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力學與地基基礎

出版時間:2007-11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作者:張力霆 編  頁數(shù):362  
Tag標簽:無  

前言

  《土力學與地基基礎》是教育部高職高專規(guī)劃教材,是根據(jù)高職高專土建類房屋建筑工程專業(yè)教學的基本要求并結合目前教學改革發(fā)展的需要以及在實際工程中專業(yè)的最新動態(tài)編寫的?!  锻亮W與地基基礎》共分十一章,主要內容包括土的物理性質與工程分類、土中應力計算、地基變形計算、土的抗剪強度與地基承載力、土壓力及邊坡穩(wěn)定、地基勘察、天然地基上的淺基礎設計、樁基礎、基坑工程與其他深基礎、地基處理、特殊土地基及山區(qū)地基?!锻亮W與地基基礎》采用了最新修訂的《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以及其他巖土工程新規(guī)范、新規(guī)程和新標準,結合高職高專教育的特點,突出應用性和針對性。在編寫過程中注重理論聯(lián)系實際,強調應用,同時編入了較多的新技術和新方法。另外,由于我國地域遼闊、幅員廣大、土質區(qū)域性強,為了照顧各地區(qū)特點,對膨脹土地基、紅粘土地基、濕陷性黃土地基、山區(qū)地基做了必要的介紹,授課時可結合本地區(qū)特點合理取舍?!  锻亮W與地基基礎》由河北工程技術高等??茖W校張力霆主編,張力霆編寫緒論、第一、二、三、六章;連云港化工高等??茖W校樊華編寫第四、十章;西南交通大學峨眉分校陳偉慶編寫第五、十一章,長春工程學院吳景華編寫第七、八、九章。全書由張力霆統(tǒng)稿?!  锻亮W與地基基礎》由天津大學楊進良教授主審,在編寫過程中還得到了河北工程技術高等??茖W校秦植海教授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謝?!  锻亮W與地基基礎》在編寫過程中正值巖土工程專業(yè)基本規(guī)范《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修訂之際,《土力學與地基基礎》的一些內容引用了該規(guī)范(征求意見稿)的有關規(guī)定,其他相關內容則采用現(xiàn)行規(guī)范規(guī)定,在使用《土力學與地基基礎》時應注意規(guī)范內容的交替與銜接?!  锻亮W與地基基礎》帶x的章節(jié),教師和學生可根據(jù)專業(yè)、學時等具體情況決定取舍。由于作者的理論水平和實踐經(jīng)驗有限,《土力學與地基基礎》錯誤及不妥之處在所難免,懇請讀者批評指正。

內容概要

  《土力學與地基基礎》是教育部高職高專規(guī)劃教材。全書內容共分十一章,包括土的物理性質與工程分類、土中應力計算、地基變形計算、土的抗剪強度與地基承載力、土壓力及土坡穩(wěn)定、地基勘察、天然地基上的淺基礎設計、樁基礎及其他深基礎、基坑工程、地基處理、特殊土地基及山區(qū)地基。每章正文之前有學習目標,正文之后有小結、思考題、習題?!  锻亮W與地基基礎》參照我國最新修訂的(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和其他巖土工程新規(guī)范、新標準,精選內容,突出了應用性和針對性?!锻亮W與地基基礎》可作為高等職業(yè)學校、高等??茖W校、成人高校以及本科院校舉辦的二級職業(yè)技術學院的土建類房屋建筑工程專業(yè)的專業(yè)基礎課程教材,也可作為土建類相關專業(yè)的課程教材,同時可供土建類專業(yè)勘察、設計和施工技術人員參考使用。

