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哲學史

出版時間:1998-6  出版社:高等教育  作者:黃楠森  頁數(shù):433  字數(shù):530000  
Tag標簽:無  

前言

本書是國家教委在“八五”期間組織編寫的,后又作為國家教委“九五”重點教材立項。本書作者大部分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史》(八卷本)的作者,小部分是近十多年來成長起來的專門研究馬克思主義哲學史的中青年學者。我國真正開展馬克思主義哲學史的教學和研究是改革開放以后的事情,本書是在這近20年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史教學經驗和科學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編寫的。我國過去在大學里沒有馬克思主義哲學史課程,只有馬克思主義哲學原著課和原理課,這似乎是告訴人們馬克思主義哲學不是一個歷史過程,而是一本本經典作家的著作,而原理就是從這些著作中抽繹出來的。但是既然馬克思主義哲學是一門科學,它就有它萌芽、形成與發(fā)展的過程,就必定有正確與錯誤、真理與謬誤的互相交錯和轉化,因此,一當“文革”結束,實踐作為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得以確立,“百家爭鳴”政策真正貫徹,馬克思主義哲學就作為一個歷史過程在我國的研究和教學中開展起來了,這就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史。馬克思主義哲學史作為一門學科的建立把我國的馬克思主義哲學水平推上了一個新的階段,因為以歷史的眼光來看馬克思主義哲學,大大增強了它的科學性和實踐性,這對于人們堅持和發(fā)展馬克思主義哲學都是十分有利的。所以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以1981年出版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史稿》為濫觴,陸續(xù)出版了系統(tǒng)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史教材或專著,而《馬克思主義哲學史》(八卷本)可以說是這類著作中最詳盡的一種。但這部400萬字的巨著并不能當作教材來使用,特別是90年代以來,由于改革開放的深入和關于馬克思主義哲學本身的爭論日益突出,一本新的能反映時代特點和馬克思主義哲學史學科發(fā)展水平的教材的需要就提到了馬克思主義哲學史學者們面前,這就是本書編寫和出版的主要原因。國家教委社科司1993年頒布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史教學大綱》采取了一種新的框架,即把馬克思主義哲學從萌芽到今天大約150年的發(fā)展分為三個50年,每個50年各占3章,即第一、二、三章敘述和評論了馬克思主義哲學19世紀下半期在歐洲的形成、傳播和發(fā)展,第四、五、六章分別為20世紀上半期在俄國(包括后來的蘇聯(lián))、西方國家和中國的傳播、研究和發(fā)展,第七、八、九章分別為20世紀下半期在蘇聯(lián)、西方國家和中國的發(fā)展。這是一個比較完整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史體系,本書采取了這個體系,但把第九章又分為兩章,第十章專門介紹改革開放以來馬克思主義哲學在中國的發(fā)展,特別是鄧小平理論的哲學貢獻。

內容概要

  本書是國家教委在“八五”期間組織編寫的,后又作為國家教委“九五”重點教材立項。它的作者包括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南京大學、復旦大學多年從事馬克思主義哲學史教學和研究的知名教授,其中大部分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史》(八卷本)的主要作者。本書是在總結我國理論界近20年來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史教學經驗和科研成果的基礎上編寫的。本書敘述和評論了馬克思主義哲學萌芽、形成和發(fā)展的歷史,包括從19世紀40年代到20世紀90年代大約150年。本書把這150年大體分為三個50年加以評述:第一、二、三章為19世紀下半葉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形成和在歐洲的傳播與發(fā)展;第四、五、六章為20世紀上半葉在俄國、西方國家和中國的傳播和發(fā)展;第七、八、九、十章為20世紀下半葉在蘇聯(lián)、西方國家和中國的研究和發(fā)展。這個框架同國家教委1993年公布的教學大綱基本一致,不同的是20世紀下半葉部分中國占了兩章,突出了鄧小平理論的哲學貢獻。本書材料豐富,觀點全面,說理透徹,行文流暢,除供哲學專業(yè)本科生使用外,亦可作為一般讀者了解馬克思主義哲學史學科內容的參考書。

