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3-10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作者:季瀏主編 頁數:154
前言
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工作從2001年秋季開始,至今已近兩年了。下面,我將就回顧總結前一階段工作,切實做好2003年新學年的課程改革實驗推廣工作,積極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向縱深發(fā)展講幾點意見?! ∫?、回顧總結兩年來的實驗工作,進一步 堅定推進課程改革的信心 近兩年來,在各級政府、教育部門與廣大實驗區(qū)校長、教師、教研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在全社會的關心支持下,課程改革實驗按預定計劃穩(wěn)步實施,進展是健康的。課程改革的預期效果逐步呈現,實驗區(qū)中小學教育正朝著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目標,發(fā)生著深刻的、喜人的變化?! ∽兓皇?,重視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yǎng)的教學行為正在逐步形成,課堂呈現出勃勃生機。教學方式更加靈活多樣,師生之間共同學習、平等交流的民主關系逐步形成,學生更喜歡學校、更愛學習了。 變化之二是,有利于教師成長的教研、培訓活動廣泛開展,蔚成風氣。
內容概要
《體育與健康新課程案例與評析》第一一部分包括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教學專業(yè)支持工作小組”對基礎教育新課程實施以來的課堂教學實踐的回顧與反思,以及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研制組對體育(與健康)新課程實驗以來的總結。第二部分是體育(與健康)新課程在實驗過程中的22個案例,分成“轉變學習方式”、“激發(fā)學習興趣”、“尊重學生的選擇”、“關注個體差異”、“開發(fā)課程資源”及“師生交流與合作”等6篇。這些案例反映了體育(與健康)新課程實施帶來的各方面的變化,展示了教師教學工作的經歷以及他們在改革中遇到的問題和困惑。每個案例都從教學實踐出發(fā),但最后落腳點并不僅限于教學,而是廣泛涉及教育觀念、師生關系、學習方式、評價、教師專業(yè)化成長、教材使用、課程資源開發(fā)等學校教育的方方面面。 該書由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教學專業(yè)支持工作小組”和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研制組組織征集案例,標準組進行點評成書,具有指導性和啟發(fā)性,可作為體育(與健康)教師新課程培訓、日常教學、繼續(xù)教育的主要參考書,也可作為各類教育教學研究人員的重要參考書。
作者簡介
季瀏,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華東師范大學體育與健康學院院長?,F任教育部國家中小學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研制組組長,教育部全國高等學校體育教學指導委員會理論學科組組長,中國運動心理學專業(yè)委員會常委,上海市大學生體育協會副主席,上海市體育運動心理學研究會主任。迄今為止,主編《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解讀》、《體育教育展望》、《體育課程與教學論》、《小學體育新課程教學法》、《初中體育新課程教學法》、《當代運動心理學》、《體育社會心理學》、《現代催眠術》等著作;在國內外雜志上發(fā)表學術論文70余篇;主持國家中小學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等項目的研究;主編全國中小學和高校《體育與健康》、《體育心理學》、《體育》教材共12本,其中,高校公共體育課《體育與健康》獲國家教材二等獎。2002年獲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師獎”。
書籍目錄
積極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向縱深發(fā)展(代序)國家級課程改革實驗區(qū)教學改革工作進展調研分析報告新課程帶來新變化第1篇 轉變學習方式一、以學生為本,著力培養(yǎng)主體意識二、動能創(chuàng)想能創(chuàng)創(chuàng)能樂三、讓學習新知識成為學生自覺、自愿的愉快活動四、充滿創(chuàng)意、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的新課堂五、在自主、合作學習的環(huán)境中發(fā)展六、引導、激勵、創(chuàng)新第2篇 激發(fā)學習興趣一、跑。還是很有趣的二、在實施新課程中創(chuàng)新體育投擲教學三、美化情境,激發(fā)興趣四、導趣、導思、導練五、一張舊報紙給學生帶來了快樂第3篇 尊重學生的選擇一、允許學生有一點“任性”二、收獲與困惑三、尊重、理解是教育的根本四、創(chuàng)設情境。發(fā)展個性第4篇 關注個體差異一、一堂“成功”的失敗課二、我的一堂技巧課三、多樣分組、多式投籃、有效教學第5篇 開發(fā)課程資源一、學生是開發(fā)課程資源的源泉二、勇敢者的游戲第6篇 師生交流與合作一、走進孩子的世界二、過程比結果更重要主要參考文獻后記
章節(jié)摘錄
【四)重視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需求 學生在體能、運動技能、愛好、個性等方面存在著相當大的差異,這種差異不僅表現在后天的學習上,而且與先天的因素有關。例如,一個學生無需付出多大的努力,100米跑成績可達到13秒,另一個學生花了九牛二虎之力只能跑出14秒的成績。這就是客觀差異,這種差異往往是后天難以彌補的。如果我們在體育教學過程中用統一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對待具有個體差異的學生,對所有學生提出同樣高的要求,會造成有些學生獲益,另一些學生則可能會遭受挫折或失敗?! 鹘y的體育教學中,往往按照正態(tài)分布的理論將學生的體育學習分成好、中、差,同時按照要求好學生的標準去要求其他所有學生,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又往往對體育成績好的學生給予特別的關注和關心,這就造成了這些學生高人一等的思想,同時也影響了其他同學體育學習的積極性?! V大體育教師在體育課程改革實驗中,初步樹立了體育課程要面向全體學生、關注學生個體差異和不同需求的意識,從教學內容的選擇到教學評價的實施都充分關注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不強調過分營造同學間相互比較的氛圍,不強調將學生分為3、6、9的等級,力求使每一個學生的需要得到滿足,使每一個學生都有進步和成功的體驗,并在原有的基礎上進步和發(fā)展,從而提高每一個學生體育學習和活動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例如,本書“多樣分組、多式投籃、有效教學”的案例中,教師用大小不同的呼啦圈代替籃圈,用鋼絲繩將一排排呼啦圈固定在高度不同的空中,并改變籃圈的直徑,讓學生尋找適合于自己的最佳投籃點。這樣的活動滿足了不同水平學生的需求,讓每個學生都可能體驗到成功的樂趣,從而激發(fā)了他們學習籃球的興趣?! ⌒麦w育課程更加倡導對體育學習“弱者”的關注。體育學習“弱者”在身體條件、體能和運動技能等方面往往不如他人,故容易產生體育學習的自卑感,喪失體育學習的自信心,進而遠離體育活動。體育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采用特殊的教學手段和方法使學生看到自己的進步和發(fā)展,提高體育學習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以激勵他們主動、積極地投身于體育活動。例如,本書“引導、激勵、創(chuàng)新”的案例中,教師引導大家關注“弱者”,不歧視肥胖同學,讓他在疊羅漢活動中主動承擔“底座”的任務,從而使這位同學既發(fā)揮了自己的優(yōu)勢,又體現了自身在集體中的價值,增強了體育學習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