琴手的司徒志文,領導“愛樂女”女子室內(nèi)樂團推廣新人新作馳名國內(nèi)外;成就最大的是原任中央樂團首席小提琴兼巡回演出獨奏家小組成員、后任中央音樂學院教授的司徒華城,他畢業(yè)于上海滬江大學,英文好,并有廣博的人文科學和自然科學的知識,音樂藝術方面更是師出名門(小提琴琴藝從師于19世紀一代宗師約阿希姆的關門弟子威廷伯格)。因而講授西方弦樂藝術史,對于有豐富的實踐經(jīng)驗和理論基礎的司徒華城來說,是勝任有余的?! 〉?,就我所知,在國內(nèi)尚未出版過全面的西方弦樂藝術史(而不只是小提琴藝術史)方面的書籍,而備課的絕大部分資料,主要都要靠司徒老師親自從浩瀚的有關的英文書籍(他家里就有很多藏書,再加上從中央音樂學院圖書館借來的書)中翻譯出來,再加以整理。這里的工作量之大,無法估計?! ≡谒闹v義中,《弦樂藝術史》實際上主要是西方弓弦樂藝術史。被分為:“弦樂器的誕生及琴與弓制造史”、“小提琴藝術史”、“中提琴藝術史”、“大提琴藝術史”、“低音提琴藝術史”和“豎琴藝術史”等幾個部分。在“小提琴藝術史”和“大提琴藝術史”中是以各學派的誕生、發(fā)展、消亡和各學派的代表人物生平及其貢獻為主線的。在手稿中還有剛剛開了個頭而沒有來得及完成的“室內(nèi)樂”部分和“小提琴藝術史”中尚待補充的“重要作品介紹”的一些片段,他還想寫“吉他藝術史”,但只有標題。
內(nèi)容概要
本書系天津市高等學?!笆濉币?guī)劃教材之一。作者旨在使音樂院校和普通師范院校音樂專業(yè)的學生了解弦樂藝術發(fā)展的歷史事實,開闊視野,給演奏者提供有關作品的思想、技巧和美學觀點的歷史經(jīng)驗。其主要內(nèi)容包括提琴類樂器的起源、形成、演變和制作史;演奏技術與風格發(fā)展;弦樂文獻;弦樂教育教學思想以及弦樂演奏美學發(fā)展等,全面而具體地記述了弦樂藝術的發(fā)生和發(fā)展。本書史料豐富,圖文結合,具有較強的實用性、科學性、可操作性。 除各音樂學院,高師音樂院系本科、??茖W生使用外,本書還可作為研究生自學參考用書,并可供廣大音樂愛好者使用。
書籍目錄
第一章 弦樂器的起源、形成、演變、構造及制作家 第一節(jié) 弦樂器的起源 第二節(jié) 歐洲弓弦樂器的形成及演變 第三節(jié) 提琴類樂器的構造及其發(fā)展 第四節(jié) 歷代著名提琴類樂器的制作家第二章 巴羅克時期的弦樂藝術 第一節(jié) 器樂的興起——17世紀以前的器樂 第二節(jié) 巴羅克時期的音樂特點 第三節(jié) 巴羅克時期的弦樂演奏技術狀況 第四節(jié) 巴羅克時期的意大利小提琴學派 第五節(jié) 巴羅克時期歐洲其他各國的弦樂藝術 第六節(jié) 巴羅克時期的弦樂文獻 第七節(jié) 巴羅克時期的弦樂藝術風格及演奏美學觀點 第八節(jié) 巴赫的弦樂藝術第三章 古典主義時期的弦樂藝術 第一節(jié) 古典主義時期的音樂特點 第二節(jié) 古典主義時期的演奏技術狀況 第三節(jié) 法國學派的興起 第四節(jié) 古典主義時期歐洲其他各國的弦樂藝術 第五節(jié) 古典主義時期的弦樂文獻 第六節(jié) 古典主義時期的弦樂教學及理論研究 第七節(jié) 古典主義時期的弦樂藝術風格和演奏美學觀點 第八節(jié) 維也納古典樂派對弦樂藝術的貢獻第四章 浪漫主義時期的弦樂藝術 第一節(jié) 浪漫主義時期的音樂特點 第二節(jié) 帕格尼尼的成就及其影響 第三節(jié) 浪漫主義時期弦樂藝術的各個學派及其代表人物 第四節(jié) 浪漫主義時期的弦樂文獻 第五節(jié) 浪漫主義時期的弦樂教學及理論研究 第六節(jié) 浪漫主義時期的弦樂藝術風格和演奏美學觀點 第七節(jié) 浪漫主義時期的作曲家對弦樂藝術的貢獻第五章 