書籍目錄

緒論
 一、馬克思主義哲學史的研究對象和特點
 二、馬克思主義哲學史的分期
 三、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史的意義和方法
第一章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形成(1836—1848)
 第一節(jié) 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的歷史條件和理論來源
  一、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的歷史條件
  二、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理論來源
 第二節(jié) 馬克思和恩格斯世界觀的轉變
  一、參加青年黑格爾派活動時期
  二、開始轉向唯物主義和共產主義
  三、實現(xiàn)向唯物主義和共產主義的轉變
 第三節(jié) 馬克思、恩格斯對科學世界觀的探索
  一、異化勞動理論在科學世界觀形成中的重大作用及其局限性
  二、從異化勞動理論到唯物史觀的過渡
 第四節(jié)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形成和問世
  一、馬克思主義哲學形成的標志
  二、馬克思哲學思想發(fā)展中的重大飛躍——《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
  三、唯物史觀基本原理的制定
  四、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問世
第二章 馬克思主義哲學在歐洲革命時期的運用、驗證和發(fā)展(1848—1875)
 第一節(jié) 馬克思、恩格斯對1848年革命及其以后革命形勢的哲學分析
  一、對1848年革命的哲學分析
  二、對1848年革命失敗后形勢的哲學分析
 第二節(jié) 馬克思在研究資本主義經濟形態(tài)中對自己哲學的豐富和發(fā)展
  一、《資本論》對唯物史觀的科學論證
  二、《資本論》的科學方法論
 第三節(jié) 恩格斯的軍事哲學思想
  一、恩格斯是第一個馬克思主義軍事理論家
  二、科學的戰(zhàn)爭觀和研究、處理軍事問題的方法論
  三、批判唯心主義戰(zhàn)爭觀,對戰(zhàn)爭做科學的預見
 第四節(jié) 巴黎公社經驗的哲學總結和無產階級專政理論的進一步發(fā)展
  一、巴黎公社是人類歷史上無產階級專政的第一次偉大嘗試
  二、馬克思、恩格斯對公社經驗教訓的哲學總結
  三、公社失敗后為繼續(xù)堅持、捍衛(wèi)和發(fā)展無產階級專政理論而斗爭
第三章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系統(tǒng)化及其在歐洲的傳播(1875—19世紀末)
 第一節(jié) 恩格斯在對杜林的論戰(zhàn)中對馬克思主義哲學全面系統(tǒng)的論證
  一、反對杜林主義,捍衛(wèi)和發(fā)展馬克思主義世界觀
  二、從實際出發(fā)還是從原則出發(fā)是兩種對立的世界觀
  三、批判“終極真理論”,論述認識的辯證法
  四、反對形而上學,論述辯證法的理論及其基本規(guī)律
  五、兩種對立的歷史觀
 第二節(jié)總結自然科學的發(fā)展,創(chuàng)立自然辯證法的理論和方法
  一、馬克思、恩格斯自然辯證法思想的發(fā)展過程
  二、關于自然界的辯證發(fā)展和向人類社會飛躍的理論
  三、自然科學的發(fā)展與辯證法的規(guī)律和范疇
 第三節(jié) 馬克思、恩格斯晚年的哲學思想
  一、馬克思晚年筆記的基本內容及其歷史意義
  二、恩格斯揭示人類早期社會形成和發(fā)展的規(guī)律
  三、恩格斯總結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和發(fā)展的規(guī)律
  四、恩格斯的晚年通信對歷史唯物主義的捍衛(wèi)和發(fā)展
 第四節(jié)馬克思主義哲學在歐洲的傳播和發(fā)展
  一、狄慈根對辯證唯物主義的研究和貢獻
  二、梅林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傳播和捍衛(wèi)
  三、考茨基早期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傳播
  四、拉法格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傳播和捍衛(wèi)
  五、拉布里奧拉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傳播
第四章 20世紀上半葉馬克思主義哲學在俄國和蘇聯(lián)的傳播和發(fā)展(1883—1945)
 第一節(jié) 19世紀末20世紀初馬克思主義哲學在俄國的傳播和發(fā)展
  一、19世紀末俄國經濟政治狀況和馬克思主義的傳播
  二、普列漢諾夫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貢獻
  三、列寧在理論斗爭中捍衛(wèi)和發(fā)展了馬克思主義哲學
 第二節(jié) 第一次俄國革命前后列寧對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發(fā)展
  一、第一次俄國革命和認識論問題
  二、普列漢諾夫對馬赫主義的批判
  三、列寧在批判馬赫主義中發(fā)展了馬克思主義認識論
 第三節(jié) 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列寧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全面發(fā)展
  一、大戰(zhàn)的爆發(fā)與第二國際的破產
  ……
第五章 馬克思主義哲學在西方的曲折經歷(20世紀上半葉)
第六章 20世紀上半葉馬克思主義哲學在中國的傳播和發(fā)展
第七章 戰(zhàn)后蘇聯(lián)與東歐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發(fā)展和曲折
第八章 馬克思主義哲學在戰(zhàn)后西方社會面臨的挑戰(zhàn)
第九章 中國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的艱難歷程和毛澤東思想的曲折發(fā)展
第十章 社會主義建設新時期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及其哲學基礎
后記

