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法幾何及工程制圖

出版時間:2002-8  出版社:高等教育  作者:西安交通  頁數:275  

前言

本書是在我室編寫的電類各專業(yè)用講義的基礎上,根據1980年5月審訂的高等工業(yè)學校四年制無線電類等專業(yè)(60~80學時)試用的《畫法幾何及工程制圖教學大綱》(草案),和1982年2月高等學校工科基礎課程教材編審委員會工作會議的精神,并參照1982年6月高等學校工科制圖教材編審委員會昆明會議對上述講義的評審意見修編而成的。在編寫過程中,我們努力按照“打好基礎,精選內容,逐步更新,利于教學”的要求處理本書的內容、系統(tǒng)、文字敘述和插圖等問題。力求做到如下幾點:一、以本門課程的“主要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繪圖和讀圖的能力”為依據,遵循“少而精”的原則,確定本書的內容。特別注意闡明制圖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因此,我們根據制圖的需要,確定畫法幾何內容的深、廣度,為使學生能正確繪制和閱讀比較簡單的機械圖樣,提供足夠的投影理論基礎。對組合體的畫圖和看圖,以及常用的視圖、剖視、剖面等投影制圖內容,也給予足夠的重視。在機械制圖部分,適當介紹了電器產品的圖樣及其表達特點。并嚴格貫徹與制圖有關的國家標準。二、根據本門課程各部分之間的內在聯系,按照循序漸進的原則,處理本書的系統(tǒng),注意前后緊密配合,每章每節(jié)所介紹的內容和要求目的明確,并盡量做到突出重點,分散難點,力求對學時不同,深、廣度要求有別的專業(yè)都能適用,同時又注意貫徹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原則。因此,本書在介紹點、線、面及其各種相對位置的投影知識的過程中,由淺入深、由簡到繁地介紹平面立體的作圖方法,并把截交線的畫法和相貫線的畫法與相應組合體的作圖方法結合起來,以利于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使用本書時,教師可以根據自己的經驗和條件,把“組合體視圖的尺寸注法”和“看組合體視圖的方法”兩節(jié)提到“截交線的畫法”之前來講授。把編在第八章最后的“公差與配合”內容,提前到適當的教學階段來貫徹。三、在文字敘述上,既注意準確地闡明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也注意通過各種結構形式的組合體和機件講清繪圖和看圖的基本方法,為學生進一步提高繪圖和看圖能力打下比較堅實的基礎。為了便于自學,我們力求從大多數學生的實際水平出發(fā),酌情處理文字敘述的詳、略和圖例的復雜程度。在圖例的選用上,既注意形體結構清晰,重點突出,又考慮到繁簡適中,能說明問題,使多數學生能真正體會到按照文字敘述的方法和步驟進行繪圖和看圖的重要性。與本書配套使用的,還有一本由西安交通大學工程畫教研室徐鳳仙、溫伯平、朱同鈞選編的《畫法幾何及工程制圖習題集》,也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這套教材除供高等工業(yè)學校無線電類等專業(yè)使用外,還可供各類學校和自學青年學習機械制圖時參考。本書由唐克中、朱同鈞主編,參加編寫的還有白世清、洪曼君、朱燕萍和劉毅夫等。我們教研室有不少同志參加了本書的繪圖等工作。

內容概要

  《畫法幾何及工程制圖(電氣信息管理科學與工程等類專業(yè)適用)》是根據原國家教委1995年批準印發(fā)的“高等學校工程本科工程制圖基礎課程教學基本要求(電子與信息、管理工程等類專業(yè)適用)”和最新發(fā)布的有關國家標準,在第二版的基礎上修訂而成?!懂嫹◣缀渭肮こ讨茍D(電氣信息管理科學與工程等類專業(yè)適用)》分為11章,外加附錄,主要內容有:制圖基本知識,正投影法基礎,換面法,組合體,軸測圖,機件形狀的表達方法,零件圖,緊固件和部分常用件,裝配圖,計算機繪圖(介紹AutoCAD2000的基本應用)和立體表面的展開?! ∨c《畫法幾何及工程制圖(電氣信息管理科學與工程等類專業(yè)適用)》配套的許睦旬等編〈〈畫法幾何及工程制圖習題集〉〉(第3版)同時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懂嫹◣缀渭肮こ讨茍D(電氣信息管理科學與工程等類專業(yè)適用)》及配套的習題集可供高等學校電氣信息、管理科學與工程等類專業(yè)使用。