書籍目錄

緒論0.1 土力學與地基基礎課程簡介0.2 正確處理土力學與地基基礎問題的重要性0.3 本課程的特點和學習要求第一章 土的物理性質與工程分類學習目標1.1 土的概念與基本特征1.2 土的生成1.3 土的組成1.4 土的三相量比例指標1.5 無粘性土的密實度1.6 粘性土的稠度1.7 土的壓實原理1.8 地基土(巖)的工程分類小結思考題習題第二章 土中應力計算學習目標2.1 土中應力形式2.2 土中自重應力2.3 基底壓力2.4 土中附加應力小結思考題習題第三章 地基變形計算學習目標3.1 土的壓縮性3。2 地基最終變形計算3.3 土的滲透性與滲透變形3.4 飽和粘性土的單向滲透固結理論3.5 建筑物沉降觀測與地基變形容許值3.6 滲透固結的多維問題簡介小結思考題習題第四章 土的抗剪強度與地基承載力學習目標4.1 土的抗剪強度與極限平衡理論4.2 土的剪切試驗4.3 土的剪切特性4.4 地基破壞過程及按塑性區(qū)發(fā)展范圍確定地基承載力4.5 按極限荷載確定地基承載力小結思考題習題第五章 土壓力及土坡穩(wěn)定學習目標5.1 擋土墻的作用與土坡的劃分5.2 擋土墻的土壓力類型5.3 朗肯土壓力理論5.4 庫侖土壓力理論5.5 特殊情況下的土壓力計算方法5.6 擋土墻的設計5.7 土坡穩(wěn)定分析小結思考題習題第六章 地基勘察學習目標6.1 地基勘察的基本概念6.2 地基勘察方法6.3 地基勘察報告書6.4 驗槽小結思考題習題第七章 天然地基上的淺基礎設計學習目標7.1 基礎的劃分7.2 基礎材料7.3 淺基礎的類型及構造7.4 基礎埋置深度的選擇7.5 地基承載力的確定7.6 淺基礎的設計與計算7.7 上部結構、基礎和地基共同作用的概念7.8 減輕不均勻沉降的措施小結思考題習題第八章 樁基礎及其他深基礎學習目標8.1 樁基礎的應用范圍8.2 樁的類型8.3 單樁豎向承載力的確定8.4 群樁承載力計算8.5 單樁水平承載力8.6 樁及樁承臺的設計與計算8.7 其他深基礎小結思考題習題第九章 基坑工程學習目標9.1 基坑支護結構的作用和類型9.2 基坑工程的計算與設計9.3 地下連續(xù)墻與逆作法9.4 施工與檢測小結思考題習題第十章 地基處理學習目標10.1 地基處理的基本概念10.2 換填法10.3 預壓法10.4 強夯法10.5 擠密樁法10.6 化學加固法10.7 加筋法10.8 托換法小結思考題習題第十一章 特殊土地基及山區(qū)地基學習目標11.1 膨脹土地基11.2 紅粘土地基11.3 濕陷性黃土地基11.4 山區(qū)地基小結思考題習題參考文獻

章節(jié)摘錄

  現(xiàn)由粗到細的變化,但由于搬運距離短,顆粒棱角仍較明顯。由于靠近山地的洪積土顆粒較粗,承載力一般較高,屬于良好的天然地基;離山較遠的地段所形成的洪積土顆粒較細,成分均勻,厚度較大,這部分土分為兩種情況,一種因受到周期性干旱的影響,土質較為密實,是良好的天然地基;另一種由于場地環(huán)境影響,地下水溢出地表,造成沼澤地帶,因此承載力較低。  4。沖積土  沖積土是流水的作用力將河岸基巖及上部覆蓋的坡積土、洪積土剝蝕后搬運、沉積在河道坡度較平緩的地帶形成的。隨著水流的急、緩、消失重復出現(xiàn),沖積土呈現(xiàn)出明顯的層理構造。由于搬運過程長,搬運作用顯著,棱角顆粒經(jīng)碰撞、滾磨逐漸形成亞圓形或圓形的顆粒。搬運距離越長,沉積的顆粒越細。 5。其他沉積土 除上述幾種沉積土之外,還有海洋沉積土、湖泊沉積土、冰川沉積土、海陸交互相沉積土和風積土。它們分別由海洋、湖泊、冰川及風的地質作用而形成。下面僅介紹湖泊沉積土?! 『闯练e土主要由湖浪沖擊湖岸,破壞岸壁形成的碎屑組成。近岸帶沉積的主要為粗顆粒,遠岸帶沉積的是細顆粒。近岸帶有較高的承載能力,遠岸帶則差些。湖心沉積物是由河流和湖流夾帶的細小顆粒到達湖心后沉積形成的,主要是粘土和淤泥,常夾有細砂、粉砂薄層,稱為帶狀土。這種土壓縮性高,強度低。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土力學與地基基礎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