章節(jié)摘錄

公社在打碎原有國家機器的基礎上所建立的無產階級政權,正如馬克思從公社革命實踐中總結的那樣,首先一條是廢除常備軍和警察,摧毀這些實行壓迫的物質力量,斬斷纏繞在社會機體上的“蟒蛇”,讓社會重新獲得解放和發(fā)展。公社的第一個法令就是廢除常備軍而用武裝的人民來代替它。首先是在中心城市巴黎建立了由工人組成的國民自衛(wèi)軍,并以此為榜樣規(guī)定在農村地區(qū)也應該由服役期限極短的國民軍來代替原有的常備軍。馬克思充分肯定了這一創(chuàng)舉,認為應當把它制度化,并且在公社失敗的幾個月后又進一步分析和強調建立人民武裝的重要性,認為公社未能通過把一切勞動資料轉交給從事生產的勞動者的辦法消滅現(xiàn)存的壓迫條件,從而清除“階級統(tǒng)治和階級壓迫的唯一的基礎”,“但是,在實行這種改變以前必須先建立無產階級專政,其首要條件就是無產階級的大軍?!雹伲ㄈ┮怨绲墓椭贫却婀倭胖贫锐R克思總結巴黎公社所建立的無產階級政權的另一條重要經驗,是取消特權、廢除官僚制度。公社實行真正的普選制,由巴黎各區(qū)選出的城市代表組成公社,代表對選民負責,隨時可以撤換,其中大多數(shù)自然都是工人,或公認的工人階級的代表,而不是像資產階級議會那樣,每三年或六年決定一次由什么人來代表和壓迫人民。公社真正體現(xiàn)了為人民服務的職能,破除了國家管理的神秘性,把軍事、政治和行政職務變成了真正工人的職務。同時,公社規(guī)定從上到下一切公職人員都只領取相當于工人工資的薪金,國家高級官吏所享有的一切特權以及支付給他們的辦公費,都隨著這些官吏的消失而消失。這樣,社會公職就“不再是中央政府走卒們的私有物”④,“騎在人民頭上作威作福的老爺們”被“隨時可以罷免的勤務員”所代替,舊政府權力的合理職能終于“歸還給社會的負責任的勤務員”了。馬克思在這里總結公社經驗而提出的“社會公仆”或“勤務員”的觀念,是千百年來傳統(tǒng)觀念的革命變革,改變了“官貴民賤”的世俗觀念,從根本上改變了官民之間的關系,端正了國家公職人員為人民服務的原則和思想。(四)摧毀精神壓迫的工具公社在廢除了反動統(tǒng)治的物質權力以后,立刻著手摧毀反動統(tǒng)治對人民進行精神壓迫的工具。首先宣布教會與國家分離,剝奪一切教會所占有的財產,讓教士重新過私人的清修生活,靠信徒的施舍而不是靠國家的支持。同時,一切學校對人民免費開放,不受教會和國家的干涉,使人人都能享受教育,使教育和科學都能從宗教和剝削階級的奴役下解放出來。這樣,人民的思想和精神也會得到極大的解放,為社會的主人——人民群眾創(chuàng)造歷史的新生活掃除了思想障礙。

后記

《馬克思主義哲學史》是1991年國家教委委托我組織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復旦大學和南京大學的部分哲學教師編寫的本科哲學專業(yè)教材。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高校已進行過馬克思主義哲學史教學近20年,已出版馬克思主義哲學史教材十多種,積累了豐富的教學經驗和發(fā)表了大量的科研成果,這次編寫的目的就是為了總結這些經驗,吸收這些成果,把馬克思主義哲學史的學科建設推上一個新的臺階。為了完成這個任務,我們編寫組搜集和研究了已出版的教材,并于1991年冬乘去成都參加馬克思主義哲學史理論研討會之便,到陜西師大、四川大學、西南師大

編輯推薦

《馬克思主義哲學史》材料豐富,觀點全面,說理透徹,行文流暢,除供哲學專業(yè)本科生使用外,亦可作為一般讀者了解馬克思主義哲學史學科內容的參考書。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馬克思主義哲學史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3條)

 
 

  •   很好,繼續(xù)學!
  •   這本書本來預計說是 9月290日到 提前十多天就到家了 很開心 剛拿到手 還沒有開始看的 應該還不錯 贊一個
  •   整體挺不錯的,送貨快,就是書的一個角有點破損,書頁是有點薄,但是不影響閱讀。
  •   質量很好,幫了我很大忙
  •   正版,快遞給力,書也很好,實用。
  •   書還可以,包裝也不錯,只是速度太慢了。 這書作為考研書還可以參考
  •   送貨很快,書質量也很好~
  •   講馬哲史很系統(tǒng)的一本書
  •   書比較老了,講的還可以,可以參考一下
  •   正版書,但紙張比較薄
  •   很好,發(fā)貨超快
  •   馬克思主義哲學史
  •   關于馬哲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