書籍目錄

緒論第一章 制圖基本知識§1-1 國家標準《機械制圖》§1-2 繪圖工具和儀器的使用方法§1-3 幾何作圖§1-4 平面圖形的畫法§1-5 手工繪圖的方法和步驟第二章 正投影法基礎§2-1 投影方法概述§2-2 三視圖的形成及其投影規(guī)律§2-3 平面立體三視圖的畫法§2-4 立體的投影分析§2-5 回轉體第三章 換面法§3-1 概述§3-2 點的投影變換規(guī)律§3-3 四個基本作圖問題§3-4 解題舉例第四章 組合體§4-1 組合體的構形§4-2 組合體視圖的畫法§4-3 截交線的畫法§4-4 相貫線的畫法§4-5 組合體視圖的尺寸方法§4-6 看組合體視圖的方法第五章 軸測圖§5-1 軸測圖投影的基本知識§5-2 正等軸測圖的畫法§5-3 斜二等軸測圖的畫法§5-4 軸測剖面圖的畫法第六章 機件形狀的表示方法§6-1 視圖§6-2 剖視§6-3 剖面§6-4 局部放大圖§6-5 簡化畫法§6-6 第三角投影簡介第七章 零件圖§7-1 零件圖的作用和內容§7-2 零件上的常見結構§7-3 零件圖的視圖選擇§7-4 零件圖中尺寸的合理標注§7-5 表面粗糙度符號、代號及其注法§7-6 極限與配合§7-7 普通螺紋和梯形螺紋公差與配合 §7-8 沖壓件和壓塑嵌接件的表達特點§7-9 零件測繪和零件草圖§7-10 看零件圖第八章 緊固件和常用件§8-1 螺紋緊固件§8-2 鍵§8-3 銷§8-4 齒輪§8-5 彈簧§8-6 滾動軸承第九章 裝配圖§9-1 裝配圖的作用和內容§9-2 裝配圖中的視圖§9-3 裝配圖中的尺寸§9-4 裝配圖中零部件的序號、明細欄和標題欄§9-5 裝配圖的畫法§9-6 裝配結構的合理性§9-7 看裝配圖及拆繪零件圖的方法第十章 計算機繪圖基礎§10-1 Auto CAD 2000軟件概貌§10-2 主要繪圖命令§10-3 命令提示§10-4 選擇對象的方法及作用輔助工具§10-5 主要修改命令§10-6 圖塊的創(chuàng)建與插入§10-7 尺寸標注§10-8 綜合舉例第十一章 立體表面的展開§11-1 可展面的展開§11-2 不可展面的展開——近似展開§11-3 變形接頭表面的展開附錄一、常用零件結構要素二、螺紋三、常用的標準件四、極限與配合五、常用的金屬材料和非金屬材料參考書目

章節(jié)摘錄

插圖:1.準備工作畫圖前應先了解所畫圖樣的內容和要求,準備好必要的繪圖工具,清理桌面,暫時不用的工具、資料不要放在圖板上。2.選定圖幅根據圖形大小和復雜程度選定比例,確定圖紙幅面。3.固定圖紙圖紙要固定在圖板左下方(圖1-38),下部空出的距離要能放置丁字尺,以便操作。圖紙要用膠紙固定,不應使用圖釘,以免損壞圖板。4.畫底稿畫出圖框和標題欄輪廓后,先畫出各圖形的基準線,注意各圖的位置要布置勻稱。底稿線要細,但應清晰。5.檢查并清理底稿后,加深圖形和標注尺寸,最后完成標題欄。加深的步驟與畫底稿時不同。一般先加深圖形,其次加深圖框和標題欄,最后標注尺寸和書寫文字(也可在注好尺寸后再加深圖形)。加深圖形時,應按先曲線后直線,由上到下,由左到右,所有圖形同時加深的原則進行。在加深粗直線時,將同一方向的直線加深完后,再加深另一方向的直線。細線一般不要加深,在畫底稿時直接畫好就行了。  6.全面檢查圖紙  描圖步驟與加深步驟相同,一般先描粗線,后描細線。

編輯推薦

《畫法幾何及工程制圖(電氣信息管理科學與工程等類專業(yè)適用)》是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畫法幾何及工程制圖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