20世紀的弦樂藝術 第一節(jié) 20世紀的音樂特點 第二節(jié) 20世紀作曲家對演奏技術的新探索 第三節(jié) 20世紀世界著名弦樂藝術家 第四節(jié) 20世紀的弦樂文獻 第五節(jié) 20世紀的弦樂教學及理論研究 第六節(jié) 20世紀的弦樂藝術風格和演奏美學觀點 第七節(jié) 弦樂藝術在各國的發(fā)展第六章 提琴類樂器在中國的發(fā)展 第一節(jié) 中國提琴音樂創(chuàng)作的歷程 第二節(jié) 中國民族風格提琴曲的特點 第三節(jié) 中國提琴作品目錄 第四節(jié) 中國提琴藝術教育、交流和理論研究的發(fā)展 第五節(jié) 中國舉辦的提琴類樂器演奏、創(chuàng)作和制作比賽以及參加國際比賽獲獎情況附錄 一、世界著名弦樂演奏家姓名索引(按字母順序) 二、國際提琴類樂器的比賽(按字母順序) 三、世界著名室內(nèi)樂團(按字母順序) 四、術語解釋(按字母順序)參考文獻
章節(jié)摘錄
二、提琴的誕生 即使有了遠祖和近親,但是假若沒有新的思潮和新的美學觀念,沒有先進的科學和生產(chǎn)技術,提琴是不可能誕生的?! ≡谕崴沟纫獯罄难睾3鞘?,由于海上貿(mào)易發(fā)達,新興市民階層的思想和感情都得到解放。15世紀東羅馬帝國被土耳其人滅亡前后,有許多希臘的學者跑到意大利來避難;他們以宣講古希臘的文學和藝術為業(yè),同時借此鼓吹自由、民主,提倡科學、人權,這種“人本主義”的思潮和意大利新興市民階層的需要結合起來,掀起了一場被恩格斯稱為“人類從來沒有經(jīng)歷過的最偉大的變革”的文藝復興運動,加速了對新文化的探索。于是,“中世紀的幽靈消失了,意大利出現(xiàn)前所未有的藝術繁榮”(恩格斯),他們以古希臘的自由藝術為樣板,強調對“人”的興趣(而不是對神),力圖發(fā)揮人的創(chuàng)造才能,表現(xiàn)人的意志和感情,佛羅倫薩和威尼斯那些造型藝術大師的人體雕塑和油畫,給后世留下許多不朽的珍品?! ∫魳芬仓饾u從中世紀的約束中被解放出來。過去在禁欲主義的思想指導下,專業(yè)創(chuàng)作手法單一:旋律必須是欽定的(如格里高利圣詠等)、節(jié)奏型十分死板、樂句的結構要講究所謂“詩體”、律制限制在畢達哥拉斯律(即“五度相生律”)之內(nèi)不得逾越、連調式也只準用七種教會調式?,F(xiàn)在的新興市民階層可不管那一套了,在自由的民間藝人倡導下,音樂藝術出現(xiàn)了以下的一些變化:在復調音樂繼續(xù)向前發(fā)展的同時,主調音樂興起;音調的表情擴大了,例如,音量強弱的幅度增大了,音域增寬了;不依附于聲樂、戲劇的獨立的器樂音樂大大增加,器樂的技巧性和表現(xiàn)個體意識的獨奏音樂得到了發(fā)展。這些變化歸結到一點,就是要擺脫“神”的約束,表現(xiàn)“人”的情感,尋找“人”的聲音。這時,維奧爾琴的音響和性能(供宗教儀式合奏或貴族們在閨閣中娛樂等)已經(jīng)不能適應時代和市民階層的需要。人們期待著一種新的弓弦樂器,她能夠更接近于“人”的聲音,能表現(xiàn)人類自己的(而不是在冥冥中的“神”的)強烈的、具有個性的、自由奔放的感情?! 榱耸骨侔l(fā)出人的聲音,意大利的制琴大師們曾經(jīng)為此走遍整個歐洲,研究各種教堂、宮殿、橋梁、城堡,觀察各種雕塑、油畫、壁畫,思索它們的美的形象與音響震撼人心的源泉。他們追求的不單是外形美(小提琴那優(yōu)美的曲線使人想起雕塑中的天使),也不單是結構科學、便于演奏,而首先是胸中蘊藏著一種大膽的設想:用幾十片木片發(fā)出人世間最美妙、最動聽的音響——類似人的歌唱,表現(xiàn)人的感情的歌唱。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